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野生华南梅花鹿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对清凉峰保护区近10年来梅花鹿保护实践,分析目前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保护宣传、提高社区群众参与保护事业积极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清凉峰华南梅花鹿冬季食物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食痕法和样方法观测清凉峰华南梅花鹿采食食物的种类、丰富度及生物量。研究表明,可供华南梅花鹿冬季采食的有15种灌木、8种草本和3种乔木,在生境中出现频次由高至低灌木依次为中国绣球、野山楂、绣线菊、拔葜、映山红、小果蔷薇、悬钩子和盐肤木,草本依次为野古草、牛筋草和蕨。灌木占清凉峰华南梅花鹿冬季食物生物量的57%,草本占31%,乔木占12%。在华南梅花鹿种群分布较多的大坪溪、道场坪、千倾塘、螺蛳尖和马啸5个小区,食物丰富度为95.47 g/m2,显著大于无种群分布的大源塘、干坑、小平溪3个小区(食物丰富度为68.52 g/m2)。研究结果表明,灌木不仅是冬季清凉峰华南梅花鹿的主要食物来源,还为梅花鹿提供良好的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3.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1—3月,采用雪地足迹计数法和样带法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8条样带中有13条样带发现有华南梅花鹿,这13条样带构成一个狭长地带;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梅花鹿种群最低密度为0.90头/km^2,最高密度为2.79头/km^2,平均密度为1.84头/km^2,种群数量为104(51~156)头。研究揭示,华南梅花鹿主要在海拔800-1200m的范围内活动,栖息地植被类型以草甸和灌丛为主。  相似文献   

4.
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7年1-12月,采用直接观察采食法、食痕法、试喂法和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采食种类和部位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和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梅花鹿采食食物共174种,其中草本101种、灌木56种、乔木17种,禾本科、蔷薇科、豆科、百合科、菊科、莎草科、忍冬科、樟科和虎儿草科约占总采食种类的56%.采食部位在草本主要是茎叶和花果,在木本主要是嫩枝叶、芽、枝梢和花果.采食种类和部位随季节的更迭而有较大的变化,冬春季,可采食的种类极少,草本类几乎没有,主要利用灌木的果实和嫩梢,夏秋季,则大量采食草本类,禾本科、豆科、莎草科和菊科植物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在分布现状、栖息地状况、种群数量结构、采食习性、社会行为学、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认为未来华南梅花鹿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范围及其种群数量结构、栖息地生境的评估、行为学研究和种群活动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邵小平 《中国林业》2011,(18):54-54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绩溪县和歙县交界处,东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811.2公顷。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华东地区的物种基因库,其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在全国生态区位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歙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地处皖浙两省的歙县、绩溪、临安交界处,面积1058公顷.境内群峰兀立,以清凉峰最高,海拨1784.4米.清凉峰山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山下和山上气温差异明显,具有垂直地带性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8.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邵剑文教授近日在歙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在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栈岭湾、野猪塘、中南坑、平坑、横岩下均有黄山梅分布,特别是在海拔  相似文献   

9.
天目山系的最高峰——清凉峰位于皖、浙两省接壤处.海拔高达1787.4米,耸峙在天目山与黄山之间。在中国华东地区,清凉峰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它的生物多样性更是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的清凉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海拔1747.4米,逍遥乡四个行政村纵横百里都在保护区之内。保护区内天然物种有种子植物120科,1000多种,木本植物433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植物有30余种,还有黄山杜鹃、云锦杜鹃、都支杜鹃、山梅花、锦带花、小叶黄杨、深山含笑等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珍稀植物。动物资源有陆栖脊椎动物135种,其中黑麂、梅花鹿、苏门羚、白颈长尾雉等1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这里还是名贵的中草药库,初步探明药用植物400余种。这些无价之宝,毫无疑问,理应珍惜保护。不久前…  相似文献   

11.
领春木秋播育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春木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树种。安徽省主要分布于大别山金寨县白马寨和马鬃岭,歙县黄山浮溪和绩溪清凉峰保护区等地。垂直海拔850~1250m。喜生于土壤湿度大的溪谷或阳湿的阔叶林内,且大多是零星分布,领春木春季播种出苗率极低,因此笔者在黄山市歙县和绩溪清凉峰保护区采种,2006年在休宁县进行秋播育苗,2007年冬季上山造林,2009年秋检查领春木成活率为86%,且生长良好,现将领春木秋播育苗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银杏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目前野生种群极其濒危,据报道全国仅在浙江天目山有野生分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省金寨、岳西山谷中曾有野生银杏分布,但近年调查,这两处野生银杏已绝迹。值得庆幸的是,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在进行资源本底全面调查时,发现有银杏野生种群,散生分布。这一发现结束了安徽野生银杏绝迹的历史,对提升清凉峰、乃至安徽省野生植物保护地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种群现状据全面踏查统计,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在朱家舍、大源、上坦白石崖三处有野生银杏小居群分布,最大居群为12株,共有16株。其中,中幼龄以上个体14株,根径最大达30cm;幼树2株,根径2~6cm。这些银杏零星分布,主要伴生树种为金  相似文献   

13.
森林火灾是森林头号杀手,也是自然保护区最可怕的敌人。根据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几年来的森林防火实践,分析保护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梅花鹿从其种群生态、栖息地、食性、活动习性等生态学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梅花鹿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栖息地的研究,并且阐明栖息地的减少与恶化是梅花鹿的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梅花鹿种群的密度与数量是今后梅花鹿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受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我院承担了梅花鹿繁育利用产业发展的课题,分别对全国主要梅花鹿养殖地区进行调研,主要是通过对梅花鹿目前的生存状况、保护措施和繁育利用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梅花鹿繁育利用的产业前景。此文是对辽宁省8个梅花鹿养殖企业的调研,了解该省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彭泽县境内,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南方亚种野生梅花鹿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梅花鹿365只,是全国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野外种群。桃红岭保护区首次开始使用远红外线技术是2014年9月,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特别是梅花鹿的种群数量、栖息地环境、行为变化等方面的数据。通过近半年时间的实地监测应用,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清凉峰生物资源组成、垂直分布和区系成分的基础上 ,针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主要存在问题 ,提出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原则、功能区划、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走上清凉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因参与一项农村工作调研,有幸走上了向往已久的清凉峰. 清凉峰横亘皖浙两省,位于绩溪、歙县、临安三县市交界处,海拔1787.4米,是天目山的主峰,也是华东的第二高峰;自古生代下志留纪(距今约4亿年前)开始隆起成陆,为"江南古陆"东端一部分;至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1.3亿年前)出现火山活动,同时发生多种复杂的地壳断裂.现在的概貌,是几千万年前的抬升开始形成的,主要由花岗岩、粗面岩、流纹岩组成.这里山高坡陡,怪石嶙峋,云雾弥漫,苍松挺拔,自然景观秀丽.  相似文献   

19.
临安位于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人口52万,是杭州至黄山国际黄金旅游线上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被誉为长三角的一颗绿色明珠。全市森林覆盖率76.55%,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临安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6.55%,林木蓄积量1030万立方米,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坐落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