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作和双接种对玉米和菜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菜豆玉米间作的可行性及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在此间作体系中的影响。通过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测定了不同栽培及接种方式下玉米和菜豆的一些生理指标如:生物量、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及吸收量、叶绿素SPAD值、菌根侵染率等。结果表明:单接种时,单作下的玉米和菜豆的总生物量分别是间作下的3.26 倍和1.25 倍;双接种时也分别达到了3.08 倍和1.25 倍。然而单接种时玉米和菜豆间作后每盆的吸氮量和吸磷量分别是间作下的1.11 倍和1.05 倍;双接种时则均为1.16 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玉米及菜豆的生物量、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及吸收量、叶绿素含量等差异均不显著,而菜豆的根瘤数却降低了。试验研究表明:间作抑制了菜豆及玉米的生长,但促进了二者对氮磷元素的吸收利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及菜的生长无促进作用,对二者吸收利用氮磷钾元素也无明显促进,而且还抑制了根瘤菌侵染菜豆。  相似文献   

2.
矮生菜豆引种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生菜豆引种试验总结张绍荣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毕节种植菜豆素有与玉米间、混作之习惯。毕节地区蔓生菜豆品种比较丰富,但蔓生菜豆单作需要架材,与玉米混作,以玉米植株作支架又大大地影响玉米产量;而矮生菜豆品种单一,基本上只有本地品种鸡油豆,其食用荚为长扁条...  相似文献   

3.
正1.棚室春茬菜豆栽培技术菜豆喜温,不耐低温霜冻,同时又怕高温多雨,利用大棚和日光温室可进行菜豆的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对菜豆的均衡供应起着重要作用。2品种选择原则春茬菜豆应选择早熟、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主要栽培蔓生菜豆,矮生也可与生菜豆品种间作套种。矮生菜豆。早熟品种,主枝自封。五月先,沙克沙(从波兰引入),早油豆(鸡西种子公司农家品种)蔓生菜豆。无限  相似文献   

4.
米米间作是指高秆玉米与矮秆玉米间种的种植模式,高秆玉米选用株高3m左右生育期较长的吉单159,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技术;矮秆玉米选用株高1.5m左右生育期较短的嫩048小垄直播技术,采用4:6间种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1997~1998年在龙江县华民、头站等10个乡镇进行了试验,和米豆间作、米粱间作、米谷间作等模式相比,米米间作群体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在此基础上,1999年在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1670hm2示范,大双覆玉米平均产量12300kg/hm2;直播矮玉米平均产量7050kg/hm2.华民乡农民张连海26.7hm2米米间作大双覆玉米连续3年取得了18000kg/hm2、直播玉米8250kg/hm2的高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与大豆间作是黔西南地区大豆生产的一种传统耕作方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间作是充分用地的好形式。为了保证旱地的高产,进行了玉米杂交种与大豆品种间作不同行比的试验,以探讨玉米间大豆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玉米与大豆不同比例间作与净作试验的比例间作段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组成的复合群体具有较大的生产力潜力,有明显的间作优势;玉米与大豆间作时复合产量的高低主要受玉米产量的影响。小比例间作和混作高秆作物过多,对大豆生产不利;玉米与大豆2:2间作时.即玉米大行距不145cm,小行距为35cm,株距为22cm时,其复合群体的总产量是最高的;玉米与大豆2:4间作时。具有最高的投入产出比(1:2.77)和每工日纯收入(44,82元/d)。结合临沧地区多年来玉米与大豆间套种的经验。阐述了玉米与大豆间作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潜力,进而提出了发展的基表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作套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经验,是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形式,是增加复种的有效措施之一。而间作是充分用地的好形式。玉米大豆间作是我国南、北方旱地的主要间作方式,面积大、地区广、效果好,是农民习用的方式。平塘县每年大豆播种面积在一万亩以上,总产量约百余万斤,其中大部分为玉米大豆间作。在过去几年乃至十几年间,由于杂交玉米的种植推广发展,有的片面强调密植,每亩4000穴条件下,间作大  相似文献   

8.
玉米沟塘覆膜模式间作马铃薯产量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云南省农业生产中玉米马铃薯间作面临的突发干旱危害和低产低效问题,在云南省宣威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打塘开沟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复合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积蓄量,玉米开沟间作和打塘间作土壤含水量分别比玉米平垄和马铃薯单作最多增加28.32%和25.16%;在玉米生育前期,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措施有利于促进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开沟和打塘模式玉米株高比平垄分别增加31.94%和26.33%,叶面积指数(LAI)分别增加49.56%和25.29%;开沟和打塘措施的玉米理论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玉米平垄间作和单作,玉米产量、复合产量和土地当量比(LER)均显著增加,打塘种植的土地当量比最大(LER=1.20),比平地处理增加10.52%,增产效益显著。所以,该措施能有效提高作物间作系统抗旱能力,增产增效,对稳定农业收益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适宜株型玉米和矮秆大豆进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且额外增收大豆1 000kg/hm2的间作组合,选择适合间作的玉米品种是构建优异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技术的核心之一。对2∶2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初探,初步了解了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间作的玉米品种,为本地区示范、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适宜株型玉米和矮秆大豆进行玉米一大豆带状间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且额外增收大豆1000kg/hm2的间作组合,选择适合间作的玉米品种是构建优异玉米一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技术的核心之一。对2:2玉米一大豆带状间作的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初探,初步了解了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间作的玉米品种,为本地区示范、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矮生菜豆叶片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番红-固绿染色法对矮生和蔓生菜豆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为选育优良的矮生菜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矮生菜豆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大于蔓生品种,且差异极显著。矮生品种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明显小于蔓生品种;而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则大于蔓生品种,叶片主脉维管束木质部导管数目、输水面积、韧皮部截面积均表现出矮生品种小于蔓生品种。因此,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可以用于矮化菜豆的形态指标筛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地下部土壤微生态环境,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作物根区土壤微生物量和产量状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间作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整体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其中玉米/花生间作12垄,细菌高出对照62.5%、真菌是对照6倍、放线菌是对照8倍。不同的间作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是相当大,其中间作玉米/花生间作12垄高出玉米/花生间作4垄23.6%,玉米/花生间作8垄高出玉米/花生间作4垄22.5%。综合评价认为,玉米与花生间作最佳比例为4:12或12:12。辽宁省花生产区多为风沙土,土壤易风蚀,而且花生又忌连作,采用玉米花生间作对防风蚀、防重茬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坡耕地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玉米间作蔬菜和牧草等模式对田间通风、透光等生态效益和作物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间作基部的风速平均较单作增大30.3%,玉米等行距单作基部光照强度较间作减少12.9%;玉米宽窄行盖膜和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实际产量分别增加14.3%和13.3%;玉米间作辣椒和玉米间作白菜总产值分别比玉米裸地种植增加145.1%和118.1%;玉米等行距盖膜和玉米宽窄行盖膜总产值分别比玉米裸地等行距单作处理增加14.1%和9.9%.说明玉米盖膜间作能改善田间环境条件,是山地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玉米花生间作氮磷营养间作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花生单作为对照,主要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和花生氮磷营养吸收的影响,及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氮磷营养间作优势。结果表明:玉米花生间作极显著地降低了玉米和花生氮磷营养的吸收量,但间作复合群体却表现出明显的氮磷营养间作优势,其大小分别为N:61.5~85.9kg/hm2和P2O5:36.6~51.6kg/hm2,增施氮肥能提高氮营养间作优势,增施磷肥能提高磷营养间作优势;玉米对花生氮磷营养竞争比率CRmp均大于1,表明花生处于氮磷营养竞争劣势,而间作花生全株氮含量略有降低,磷含量明显升高,证明玉米对花生氮磷营养的竞争并不是间作花生生长的限制因素;增施氮肥可提高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全株氮含量,极显著提高间作玉米氮营养吸收,而间作花生氮营养吸收变化不明显,增施磷肥均明显提高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全株磷含量,极显著提高了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磷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15.
一、经过及方法玉米、大豆是六龙区的主要农作物,以间作为主,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的81.5%,大豆播种面积占旱地的67.9%,占玉米面积的83.3%,大豆总产百万斤以上,是大方县的主产地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习惯间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土壤改良、增施化肥等变化了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由于采用玉米高秆品种,严重地影响玉米、大豆产量提高。为了探  相似文献   

16.
施磷对不同间作体系间作优势与磷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施磷水平对不同间作体系产量间作优势和磷肥利用的影响,在河北曲周主要研究了施磷对玉米‖蚕豆、玉米‖大豆和玉米‖油菜3种间作体系土地当量比(LER)、磷吸收量、磷肥吸收效率和磷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蚕豆的LER是1.24~1.31,玉米‖油菜的LER是1.20~1.24,玉米‖大豆的LER是1.11~1.15,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3个磷水平下,吸磷量表现为玉米‖大豆>玉米‖蚕豆>玉米‖油菜,除玉米‖油菜间作体系外,比单作玉米分别高21.5%%~40.2%和13.3%~22.9%,且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降低;3种间作体系均具有明显的磷间作优势,除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外,施磷后均降低;磷肥吸收效率除玉米‖蚕豆在施磷90 kg/hm2外均低于单作玉米,并且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通过活化磷能力强的作物与玉米间作可以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利用,玉米‖大豆和玉米‖蚕豆比玉米‖油菜效果好,适宜的施磷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17.
矮生菜豆是江苏省南通市重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但其速冻加工工艺存在劳动效率低、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应用豆荚掐头去尾机和刀豆分级机优化矮生菜豆速冻加工工艺,每1 t产品用工数下降98.2%,加工成本仅为老工艺的18%;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出口合格率从80.5%上升至95.1%。  相似文献   

18.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的光合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指数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花生间作虽然降低了玉米和花生的产量,但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可提高土地利率13.5%,其生物学基础是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物质积累量,最大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后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品种正大999为试验对象,通过施用4种不同化控剂,重点从干物质生产方面研究了玉米产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化控条件下,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与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则显著低于对照;玉米矮壮、矮吨、乙烯利、控旺专家等化控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减产幅度在7.1%~18.4%.说明玉米矮壮、矮吨、乙烯利和控旺专家等4种化控剂在当地生产条件下容易造成田间减产,生产上要慎选玉米化控剂,必须进行小面积试验后方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与穿山龙间作的产量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与穿山龙不同间作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穿山龙产量略有下降,间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清种玉米;玉米株间作穿山龙较玉米垄间作穿山龙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