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贵州花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针对贵州突发的极端低温冻害天气,介绍花椒发生低温冻害的原因、花椒受低温冻害的部位及其冻害表现、花椒低温冻害的影响因素、花椒低温冻害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低温处理技术因具备环保性、无毒性等优势在植物检疫处理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成为替代溴甲烷熏蒸技术的一种现代化技术。为探明低温处理技术在植物检疫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对其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低温处理原理、影响因素、相关设备及参照标准等,而后从单独低温处理与多种技术相结合处理两方面对其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低温储藏是现代储藏技术中较常用的一种,主要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素,使粮食处于低温状态,进而增加粮食的稳定性,延缓粮食陈化,更好地保持粮食的品质和新鲜度。低温储藏作为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可靠、合理和最为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防护保鲜技术,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中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是当前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的首选方法。文章以稻谷为研究对象,在低温与常温下对同一品种的稻谷脂肪酸值作比较,结果认为,低温储藏对稻谷储藏品质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低温安全环保储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低温热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污泥低温热解技术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热解产物的经济性,总结了污泥低温热解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干燥方式对产品的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微波低温真空干燥作为一种新型混合干燥技术,尤其适合于热敏物料的干燥.简述了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产生的背景,阐明了该种新型干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2008年1~2月低温冰冻灾害对广西玉米生产的影响,提出抵御低温冰冻灾害对玉米生产影响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是中国春玉米的主产区,低温冷害成为高纬度地区玉米减产的重要气象因子.低温冷害不仅影响玉米生理代谢过程,在玉米有机物质积累方面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减少低温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成为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方向之一.笔者从玉米抗低温调控技术进展角度出发,综述了低温冷害影响玉米生长发育机制、玉米低温胁迫下发芽相关因素、如何...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1年至2008年玉溪市各县(区)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玉溪市低温冷害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玉溪市低温冷害除倒春寒天气外,"8月低温"和霜冻均随年代增长出现次数减少,特别是在2000年后更为突出,低温冷害呈现出中北部多,南部少的特点;玉溪市低温冷害形成的原因为气候及地形共同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低温冷害的防御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历史低温冷害数据,结合RS和GIS技术及地理、社会、经济数据,建立包含暴露性、危险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的莫力达瓦旗低温冷害风险区划模型,并绘制风险区划图,为政府决策提供气象服务参考。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莫力达瓦旗西南部及乡镇受低温冷害影响较低,为中低风险区;中部乡镇及北部个别乡镇为中高风险区;塔温敖宝、坤密尔堤及东北部乡镇为高风险区,易受到冷害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低温对玉米苗期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温存储与生物医疗领域协同发展,制冷技术可以有效地为样品低温存储提供合适的温度,确保样品的质量控制,为后续疾病诊断或疗效评价提供保障,合理选择制冷技术对于低温存储与生物医疗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生物样品低温特性,结合国内外的文献,从冷藏、冷冻、低温、超低温4种温区综述了制冷技术在生物样品存储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各种制冷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归纳出同一温区下最优制冷技术,最后论述了制约生物样品低温存储的设备瓶颈问题,提出了生物样品低温存储制冷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生物医疗领域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低温冷害是寒地稻作区的重要灾害,认识和了解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诊断,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技术很多,其中以低温保鲜最为广泛。速冻方式、温度波动、生产各环节的冷链锁、污染控制、冻藏与生物保鲜技术结合等技术因素可影响南美白对虾低温冻藏保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如遇发生大雾连阴天气持续的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危害极大,为确保冬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顺利进行,采取抗低温、弱光的综合技术措施,可较好的抵御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低温冷害是制约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了解低温冷害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于防灾减灾、合理搭配农作物品种熟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东北地区73个气象站1960—2004年温度资料以及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谐波分析方法,分析了≥10℃活动积温和持续低温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对粮食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积温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减少的趋势,持续低温指数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增加的趋势。谐波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活动积温存在着明显的2.5~4a的周期振荡,持续低温指数主要表现为2.5~5a和10a左右的周期振荡。粮食产量的波动带有明显的活动积温和持续低温指数的信息,纬度越高,粮食产量受活动积温的影响越大,受持续低温指数的影响越小。活动积温是制约东北地区粮食和水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但持续低温指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持续低温指数每增加1d,会导致辽宁、吉林、黑龙江水稻平均单产分别下降6.2%、5.8%和2.1%。  相似文献   

17.
春季低温寒冻害是影响广西桑树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春季桑树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空间分布,可为优化广西桑树产业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2~4月的日平均气温气象资料,根据广西桑树低温寒冻害等级指标,计算出广西桑树(2~4月)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桑树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为指导广西桑蚕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温储粮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方式。高大平房仓屋面泡沫隔热准低温储粮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春花生萌芽期常遭遇低温危害,影响其正常发芽、出苗,对花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概述了近年来低温对花生萌芽期形态、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绥化市农业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从绥化市基本情况出发,着重对影响绥化各市(县、区)低温冷害进行风险评估,本文选取绥化市1990~2011年10个气象局的6-8月温度资料,利用所需的数据做量化处理,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方法对影响我市低温冷害进行详细分析,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对低温冷害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