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南地区经济增长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全国的旅游强省,陕南地区是陕西的南大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对发展旅游业有重要作用。利用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对陕南生产总值(GDP)与旅游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生产总值(GDP)是影响陕南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正向因素。陕南旅游收入对生产总值(GDP)增长主要产生正向响应效果。因此,陕南地区应积极发展旅游业,促使陕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94-296
从陕南农业科技现状、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自主研发、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这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陕南地区农业科技文明建设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先进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社会早日在陕南地区出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61-162
降雨是我国陕南山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分析研究降雨侵蚀力的分布变化趋势对我国陕南地区土壤侵蚀的监测、评估、预防和治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汉中、略阳、佛坪、商州、镇安、安康、石泉等7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气象站点近60年的日降雨量数据,计算各站台的降雨侵蚀力,分析降雨侵蚀力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陕南地区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属于中等变异,陕南地区降雨侵蚀力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粳稻具有口感好,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广等优势,粳稻推广一直是我国稻作生产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该文主要结合陕南地区水稻生产现状,重点分析在陕南地区推广粳稻的可行性,并对在陕南地区发展粳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促进陕南地区粳稻顺利推广,提高水稻品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宝国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269-271
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该研究基于陕南地区教育扶贫为视角,从陕南现有教育扶贫政策和扶贫效果梳理了陕南地区教育扶贫现状;认为陕南地区教育扶贫存在扶贫政策实施缺乏精准、重物质轻精神和家庭教育扶贫缺失的现实困境;建议陕南地区后期教育扶贫应通过秉承差异性扶贫理念、强化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等路径,不断提升陕南教育扶贫效果,为陕南教育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首先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着重从类型、数量、规模、等级、分布和区位条件等方面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陕北为研究区,基于1660份陕北地区公众调查数据构建了路径模型,分析了陕北地区气候变化应对感知的路径,通过与陕南地区的对比得出:(1)公众通过气候变化问题关心度、环境平稳度认知、气候变化原因认知影响应对感知。(2)陕北地区居住环境越好的地方风险观念越强;气候变化问题关心度越高的地方气候变化原因感知越好。(3)陕北地区应对感知路径较陕南简单,影响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的因果路径和相关路径较陕南少。(4)基于陕北、陕南地区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的路径对比分析,为陕北和陕南地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陕南地区油菜生产中对中早熟油菜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陕南地区的生产实际以及中早熟油菜的特点,从8个方面总结出了陕南地区中早熟油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对陕南地区农户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汉中城固县、商洛市商南县为分析对象,对陕南地区农户的基本情况和土地流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陕南地区被调查农户土地抵押融资的基本模式,提出陕南地区应建立生产公司担保型农户融资和资产保险担保融资抵押模式,优化陕南地区农户土地抵押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SWOT分析的陕南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南"十三五"的核心问题是精准扶贫、消灭贫困。旅游精准扶贫正是通过发挥陕南的旅游优势,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契机。文中选取秦巴山区陕南段为研究对象,借助SWOT分析法,对陕南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4大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发展旅游扶贫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文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60-14962
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综合效应,对于不断修正和完善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陕南地区10个生态旅游景区附近居民进行调查和问卷处理,从不同层次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目的地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进行了量化与评价。特别是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3种效益的量化值和权重值,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评价。发现其综合效应“较好”,但没有将3种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对生态旅游的特征和要求体现不够。  相似文献   

12.
对 3个典型黄土地区的原状黄土样在不同湿度状态下的湿陷特性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含水率、干密度、压力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 ,着重从结构性的角度解释了不同地区间黄土湿陷特性的差异。基于不同地区间黄土湿陷特性的差异这一事实 ,提出了黄土潜在湿陷率的概念。结果表明 ,这一概念可用于对黄土湿陷性的分析 ,并能较好地反映不同黄土种类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3.
陕南是长江流域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的趋势,但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南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指出了陕南水土流失特征、主要成因,并给出了可行性的治理对策,进一步认识了陕南水土流失问题,对该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陕南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南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研究,总结了陕南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及生育期特性,找出了各类型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了适合陕南地区正确的叶龄诊断技术,建立了3种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时期与叶龄的数据指标,从而为陕南地区制定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汉江上游更新世风成黄土成壤特征和气候变化资料,本研究以汉江上游晏家棚段二级阶地黄土-古土壤剖面为材料,进行粒度、磁化率和Rb/Sr的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晏家棚剖面自下而上呈现出更新世黄土(L2)-过渡性黄土(Lt)-古土壤(S1)的地层序列,剖面中古土壤(S1)的黏粒、磁化率(χlf)和Rb/Sr值均高于黄土层(Lt、L2),平均粒径(Mz)则低于黄土层,反映了古土壤(S1)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黄土层的特征。风化成壤特征的变化则进一步指示了古土壤形成时期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温暖湿润;黄土形成时期,东亚冬季风增强,转为寒冷干旱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陕南地区黄秋葵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和开发利用价值。结合陕南地区气候特点,对黄秋葵在陕南地区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结合陕南区域经济发展及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阐述了陕南地区中药材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适合本区域的中药材发展战略及应对策略.着重分析了陕南地区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政策规划、经济发展和产业趋势提出了陕南地区中药材发展的合理规划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璠  肖斌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5):735-740
茶树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不同气象因子对茶叶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为找到影响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便于在实际生产中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对茶叶生产带来的影响。以陕南8个主要产茶县(区)2007-2016年的气象因子和茶叶产量为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陕南茶区气象因子与茶叶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年平均相对湿度、极端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是影响陕南茶区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陕南地区茶树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扩张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高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80-258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陕南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20个)集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使陕南地区的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表现突出,而且也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对陕南县域经济现状及制约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增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随着全国性人口膨胀和封建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大量移民辗转来到陕南,从而掀起了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的高潮。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开发的盲动性,致使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影响了陕南的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