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7月5日某牛场为降低饲养成本,把胚移安格斯母牛群(共27头)赶至牧场放牧,7月23日有2头母牛发病,其它牛也相继出现症状。少数发病者病程持续3~5d,多者持续8~10d。27头牛中先后有22头发病,总发病率81.5%。发病一直持续到8月20日前后才陆续停止。其间该病还传至从未放牧的公牛群和犊牛群,引起1头公牛、2头犊牛发病。场内饲养的本地黄牛无1头发病。  相似文献   

2.
角膜皮样物病病例在动物少见报道。我师六团十连放牧牛群于 1 997年发生犊牛角膜皮样物病 7例 ,发病率 2 5 .9% ,严重影响患牛视力 ,常年流泪和流脓性分泌物。我师八团和十一团放牧母牛群均有发生。十一团私人的牛群也有本病发生。为了找出发病原因和探索防治办法 ,我们拟定本试验方案。1 情况调查 该群牛是 1 994年和 1 995年底分两批从乌什县农户购入的。3年饲养情况如下。1 .1 饲养方法  1 995年喂 9%稻草粉、30 %麦草粉 ,6 0 %棉籽壳 ,1 %棉仁饼。 1 996年喂40 %稻草粉 ,5 8%棉籽壳 ,2 %棉仁饼。 1 997年喂 2 0 %稻草粉 ,78%棉籽壳 …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中毒病引起的牛肠便秘、肠阻塞给牛群造成的损害,维持牛群的健康状况,管理或饲养人员必须正确掌握这些中毒病等发病原因。虽然一些原料属于饲喂牛群的优质饲料,能够为牛群生长发育提高充足营养,但是饲喂不当也会发生中毒引起牛肠便秘、肠阻塞,例如:油菜籽、马铃薯、豆类和谷物等。同时,牛群在放牧饲养过程中,如果错误采食橡胶树子叶、烟叶、铅元素等有毒物质,也容易中毒引发牛肠便秘、肠阻塞。如果管理或饲养人员不能及时对病情进行诊断,采用相应措施处理,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在短时间内病牛会出现脱水、消瘦和昏迷死亡现象,给养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饲养人员应该提高责任心,在合理搭配饲喂的基础上,确保供给牛群的饲料优质,每天认真观察牛群各种行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对病情进行诊断和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奶牛泰勒焦虫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以来,奶牛泰勒焦虫病呈地域性暴发.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1年7月中旬,位于乌裕尔河南岸流域的富路镇先后有4个村的奶牛暴发了奶牛焦虫病,相继又有绍文乡的2个村在富路镇放牧的奶牛群也发生了本病.共计有4个放牧奶牛群,共388头,其中发病90头,死亡17头,发病率23.2%,死亡率占发病率的18.9%.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玛沁县雪山乡浪日合作社某牧户牛群中24头一岁半犊牛,7头相继发病,2头死亡,其余5头及时治疗而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状观察发病迅速。病的初期,犊牛在放牧中常落于牛群之后,精神沉郁,呆立不动,喜卧、吮乳停止,体温40.5~42℃。有的患犊拉稀,可见黏膜发红,鼻孔流出脓性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齐市一种畜场饲养西门塔尔牛60余头,白天放牧,晚上归牧圈养.由于洪灾,冬季仅饲喂粉碎的玉米杆,补给少量玉米面.99年春季,牛群中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相继有6头牛发生程度不同的皮肤病变.  相似文献   

7.
有关马属家畜纳塔氏焦虫病的报道国内甚为少见。张掖地区未曾见到本病的发生。1991年10月上旬,高台县新坝乡顺德村,半月之内接连死亡驴5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是马纳塔氏焦虫病。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一、发病情况新坝乡顺德村1庄、6庄地处祁连山边缘的半荒漠草场区。全村饲养驴55头,骡26头,马5匹。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下旬农闲期间,全村马、骡、驴常合群放牧。10月1日7头驴突然发病,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而未放牧的舍饲家畜均未发病。据调查,每年春、秋季节常可在畜体上发现蜱,因数量不多,虽有过驴的死亡,但未引起重视。根据  相似文献   

8.
随机采集了放牧与拴系条件下,上海某两个牧场一天的各自混合奶缸样,进行牛奶常规成分与牛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放牧牛群的奶样常规成份均高于拴系式。两个牧场奶样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放牧牛群奶样ω3、ω6、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CLA(c9,t11)含量均高于拴系牛群。  相似文献   

9.
加强放牧期(6—9月份)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增加产奶量、促进幼牛生长、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管理要点简述如下: 一、放牧初期禁止“跑青”,规划牧地1.放牧前准备工作做好牛群的健康检查、编群、削蹄、锯角,做好牧区划分及维修水井等工作。2.合理利用草原实行划区轮牧在草高15厘米以上的草地才适宜放牧。每  相似文献   

10.
1流行病学调查 1.1发病地区情况 发病地区海拔1231m,饲养有黄牛、猪、鸡等畜禽,其中存栏牛71头,牛均为放牧饲养。牛发病期间该地天气炎热,降雨量大,牧场水草丰盛。  相似文献   

11.
1肉牛肥育方式 肉牛肥育方式一般可分为放牧肥育、半舍饲半放牧肥育、舍饲肥育3种。放牧肥育是指从犊牛到出栏牛,完成草地放牧而不补充任何饲料的肥育方式。半舍饲半放牧肥育是指夏季青草期牛群采取放牧肥育,寒冷干旱的枯草期把牛群于舍内圈养。此法通常适用于热带地区,因为当地夏季牧草丰盛,可以满足肉牛生长发育有需要,而冬季低温少雨,牧草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在第二年青草期,采用放牧肥育,冬季再回到牛舍舍饲3~4个月即可达到出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个体养牛户李某于2007年5月20日购进1头奶牛,未经隔离就与原来的牛群(18头)合群饲养,10天后,有6头牛发病,发病率为32%,用抗菌素治  相似文献   

13.
山丹县、民乐县沿祁连山的乡村多为农牧交区域,每年6月份农户饲养的牛羊多数转到夏季场放牧或转到农区集中饲养育肥。从2010年6上旬开始,陆续有群众反映放牧的牦牛或舍饲的牛发生零星死亡,至7月份共有2县5个地方报病情,共发病35头,死亡12头。  相似文献   

14.
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目针对沈阳某乳业公司7个奶牛场的3000多头成母牛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抽查,目的在于了解该公司牛群血中钙、磷和β-胡萝卜素的盈缺状况,以及与酮病相关的营养代谢病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为早期预防、治疗酮病和合理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0月末,我市黑台镇粮库饲养54头黄牛,因饱食面瓜(窝瓜)后发生酸中毒,其中18头青壮牛病重、并发生了死亡和流产,根据采食后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瘤胃酸中毒,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牛群在山地放牧,此季节青草枯萎,采食不足,再加...  相似文献   

16.
我所于 1 998年春从山西农村购回一批荷斯坦奶牛 ,共 34头。在山西 ,奶牛几乎都是放牧饲养 ,但我们没有条件放牧 ,只能栏舍饲养。奶牛放牧时活动空间大而自由 ,且脚下接触的都是松软的草地。一旦转为栏舍饲养 ,由于生活环境、饲养条件的改变 ,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就随之而来。现笔者把两年多来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办法介绍如下 :1 运动要充足由于原来是放牧饲养 ,牛群活动的范围大 ,可以自由取食。一旦改为栏舍饲养 ,牛群长时间被固定在栏舍里 ,活动空间相对狭小。由于运动减少 ,很多问题就接踵而来 ,如消化不良、脚软乏力、难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7.
七星农场22队饲养的改良黄牛,1983年4月由间放牧改为低洼草甸放牧。牛群误食毒芹发生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8.
牛胎水过多症的诊治刘殿贵杨丁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畜牧兽医工作站,阿克苏843000)1992年11月,农1师13团养畜场谢常海放牧牛群中发生胎水过多症。该牛群有生产母牛28头,患此病8头。大部分为2~3岁的怀孕后期母牛。1个月内死亡5头。3头症...  相似文献   

19.
羊细颈囊尾蚴病是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羊的肝脏浆膜、网膜、肠系膜等处所致的一种绦蚴病,常呈隐性感染。羊感染后,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而后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4年8月份以来,内黄县某羊场80%的羊出现逐渐消瘦、营养不良、贫血,有的衰弱死亡,经全面检查诊断为羊细颈囊尾蚴病。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羊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羊场饲养小尾寒羊120只,山羊60只,实行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今年入夏以来,由于雨水充沛,野生牧草生长旺盛,羊群由舍饲改为放牧,并主…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8月 2 5日 ,绥化市某种畜场发生了一起黄牛氟乙酰胺中毒事故 ,发病黄牛 6头 ,其中死亡 2头 ,另外 7头经抢救治愈。现将有关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8月 2 5日早 6时左右 ,我场饲养员把牛群赶到附近的瓜地去放牧 ,在放牧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堆粉红色的玉米粒被牛抢食 ,不久便发现有 1头牛出现了中毒症状。为防止其它牛采食毒饵 ,饲养员立即把牛群赶出了事故现场 ,并报告了有关负责人。当我们赶到事故现场时 ,有 2头牛已经死亡 ,还有4头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2 临诊症状中毒重的食入毒饵 1h后 ,突然发病 ,反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