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自然教育的大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巨大满足,但同时却也让现代人失去了内心的平和以及人之为人的本性。渴望找到自我,回归自然,成为现代人殷殷追求的目标。应时而生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自然教育机构和从业者队伍。他们或是自然的狂热发烧友,在摄影、观鸟、植物学、动物学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或是对教育本身有接近宗教般的虔诚,希望给下一代带来影响和改变。但一个共通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渴望在自己的引领和带领下,满足都市人回归荒野、找寻自我的渴望,让子孙后代有一颗更丰富充盈的内心。  相似文献   

2.
9月,一场号称摄影界饕餮之夜的大展“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回展”在中华世纪坛启动。这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到我国举行全国巡回展。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将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150多幅经典照片带人进入绝色天成的自然之境中。  相似文献   

3.
李军 《森林与人类》2003,23(6):42-43
人类进入后工业和高科技时代之后,数字式的“拼贴”、“拼接”已经成为先锋摄影家们普遍采用的技术。无论是印象派、纯粹派、新唯物主义、达达派,还是超现实主义、新色彩以及主观摄影,在日益发达的高科技商业技术面前,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弥漫在先锋摄影作品中的金属气息,潜藏在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数码幽灵,固然使我们面前的这个艺术世界显得荒诞不经和错乱不堪,甚至有些触目惊心,但艺术家们天才般的想象力,解构世界和开拓艺术更大空间的能力,以及智慧、创造的无限性等等,却也同时得到了考验,赢得了新的可能。谁能够于自然之中,听到微风的呢喃…  相似文献   

4.
<正>为更完整展示自然中国的丰富影像,"2015影像自然中国摄影比赛"新增"红外影像"组别,现面向全国征集用红外自动触发相机拍摄的野生动物影像作品。同时比赛所有组别作品投寄截止时间延至5月31日。"2015影像自然中国摄影比赛"由中国林学会与中国绿色时报社联合主办。《森林与人类》杂志为此次比赛支持媒体,自2012年1月1日后刊发在《森林与人类》杂志上的作品均可参赛(参赛者可只填写参赛表格无需再发送照片),比赛获奖名单和部分优秀作品将在《森林与人类》杂志发布。  相似文献   

5.
9月,一场号称摄影界饕餮之夜的大展“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回展”在中华世纪坛启动。这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到我国举行全国巡回展。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将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150多幅经典照片带人进入绝色天成的自然之境中。  相似文献   

6.
自从1837年达盖尔利用银版法制成第一张照片,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1982年第一台集传统摄影、图象处理、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数码相机问世。数码相机也称数字相机。在短短的20多年中,数码相机的发展速度迅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数码相机在刑案现场中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数码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码成像产品的普及和应用,数码照相技术在涉林案件中逐步得到广泛使用。一、数码照相技术在涉林案件中使用的优势(一)随拍即显,提高拍摄效率。涉林案件多发生在山高路远的林区,往返非常不便。使用传统胶卷照相技术拍摄的现场照片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制作出来的,如果发现拍摄失误想进行补拍更是困难。如果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则能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摄影师们开始用胶片机和变焦镜头聚焦野生动物,以拍摄野生鸟类为主。他们多数活跃在鸟类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拍摄对象以鹭、天鹅、鹤类等大型鸟类为主。由于传统设备的制约,鸟类照片的清晰程度不能与现在的数码相机媲美,但在鸟类姿态和自然表现上却毫不逊色,代表了那个年代鸟类摄影的最高水准。2005年"鸟网"诞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  相似文献   

9.
鸟瞰自然     
正飞过雪山与森林,越过山岳与江河,无人机航拍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大自然不为人知的一面呈现在眼前。你可曾有过这样一个梦想:拥有一双翅膀,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翱翔天空,自由自在?如今,借助无人机,自然摄影获得了更独特的视角。对我而言,孩童时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每次出门除了本就沉甸甸的相机包,无人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无人机让航拍不再遥不可及1858年,法国著名摄影师纳达尔(Nadar)  相似文献   

10.
绿化动态     
《绿化与生活》2013,(6):58-6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届圆明园鸟类摄影展开幕首届圆明园鸟类摄影展于6月1日在圆明园公园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圆明园管理处、鸟网和自然之友野鸟会共同举办。展出的鸟类照片都是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在圆明园拍摄的,照片中的鸟类姿态优美,生动自然,反映出拍摄者对鸟类的细致观察和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伐根测量可推测过往采伐量、盗伐量或误伐量,还可确定采伐强度,核实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传统伐根测量方法的外业工作量大、效率低,随着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数码成像传感器性能的提升,使得从单幅像片中测量物体尺寸成为可能。文章基于小孔成像交比不变性原理,提出了一种从普通数码相机任意姿态拍摄的单幅像片中测量伐根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照片采集要求、图像处理流程、并借助Sketchup软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将实验结果与实地直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可达到94.36%。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数码影像技术和微距摄影技术为基础,以林业有害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为拍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数码摄影与传统胶片摄影的优缺点,数码微距摄影的器材选择。探讨了应用数码微距摄影技术建立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模式化标本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森林对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木直径则是判断森林树种组成以及林木健康程度的重要依据,由于林地地形地貌的不可控性无法进行人工测量,需要一种仪器可以代替原本传统触摸实物的测量工具。近年来摄影全站仪在林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使用南方摄影全站仪和轮尺、围尺两种传统手工测量方式得到的数值相比较,结果表明,数码相机中拍出来的高像素、高分辨率的照片用全站仪+CCD系统采点进行坐标计算出来的林木直径比传统手工测量方式测量出来的数据更加精确,达到了林业测量中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1999年的森林火灾季节,在德国勃来登堡州,一种摄影技术支持的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通过了检验.在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如卫星系统、数码相机和红外技术等,数码CCD相机作为目前可能的解决方案.该项技术最先的野外实验是在一个安装在广播发射塔上的相机完成的.该照相系统由3架安装在森林了望塔上的有100万点阵(占阵大小:14.314)的高清晰度相机组成,监测范围大约600平方公里.该  相似文献   

15.
<正>主题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池杉湖杯"2018国际自然与风光摄影大赛,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指导,中国鸟网、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池杉湖湿地公园有限公司冠名并承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鸟网国际协办  相似文献   

16.
漫步自然     
一让时间的轨迹刻满记忆的光盘,让青春的彩霞映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当激荡历史的潮头,涌入自然生命的河道,翻卷的浪花奔向遥远的天际。秀丽的山川展示着才华,五千年文明展示着力量。生命与自然,远古与希冀,冲击着所有的地平线,在岁月的长河中奔腾。伸展太阳的臂膀,拉动思维的空间。寻觅人生的坐标,组合自然的回声。静静细听季节的脚步,生生不息地土地,叩开节日,让东方图腾刻印在自然世界。坐在自然之舟,摇动生活之桨。渴望平凡与奇特,迎接曙光……二穿行在茫茫天际,奔跑在雪地草原,无数的星光讲述一段段连结古今的故事。 坐行日月星辰,奔驰在丛山峻岭,相聚平原村庄,把焦距和光圈调准,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站在高高的西部高原,眺望远山近域的景色,从枝繁叶茂的季节出走,到落叶归根的回乡,细细品味,从心底感叹自然世界的美妙,感叹人生的短暂。秋去冬来花落去,迈过雪域是春天。畅想自然世界的一草一木,用心灵和气节塑造伟岸的形象。远远离去的是梦幻和历史,留下的却是生命的长青树。记住历史不是重复历史,创造生活不是固守模式,人与自然的境界,在生命的辉煌中...  相似文献   

17.
毽子型数码相机。一种专门扔着玩的数码相机,它的名字叫Flee,是Hakan Bogazpinar设计师设计。Flee数码相机长得也很奇特,看起来像个毽子,而玩法也的确如踢毽子一样,就是扔来扔去的玩法。不过,Flee的功能绝对不止一个毽子那么简单,因为它可以在空中拍出特殊角度的照片,类似于那种俯拍的照片,让你在玩之中亨尽拍照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拍照手机 拍照手机的优势并不仅仅是手机具有数码相机的功能。借助手机的网络优势,拍完的照片可以直接发送给好友,通过远程打印机进行打印,或者通过无线上网直接传送到互联网上等等,这种数据互通的特点是现今数码相机所无法比拟的。随着3G时代的来临,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移动影像应用,必然会推动拍照手机的发展。高度整合产品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才是拍照手机真正的优势所在。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影像自然中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近日在北京揭晓。野生动物类(鸟类除外)、野生鸟类、野生植物类、自然景观类和红外影像类等五个类别共评出94幅(组)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44名。本次摄影大赛共收到来自来全国31个省(区、市)及中国台湾地区专业摄影人士、自然生态摄影爱好者、专业机构及自然保护区投送的参赛作品4500余幅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码相机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它的质量和功能已能满足刑事照相的一般要求。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原因,数码相机的使用还不普遍.但在不久的将来,数码照相在刑事技术中将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如何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森林刑事案件现场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