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决打好电力扶贫攻坚战甘肃省电力局农电局一、农村电气化工作面临的问题1、全省近1/3的农村人口尚未用上电,农户通电率已处于全国倒数第三位,酉北五省区最末位。全省还有55个乡镇,2840个村,106万户农民没有用上电。2、按照本世纪末农村电力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气化》2006,(10):63-64
安徽全省自9月15日,已使10742户无电农民用上电,实现了全省农村“户户通电”的目标。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安徽省电力公司共筹措专项资金3000万元,架设10kV线路150.7km、低压线路756km,安装配电变压器24台。  相似文献   

3.
电力工业的社会性、公益性特征要求我们要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利用各种资源,逐步解决无电村、无电户的用电问题,要做到让中国的八亿农民不仅都能用上电,用得起电,还要用上优质电  相似文献   

4.
刘少伟 《农村电工》2006,14(12):7-8
江西省吉安市供电区域内有10个县(市、区),农网一、二期建设与改造工作从1999年开始投资6.3亿元,农村电网改造而达到70%.在30%未改造的农村有9000多个无电户,其中有6000户利用地方小水电自发自供,另有3000多户至今没有用上电。笔者根据吉安市农村电网的实际状况,就全面完成“户户通电”工程目标,提出几点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5.
锡盟10万户农牧民用上电为了在1997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实现乡乡通电的目标,锡盟掀起了全社会办电的热潮,大力实施电力扶贫工程。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心系无电区人民,从资金上、政策上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1996年,全盟共筹措资金1400万元,...  相似文献   

6.
桦甸市农电局为了使该市山区的像双山屯那样 12户农民能用上电 ,该局共拿出了 16 .7万元资金 ,为当地农民实施了一项太阳能电源工程 ,于1997年首批太阳能电源用户用上了电。据计算 ,太阳能电源是一次性投入 ,每 3年更换一次蓄电池 ,一次更换费用为 30 0多元 ,比每晚点一根蜡烛要省约 2 / 3的费用。现在每户农民的使用功率为6 0 W。这种电源在连续阴天不超过 7日的情况下 ,其蓄电池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在桦甸 ,不但像双山屯这样的 5个自然屯用上了电 ,就是一些散居在大山深处靠养殖、养林为生的零星散户也都用上了电。由于这项工程的不…  相似文献   

7.
电力扶贫共富初战告捷任重道远电力部水电农电司杨洪义在“两委一部”召开全国农村电气化工作会议之后,电力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1994年,全国投入电力扶贫资金7亿多元,解决了4700个无电村用电问题,使270万农户、1037万农民用上了电;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维宁县供电部门为配合实施农村居民照明电价最高限价这一政策,筹资144万元订做2万只安全、标准的电表集装箱,无偿供农户整改使用。到8月底,全县农村户表集装工程全部完成,二十万农户从此用上标准电、舒心电。自1997年10月份,瞧宁县全面完成扶贫通电工程,实现村村、组组通  相似文献   

9.
晴隆县采取有力措施,推行“送电下乡,服务上门”系列活动,把电力“王为”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使该县北部四乡(镇)的农民用上了连续稳定、安全可靠的优质电能。长流乡、中云镇、花贡镇、大田乡是晴隆北部最为边远的四个乡(镇)。这里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50元,大山重重,生存环境恶劣,农民思想封闭,观念落后,经济文化生活极为贫困。这里原有23个行政村105个村民组5100户用电,但由于晴隆的电力事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通电村组只能由周边邻县的小水电站供电。因小水电丰枯期的天然缺陷,只能有电就送,无电就停。为彻底解决贫困山区…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底 ,随着“送电到乡”工程的实施 ,我国将彻底消灭无电乡。国家计委 2 0 0 3年将投资 2 0多亿元 ,在我国尚存的 362个偏远无电乡 ,继续实施“送电到乡”工程 ,于年内完成。2 0 0 1年底 ,我国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有 10 61个乡约 30 0 0万人没有用上电。为此 ,国家计委于 2 0 0 2年启动“送电到乡”工程 ,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应用现代光电转换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和小水电技术 ,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和小水电站 ,解决这些无电地区农牧民的生活用电问题我国将彻底消灭无电乡…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泗阳县首批150个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结束,网改使全县2万余户农民用上了舒心电。近日,笔者到网改后村组采访,耳闻目睹了三件耐人寻味的平常小事。 稳压器不好卖了 在该县爱园乡街道上以做家用电器生意精明著称的唐善光,这一次却大跌眼镜:1999年人夏前新购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用电量不断增长,农村用电面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村仍有不少无电县,许多农民还没有用上电。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对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村电气化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农村电气化的路子,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我国搞农村电气化,首先要从小水电开始,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发展小水电,可以采取就地开发,就近供电的方式来解决农村用电问题。小水电有条…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电网改造后,供电正常了,用上电的农民对“电”仍有许多“企盼”。 盼能保证供电 农村电网改造后,供电正常了,丰富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电”与农民生产、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离不开“电”。供电正常后,农民不再满足单一种植。他们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依托“电”办起了养殖、繁育、加工等其它产业。其中孵化、育禽等项目不能忍受长时间停电,更不能遭受突然停电。停电会给农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突然停电更会给农民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是“灾难”。  相似文献   

14.
电力扶贫有困难更有机遇──青海省提出七年电力扶贫实施意见目前青海省还有及个无电县,5个无电人口集中县,106个无电乡,870个无电村,约11万户农牧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近乎远古的传统生活。广大群众,盼电心切。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沼气》2000,18(2):7
江苏省南通市最大规模的秸秆气化站 ,于 2 0 0 0年 3月 2 2日在兴东镇土山南村试机点火成功 ,这标志着南通市一个新型现代化村镇 (集气、电、水、有线电视、电话于一体 )的诞生。兴东镇土山南村秸秆气化站总投资 70万元 ,配备了XF -2 0 0 0型机组和 60 0m3气柜 ,整体工程管道铺设完成后 ,可满足全村40 0户农民用上清洁、优质、优价的管道秸秆气。该秸秆气化站的建成投产 ,对改善南通机场周边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兴东秸秆气化站试机点火成功$南通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民用电有七盼河南省太康县电业局宋长海笔者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户对用电有七盼:一盼选村电工;用上“舒心电”。农民盼望能公开选聘村电工,避免为“人情电”、“光棍电”、“关系电”埋下根基。确实做到电力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经济服务。二盼公开管理,用上“明...  相似文献   

17.
据电监会消息,目前中国还有256个无电乡(镇),3817个无电村,93.6万户无电户,387万无电人口;其中,有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内蒙、云南等14个省(自治区)。为加快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改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电力企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相关工作,让现代文明沿着电网延伸到无电人口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8.
段佳怡 《农电管理》2014,(12):29-31
<正>无电地区通电工程事关农牧民生活、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繁荣。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作,2013年6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同新疆、甘肃、西藏、青海、四川5个省区签署了无电地区"户户通电"协议,提出到2015年年底确保实现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2014年9月26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召开了新疆电网延伸无电人口全面通电新闻发布会,宣告新疆比国家"十二五"计划目标提前15个月实现电网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全疆98.41万无电人口用上了"大网"电。这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永康市供电局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贯彻“推动生产发展,促进生活宽裕”的目标,全面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整体提高农电服务水平,努力确保农民用电安全,让新农村用上电、用好电、安全用电,永康电力给新农村送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给农民送来了增收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1 我县无电户概况及形成原因 目前,湖北省南漳县供电公司供电区域内,现有无电户共651户,共涉及8个乡镇、131个自然村。其中,有历史型原因形成的无电户188户,中断型原因形成的无电户463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