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客观评价气象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鲁南地区小麦产量。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鲁南地区2008—2017年冬小麦产量和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鲁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0℃积温,关联系数0.4721;其次是生育期的降水量,关联系数0.4201;其余依次为≥0℃积温、冷量、≥20℃积温、日照时数,关联系数分别是0.3992、0.3756、0.3621、0.313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10℃积温是影响冬小麦产量主要因子,其次为降水量,且均为正效应;所得回归方程(P=0.0408, R 2=0.9811)可以适用于鲁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分析主要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枣庄市2011—2018年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依次为:9月份气温(0.9562)>6—9月份气温(0.9449)>6月份气温(0.9312)>7月份气温(0.9283)>8月份气温(0.9157)>6—9月份光照时数(0.8578)>7月份光照时数(0.8393)>9月份光照时数(0.8283)>6月份光照时数(0.8212)>8月份光照时数(0.7803)>6—9月份降水量(0.7623)>9月份降水量(0.6783)>8月份降水量(0.6239)>6月份降水量(0.5842)>7月份降水量(0.5409)。气温是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时数,最后是降水量,通过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种植区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2000~2010年开封市西瓜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开封市西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7月份平均温度4月份降水4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平均温度5月份降水6月份光照5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降水4月份光照5月份光照7月份光照7月份降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开封市西瓜产量与温度条件的关联度最大,由于开封西瓜播种期间,温度仍然不稳定,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不利于出苗和生长。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提高西瓜产量十分重要。西瓜出苗后应特别注意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开封西瓜进入伸蔓开花期后,应注意降水和光照对西瓜的影响,开封5月份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如果降水偏少,应注意及时合理灌溉。西瓜果实成熟期,正值开封的雨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西瓜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开封西瓜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强度,若光照不足,会对西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西瓜栽培管理上应该注意对植株及时整枝打杈,减少枝叶重叠,改善瓜田光照条件,以利于西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5.
6.
7.
旱柳苗高年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个旱柳(Salix matsudana)品种的2根1干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对各品种苗高生长进程进行划分。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高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间4个气象因子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气象因子对苗高生长量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大于0.950 0。根据方程的三阶导数将各品种苗高的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不同品种间苗高的速生点、速生期始期、速生期结束期和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速生期时间最短。苗高生长量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速生期生长量最大,占总生长量的比率为57.9%~59.4%。苗木的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相关程度在不同气象因子间有差别,其中,气温影响最大,关联系数为0.813 0,日照时间影响最小,关联系数为0.775 1。 相似文献
8.
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影响显著.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91-2010年开封市夏玉米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8月份降水>7月份降水>8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降水>8月份光照>7月份光照>9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光照>9月份降水>7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平均温度>9月份光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开封市6月份容易出现干旱天气,此期如果降水偏少,应注意及时合理灌溉.8月份夏玉米灌浆成熟期,正值开封市的雨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玉米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夏玉米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强度,若光照不足,会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栽培管理上应该注意及时改善玉米植株光照条件.对玉米进行人工去雄可以增加光合产物输向果穗,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10.
双季晚稻空壳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2006年金华市双季晚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双季晚稻抽穗期相关气象因子与双季晚稻空壳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季晚稻抽穗期降水量2、0℃负有效积温是空壳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抽穗期多雨水天气或强冷空气是造成双季晚稻空壳率上扬的主要不利气象条件,并探讨了趋利避害的相关途径,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玉米产量和与产量有关的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7个性状的关联度顺序为:百粒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度。因此,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确早籼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早籼产量的主导因素,为早籼优良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南方稻区早籼区域试验13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水稻产量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早籼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全生育期(r =0.516 7)>结实率(r=0.485 1)>穗长(r=0.474 1)>千粒重(r=0.427 2)>实粒数(r =0.402 1)>株高(r=0.382 4)>总粒数(r=0.359 4)>有效穗数(r=0.311 0).[结论]在进行早籼选育和高产栽培过程中,要抓住结实率这个指标,在保证穗长和千粒重前提下,提高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14.
新型水溶肥料对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新型水溶肥料对云南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6种新型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含调节剂水溶肥料)在茶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产量性状与生化成分角度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最好,较CK(喷清水处理)增产13.13%;其与理想新型肥料的关联度值最大,加权关联度为0.873 7,等权关联度为0.905 4。从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分析角度看,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产值与利润最高,较CK增加利润5 613.75元/hm2。综合产量、生化成分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效果,建议茶叶生产上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相似文献
15.
16.
干旱地区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干旱地区7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判断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干旱地区玉米选育目标及制定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表现为:株高0.595 93、穗位高0.571 86、穗长0.809 2、穗粗0.623 93、秃顶长0.667 3、穗行数0.661 57、行粒数0.796 67、千粒重0.615 08,关联序为穗长行粒数秃顶长穗行数穗粗千粒重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大豆中熟品种北丰九号2004-2008年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找出主导因子,将其与气象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大豆产量主导因子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旨在为本地大豆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气象因子与春茶及中高档春茶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以春茶产量、中高档春茶产量作为参考母序列,以春茶、中高档春茶生长期内2—3月降水量、3月空气相对湿度、4月中旬平均气温为参考子序列,对春茶和中高档春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春茶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3月空气相对湿度,其次是4月中旬平均气温,最小是2—3月降水量;与中高档春茶关联度最大的是2—3月降水量,然后依次是3月空气相对湿度和4月中旬平均气温。基于气象因子与春茶及中高档春茶产量的关联度,生产上应该采取措施以提高春茶和中高档春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小区产量与株型性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与叶间距、株高、叶片数等玉米株型性状因素关联紧密,说明玉米的产量变化是单株穗粒重与株型各性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玉米杂交选育中以杂交优势为基础结合株型育种,应注重叶间距、株高、叶片数、茎粗、茎叶夹角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油菜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油菜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油菜育种中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油菜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及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油菜单株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生育期0.6253、株高0.6343、分枝部位0.6421、第一次有效分枝数0.6458、主花序有效长度0.5911、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0.5775、单株有效角果数0.5917、每角粒数0.5983、千粒重0.6762;关联序为: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分枝部位>株高>生育期>每角粒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结论]在油菜育种中,应加强对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