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轻基质网袋摆放厢床施肥和容器袋内施肥2种方式、多种施肥量的处理试验,用以研究施肥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厢床施用0.15 kg/m2复合肥、轻基质网袋容器内配1 g/袋过磷酸钙或网袋内配0.5 g/袋过磷酸钙+1 kg复合肥/m3处理的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抽梢率达到85%,抽梢长度和粗度生长也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油茶轻基质育苗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7种不同的轻基质配方探讨基质选择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①号基质和⑤号基质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达94%以上、抽梢率达到90%,在株高和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容器育苗后期追肥对培育良种壮苗有重要影响。作者探索不同时间、不同施肥类型和不同施肥浓度对油茶容器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长度影响为目的,设置12个施肥处理,展开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7~8月份施肥苗木存活和生长发育情况都较差;②对未抽梢的油茶容器苗,9~10月份施0.5%和0.7%复合肥有较高的保存率,分别为96.7%和87.3%,对促进其抽梢也具有较好效果,抽梢率分别为75.3%和81.3%;③7~8月份施肥苗木抽梢长度为10~11cm,9~10月份施肥抽梢长度为8~10cm。  相似文献   

4.
以0.5 a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及浓度对油茶容器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油茶嫁接容器苗的成活和生长均好于施用化肥的处理,其中以0.5%的有机肥(即第1、2次施5%沤制过的人粪水,第3、4次施5%腐熟鸡粪水,第5、6次施5%腐熟麸饼水)处理效果最好,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长度分别达96.5%、81.3%、10.1 cm。可作为油茶容器苗培育较好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新造油茶林营养的及时补充,促进树体生长,对油茶新造林进行了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新造林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施肥处理的抽新梢率和平均新梢数分别为83.3%和3.8,分别比对照高31.6%和47.0%;施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达5.43 mg/g和39.98 mg/g;不同品种油茶苗造林后施肥效果不同,其中‘湘林67’的施肥生长效果最好;施肥有利于促进容器苗新梢的生长,增加新梢叶片叶绿素及内含物的含量,但对裸根苗造林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栽培基质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设计24种不同栽培基质组合进行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基质中油茶嫁接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生长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中栽培基质的选择是影响栽培结果的关键因素。试验中24号、3号、2号栽培基质组合中嫁接苗成活率超过80%、抽梢率超过70%且苗木质量达到国家II级以上质量标准,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油茶一年生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了根施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处理1(1 500 mg/L);处理2(2 500 mg/L);处理3(3 500 mg/L);处理4(4 500 mg/L);处理5(5 500 mg/L);处理6(6 500mg/L);处理7(7 500 mg/L);对照组(清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处理后新梢生长长度最长,平均为51.7 mm;处理4处理后的容器苗的根颈粗度、抽稍数数值皆为最大,但处理4与处理5在抽稍数量这个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处理1处理后的容器苗在新稍叶片数量上大于其他处理,平均为3.1,但与处理5、处理2无极显著差异;处理7在新梢长度,根颈粗度,抽稍数三个生长指标上表现的效果最差,说明过高浓度的尿素对油茶容器苗生长不利;清水对照组中,油茶容器苗根颈粗度数值低于其他7个处理组。就8个处理对根颈粗度的影响来看,处理4与处理1、2、3、5、6、7、8间呈极显著差异,而其余各处理两两间无极显著差异。综合本研究的实验分析结果,由于8个处理的新梢叶片数,根颈粗度,抽稍数差异不大,主要考虑新稍长度这一因素。因此,在油茶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浓度为5 500 mg/L的尿素为较好的施肥选择。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不同配比基质处理对油茶容器袋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Ⅲ(原基质50%+黄心土40%+谷壳10%的基质配比)培育油茶容器袋苗的成活率达93%以上,且比其他基质成活率提高7.68%~133.3%,苗木梢、根、叶生长发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油茶容器苗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培育的油茶容器苗苗高、新梢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地径、叶片数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以P3(黄心土20%,松林表土40%,椰糠20%,秸秆20%)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苗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48.5 cm、0.8 cm和7.70cm。研究为油茶容器苗培育基质的配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配比的尿素、过磷酸钙、氧化钾、硼砂水溶液对墨紫含笑嫁接容器苗进行淋施,研究不同配比施肥对其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生物量以及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墨紫含笑嫁接容器苗生长量、叶片氮含量、生物量在不同施肥配比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每株施尿素5 g、过磷酸钙4 g、氧化钾2.5 g对墨紫含笑嫁接容器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最优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1.
运用正交设计,采用不同的基质配比、网袋规格、缓释肥数量对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进行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网袋规格、基质配比对东南石栎容器苗的粗生长和高生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缓释肥数量对苗木的粗生长和高生长都没有显著影响,东南石栎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采用5cm×(10-12)cm的无纺布网袋规格,东北泥炭与砻糠体积比7:3为基质,适量加施缓释肥(2.5 kg/m3),其1年生苗高可达27.23 cm,地径0.32 cm.  相似文献   

12.
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盛果期油茶生产实际中滴灌施肥的研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在盛果期油茶林滴灌设施中施用不同配方的液态肥料,并调查其对油茶结果枝春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滴灌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油茶春梢的生长,且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对油茶结果枝顶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2∶2∶1∶0.02∶0.03∶0.01)稀释5%,与对照相比,可使顶梢的抽梢生长量增长32.38%,抽梢粗度提高22.58%,花芽数增多17.95%,叶面积增大4.07%,叶片叶绿度提高14.60%;而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5∶3∶2∶0.02∶0.03∶0.01)稀释10%;相比对照可使侧梢的抽梢长增长58.40%,抽梢粗度提高57.34%,花芽数增多3.52%,叶面积增加6.05%,叶片叶绿度提高7.46%。  相似文献   

13.
油茶扦插育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黄心土、椰糠、沼渣进行不同体积比混合作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苗的育苗基质试验,筛选适宜油茶扦插苗存活及生长的沼渣添加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沼渣比例不同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新梢生长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添加5%-10%的沼渣处理油茶扦插苗存活率与普通黄心土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幼苗新梢生长和生物量累积明显优于普通黄心土处理。秋季油茶扦插育苗时可在基质中添加5%-10%沼渣。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分别施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环状沟施或散施处理,观测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地径、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树高、冠幅等营养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3种肥料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不同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冠幅>树高>新梢长>地径;沟施效果好于散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扦插芽苗分别进行室内温室、室外拱棚内移栽,对这2种环境下生长的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及其茎叶、新梢、根等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室外拱棚内生长的油茶容器苗成活率要高于温室,平均高出13.19%;地上地下各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温室,尤其是根系生物量增长,移栽于室外拱棚内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均优于温室。结合室内外9种基质的油茶容器苗生物量数据的分析,表明基质Ⅴ与Ⅵ显著促进了油茶容器苗生长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嫁接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找出对油茶幼苗生长发育具有较好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920赤霉素、复硝酚钾、绿多收、催芽先锋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茶容器苗生长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抽梢率:920赤霉素对油茶幼苗有抑制作用,复硝酚钾、绿多收、催芽先锋有促进作用;②抽梢长度:以绿多收效果最好,梢长均值为5.42cm,个体最大抽梢长度为12.80cm。总体来说,在选择以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绿多收对油茶幼苗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油茶容器苗育苗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采用泥炭50%、锯屑30%、稻壳5%、松皮粉5%、珍珠岩4%、黄土5%以及过磷酸钙1%的配方对油茶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及存活率有显著地促进生长作用,可为油茶良种容器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1年生海岸松轻基质容器苗进行不同的水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1B1组合(每天浇水1次,施史丹利控释复合肥0.1g·盆-1)处理时,海岸松轻基质容器苗质量最好;水分为海岸松容器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油橄榄扦插容器苗生长的轻基质,提高油茶果壳废弃物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泥炭、细沙、珍珠岩和油茶果壳作为试验材料,设置10种基质配方,对油橄榄扦插后容器苗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基质组分对油橄榄扦插苗各生长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根径多集中在0~0.5mm,珍珠岩质量分数35.00%~66.67%有助于增加根系粗度,泥炭中添加油茶果壳能显著增加苗高、地径和根系数量,细沙和珍珠岩能提高扦插苗生根率,根系平均直径与根系数量和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来看,泥炭和珍珠岩混合基质(体积比3∶2)适宜作为油橄榄扦插育苗基质,油茶果壳作为容器育苗的轻基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