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现代化养猪产业中,随着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度逐渐提高,技术不断发展,深部授精技术也在其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在阐述人工授精关键技术--采精采集、品质评定、分装保存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常规人工授精技术与子宫体输精法(IUI)、子宫深部输精法(DUI)、输卵管输精法(IOI)等深部授精技术。同时对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实际生产过程能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效果,切实发挥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授精方法,是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其优点如下:有利于预防传染病;提高公猪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品种及优良父系的推广,提高配种成绩,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克服因公、母猪体形过大,不宜本交的困难及时间、区域差异,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商品繁殖场实际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季节内猪受精率的动态.用大白品种母猪进行测定.生产工艺为车间管理,节奏性产仔,哺乳母猪集中饲养,对公猪、空环和怀孕母猪给予有效运动,生产过程实现综合机械化,精料型饲养以及工厂化养猪企业特有的其他因素.用兰德瑞斯、爱沙尼亚醃肉型公猪精液给所有母猪授精.在观察期内授精11.74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养猪生产中,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很多,人工授精的质量直接影响母猪繁殖力。人工授精质量好,母猪情期受孕率高,产仔多,养猪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反之则情期受孕率低,复配率高,产仔少,母猪空怀期长,饲养母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在实际生产中,要认真分析影响授精效果的原因,避免不利因素,以提高生猪人工授精效果,增加养猪效益。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12,(10):27
正2012年6月27日-29日为展示种猪测定成绩,体现优质优价,推进生猪联(?)种,提高种猪(?)授精站的种猪质量,加强养猪生产技术交流,推动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熊汉成 《猪业科学》2022,39(4):112-114
当前非洲猪瘟常态下,母猪养殖生产面临生物安全风险高、管理模式转型、精液品质不稳定、繁殖力难以把控、母猪生产力低下、人员流动快等难题。而母猪人工授精环节是母猪场的一项重点工作,其效率高低和成果大小成为制约养猪生产的关键点。新型仿生授精方式已得到养猪生产者的重点关注,快配舒自动仿生输精技术是全新一代猪人工授精技术,快配舒自动仿生输精管是市面首款为简化配种操作与保障配种安全而研发的解决方案。快配舒自动仿生输精管包含了猪输精的所有配件,精液袋和输精管合二为一,使用安全卫生;输精时快配舒管体全部进入母猪体内,无需任何技巧即可上手操作;授精过程将受母猪体内的温度控制,从而完成自动输精过程。这一"多合一"即用的创新理念能够通过减少劳动力、提高育种效率、提高授精稳定性等方面显著地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猪业快速发展,猪人工授精技术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但由于精液品质问题导致出现授精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的问题,本文就影响公猪精液质量的因素(公猪本身因素、外界因素)作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改善公猪精液品质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提高生产中猪人工授精技术效果,增加养殖效益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技术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主要趋势,是提高育种改良的助动器,许多国家专门研究如何确定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以取得最大受精率。确定授精时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仔猪断奶时间、母猪第1次有站立反射的时间、发情停止的时间、断奶到发情的间隔和胎次。  相似文献   

9.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规律、适时合理的授精是提高母猪受胎率的关键. 1 提高母猪的发情率 母猪一般会在断奶后5~7 d开始正常发情,但也有个别的母猪不发情或第1胎断奶3个月还不发情,其原因可能有:天气太冷或太热;母猪膘情差或太肥;生殖器官病变等.可以用如下方法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10.
《猪业科学》2018,(7):27-27
德国Diepenau的养猪从业者Tim Kropp选择在群养母猪群内进行母猪的人工授精,而不让母猪在母猪限位栏内被授精。这种群养母猪人工授精的方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种公羊的选择培育是开展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环节,没有好的能够采精的种公羊,绵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就无从谈起。本文详细介绍了绵羊常温人工授精种公羊的选择和饲养管理技术,可以借鉴用于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在甘肃省肉羊产业抓点示范中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带动肉羊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利娟  常枨 《猪业科学》2020,37(6):102-104
在世界上主要的猪肉生产国中,猪人工授精(AI)技术的应用率在90%以上。尽管猪冷冻精液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其效率不高,在猪场实际生产中并不多见使用。在猪人工授精技术中,液态精液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精液,与传统的牛冷冻精液不同,其独特的精子微胶囊保护膜技术,可以对猪精子进行更加完善的液态保存,因此液态精液是目前猪人工授精使用的主要方式。文章综述了猪精液保存技术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人工授精技术助力恢复生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加速了奶牛品种改良进程,实现了将优秀种公牛精液跨区域、超时限的利用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以奶牛人工授精应用现状为出发点,介绍了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最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发情鉴定、适时配种、精液解冻、精液检测、输精、精液保存和妊娠检测等技术要点进行概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奶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决牦牛人工授精中所遇到的发情鉴定不准确、受胎率低、繁殖员对人工授精技术掌握不够等诸多难题,以提高母牦牛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方法]我们在牦牛杂交改良中采用牛可视输精枪和排卵测定仪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取得了明显的杂交效果。[结果]采用娟姗牛冻精用排卵测定仪和可视输精枪进行人工授精的母牦牛受胎率、产仔成活率、繁殖成活率等指标均比用直肠把握输精法人工授精的高。其中,用可视输精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为73.78%,比直肠把握输精法(57.48%)提高16.30%,产仔成活率为96.52%,比直肠把握输精法(92.80%)提高3.72%,繁殖成活率为62.03%,比直肠把握输精法(49.49%)提高12.54%。[结论]应用可视输精枪在深入子宫授精时直观、清晰度高,容易掌握授精位置,对初学牛人工授精者是非常好的应用技术,可以轻松通过子宫颈,直接输精到准确位置,真正实现子宫内输精,大大提高了人工授精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猪定时输精技术主要分为简式定时输精和精准定时输精。采用定时输精技术可达到生猪生产批次化的目标,该技术是现代规模化养殖企业实现"全进全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猪定时输精技术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定时输精的技术原理,简要比较了几种生殖激素的使用和输精方案的实施,为猪定时输精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家禽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家禽的精液冷冻保存技术虽然一直有研究机构在开发新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主要是冷冻技术还不够成熟,解冻后的受精率不高。该文结合国内外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的情况,介绍人工授精技术及影响人工授精技术的因素,为鸡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授精技术是牦牛养殖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公牦牛驯养,人工授精前的准备、过程、精液品质检查、母牛发情鉴定,输精等环节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技术具有降低疾病传播、共享优质基因、提高繁殖性能、降低公猪饲养成本等显著优势,在现代化养殖模式下可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本文旨在阐述现代化养殖模式下的人工授精技术,比对不同的人工授精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影响人工授精的主要因素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论文立足于生产实践,从技术及服务两方面分析我国猪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就猪人工授精的重要性、人工授精站建设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目前猪人工授精上门服务存在的隐患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规范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养猪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分析评价了现有养猪业环保技术和动物废弃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引茬传统种养业经验和健康生态系统的理念,提出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雏形以及生态养猪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