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报讯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农业部组织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全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12月4日,农业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宣布,今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半年来,农业部全程监管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对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禁限用措施,目前已退出22种高毒农药;对现仅有10种高毒农药严格实行专柜销售、购买溯源管理等限用措施,禁止用于果菜茶生产,并力争在5年内全部淘汰。"新《条例》对农药管理职能做了重大调整,由农业部负责农药登记、生产、经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毒农药监管 海南豇豆、山东含磷韭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相继发生,暴露出我国高毒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农药市场监管重点是禁用、限用高毒农药和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最近,农业部召开了禁限用高毒农药管理座谈会,就落实十部门<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要求,开展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治理行动作出了总体部署,并联合十部门派出两个督导组,督导各地落实<通知>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继颁布实施,农药管理工作自此进入新篇章、打开新局面。高毒农药在高毒农药禁限用上有哪些措施,对高毒农药监管有什么考虑?当前仅占1.4%,将重点抓好"严、替、退""严"。一是推行定点经营。对现有的10种高毒农药实施定点经营,要求专柜销售、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实现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的全程监管。二是对高毒高风险农药严格实行禁限用措施,不  相似文献   

4.
<正>在2007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透露,我国将完全停止生产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高鸿宾说,"现在我国还有16个企业生产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主要是出口,出口量也不大,现在国务院下决心,这16家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不管是不是出口,一律停止生产,很快就要采取这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限制高毒农药使用步伐,逐步改变高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比重过高的状况。有关专家认为,此举将对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据介绍,我国早在80年代初就限制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但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仍在水果、蔬菜上违法使用高毒农药,成为农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全社会要求禁用高毒农药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有关方面已采取多项措施对高毒农药加以限制,具体内容包括对5种主要高毒农药停止受理登记,撤销在果树上应用的两种高毒农药的登记,鼓励生物农药等对环境有利的农药新品种扩大生产和销售量等。 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农药实现安全、科学、合理使用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两年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共安排了近2 000个产品的9 400项田间药效试验,共引进全新农药新品种30多个,对限制高毒农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本刊辑)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制定农药禁限用地方标准"的建议,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566号建议的答复》。根据《答复》,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在强化高毒农药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步伐。2002年以来,我部在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已对67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了禁限用措施,其中禁止使用的农药45种,限制使用农药22种。加强高毒高风险农药管理。在试点基础上,制定发布《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新闻办最近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为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对农产品产生负面影响,国务院已下决心关停16家定点高毒农药生产企业。根据相关企业请求,11月5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上书国务院,呼吁国家制定部分保留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生产装置及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本报讯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于今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进行三审。草案新增加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剧毒、高毒农药对人畜和环境有较大危害性,我国对高毒农药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目前高毒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的比重不到3%。但仍有12种高毒农药在大田中使用。由于全面淘汰剧毒、高毒农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农药监管部门目前正在制定更严格的措施,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用于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以下简称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计划,国家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局联合发布第632号公告。该公告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国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撤销所有含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证书)。第632号公告在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各方面,规定了禁用的时间和建议应对办法。具体包括:1.对于各农药生产单位,公告建议其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以销定产,避免因甲胺磷等5种高毒…  相似文献   

11.
冀宁 《现代农业》2014,(8):91-91
<正>这几年来,铁岭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得农药使用量、使用面积、使用种类等也随之呈逐年增加趋势,给农药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其中高毒农药监管问题首当其冲。从2002年起,农业部先后对23种高毒农药以及在蔬菜、果树、菜叶、中草药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18种高毒已逐渐退出我县市场,但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一直在隐蔽进行,严重影响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给我县无公害农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供销合作总社等十单位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就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做出全面部署,强调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禁限用高毒农药,坚决杜绝以罚代刑。同时明确  相似文献   

13.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高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有许多农民朋友反映不知道用什么农药来替代高毒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为使农民朋友在禁用高毒农药后有药可用.  相似文献   

14.
农药、化肥残留及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等对土壤、水、空气等蔬菜产地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蔬菜有害物质超标相当普遍,一些高毒、剧毒农药残留量大,污染严重;许多菜农不顾消费者的利益,盲目追求农药使用效果,滥用、乱用农药,甚至大量施用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污染严重;加之化肥施用不合理、用污水清洗蔬菜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和威胁。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将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适用范围缩减到棉花、水稻、小麦、玉米等4种作物。除原药生产企业外。撤销其它企业含有5种高毒农药的制剂产品的登记证、生产批准证书和生产许可证。随着高毒农药的逐步禁用。我国农药残留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了呢?专家给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业部发布公告,拟对杀扑磷等6种高毒农药采取禁用、限用措施。公告内容如下:一是撤销杀扑磷使用于柑橘作物的农药登记,撤销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使用于甘蔗作物的农药登记。将溴甲烷、氯化苦农药登记的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曹坳程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禁止使用后,完全用创制的新农药替代是不现实的。通过筛选比较,选择出适用的老农药品种,通过使用方法的改进等多种措施,达到替代高毒农药品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撤销所有含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证书)。这些农药被禁止使用后,如何选择替代品呢?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我国农药产业的禁毒、排毒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相继出台了对一些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停产、停用或限用的强制措施,对有毒副作用的有机溶剂制定并颁布了使用最高限量的行业标准。我国农药登记再评审实施时间不长,却卓有成效。2013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对甲磺隆等7种农药采取禁限用管理措施,就是很好的例证。业界对此颇有微词,担心农药行业不堪政策重压,有些业主甚至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和"入错了行"。然而,加速淘汰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品种,这是必须的。我国农药工业经历了两次大调整,从而也完成了两次创业。1983年,我国果断决定并宣布,自当年4月1日起,停止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和使用。这是中国农药工业的第一次大调整。农业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及磷胺等有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单位耕种面积化学农药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5倍以上。其中,目前高毒农药使用量占我国农药使用总量的比重不到3%,低毒、微毒农药产品比例提高到75%以上。据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已禁用了33种高毒高风险农药,目前尚存的12种高毒农药,全部为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