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东南部红河州的半干旱暖热石漠化地区,年降水量仅800mm左右,而蒸发量达降水量的3倍左右,是云南石漠化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造林试验,探索出半干旱石漠化地区白刺花双月苗育苗造林技术,研发的育苗、造林技术将在当地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简单介绍云南省会泽县的石漠化情况,继而详细介绍会泽县林业局采用石漠化地区爆破整地、客土和保水剂等造林集成技术攻克石漠化地区造林困难及其示范推广经验,旨在为我国石漠化地区造林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广南县石漠化现状的分析,结合广南县自然地理条件,对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针对广南县岩溶地区现有植被状况,提出了封山育林具体措施;同时,对岩溶坡耕地退耕还林中有关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林种设计、造林技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和人为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陆良县石漠化成因、分布,通过石漠化试点乡镇造林技术的成效分析,探索和总结了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以期为将来陆良县石漠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6.
贵州石漠化地区主要人工造林树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石漠化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目前贵州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树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贵州石漠化地区应进行专项治理,在树种选择上应系统、科学,应按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充分应用乡土树种基础上合理引进外来树种,并按群落学理论选择布置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会泽县的基本情况,对石漠化的危害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治理的必要性,探讨了会泽县县城面山石漠化造林技术,为石漠化地区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任豆、红椿、紫穗槐三种树种幼苗不同造林技术处理进行造林试验。并对其后期生长和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紫穗槐在石漠化地区造林效果最好,三种树种幼苗在石漠化地区造林适宜性依次为紫穗槐〉红椿〉任豆;2)采用移栽灵和生根粉处理对树种幼苗相对高生长和相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对造林存活率影响明显,表现为生根粉处理能显著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树种选择是关键。选择飞蛾槭、长花厚壳树、光蜡树等3个树种,分别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光蜡树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最高,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分别为94.1%、92.2%,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分别为97.1%、94.1%。造林3.5年后,不同树种生长量的差异也显著,其中光蜡树生长量最大,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树高2.03m,平均地径3.0cm;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树高2.55m,平均地径4.1cm,且都生长良好。飞蛾槭和长花厚壳树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均生长不良,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则都生长较好。初步认为,飞蛾槭、长花厚壳树只适合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栽培,而光蜡树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栽培效果皆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一些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分析石漠化问题的成因,努力探索石漠化问题解决办法,加强石漠化治理,其中,生物治理措施是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在对石漠化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如何加强石漠化整地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会泽县石漠化地区采用爆破整地、客土和保水剂等造林技术,以及扩塘、培土、施肥提壮抚育等幼苗抚育技术,并在会泽县推广示范经验,取得了较好的造林绿化效果,为我国石漠化地区造林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石漠化区域划分及造林树种选择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提出了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对我国南方石漠化区域进行了区划,并据此提出了不同区域适宜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不利于石漠化治理的气候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8个有石漠化分布的省(市、区)中,云南石漠化分布区总体上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其他7个省(市、区)属于湿润气候区,与之相比,云南的降雨量偏少。云南属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漫长干季极不利于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湿季过于集中的降雨又加剧了其土壤侵蚀。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在上述气候背景下,叠加了"焚风效应"和"岩溶干旱"的影响,在三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使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成为世界性技术难题。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进一步加剧了云南石漠化治理的难度。针对基于气候因素对云南石漠化治理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事件:12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间净减少193.2万公顷,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状况呈现稳步好转的态势。监测结果还显示,林草植被保护和人工造林种草对石漠化逆转的贡献率达到65.5%。第三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地处半干旱地区,年降水少,而且分布不均。根据气象资料记载,年降水量在450毫米左右,一般冬春降水量少,在6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夏季降水在33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秋季略多于冬春季。由于春旱现象很严重,因此春季造林必须浇水,否则  相似文献   

16.
印度黄檀适生性的气候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因素是影响印度黄檀生长的主导因素之一,对印度黄檀的造林气候适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适于年平均气温20~27℃,极端最低气温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9~43℃,年平均降水量600 mm以上的地区。印度黄檀适于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荒山造林。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石漠化调查技术和调查方法,阐述了墨江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基本状况、石漠化程度、分布范围和面积,并提出了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墨江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富源县三道箐林场石漠化地区栽植的4~5年生湿地松、云南松、华山松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对树高、地径年均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以对比3个松类树种在石漠化地区造林成效。结果表明,树高年均生长量湿地松最大,华山松最小;地径年均生长量也是湿地松最大,华山松最小。湿地松可作为富源县石漠化地区松类造林树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石漠化治理现状与人工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境内有着我国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其生态环境关乎整个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然而,淅川县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特别是丹江口水库周围石漠化较严重。为做到"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送",开展人工造林,恢复生态环境,石漠化治理刻不容缓。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依据不同石漠化程度、立地类型等,提出了石漠化地区造林的物种选择、整地、抚育等方面相关技术,以期为淅川县石漠化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石漠化土地的分区及其绿化造林树(草)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兴会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109-112
根据云南省石漠化程度、分布和石漠化地区的自然条件等 ,将全省 6 3个石漠化的县划分为 5个区 ,对各区进行了综述 ,同时根据各区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 ,初步选择适于各区石漠化土地种植的绿化造林树 (草 )种 4 6个 ,并对主要绿化造林树 (草 )种的生态特性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