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DAS-ELISA)对枸头橙种子中柑桔衰退-茎陷点病毒的带毒情况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严重感染茎陷点病的枸头橙罹病树采集的种子可检测到柑桔衰退病毒(CTV)。种子带毒量以内种皮为较高,剥皮种子次之,外种皮呈阴性。种子在4℃冰箱内贮藏1~2年后仍带毒,但带毒量有所下降。对带毒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及嫁接在实生苗上的墨西哥来檬的检测结果,有部分呈阳性,种植在防虫隔离网室内的100余株2年生枸头橙实生苗,用无毒珠心系的墨西哥来檬芽嫁接进行生物鉴定,经2年观察未发现症状  相似文献   

2.
柑桔衰退病毒分离株分子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桔产区,迄今已经摧毁了一亿株柑桔,目前仍然严重威胁着以酸橙作砧木的柑桔产区和对茎陷点型CTV敏感的葡萄柚、柚类和某些甜橙的安全。我国广泛分布着CTV的多种强毒株,随着近年来柑桔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茎陷点型CTV对柚类和某些甜橙的危害正变得日益严峻。国外的经验表明,弱毒株交叉保护(MSCP) 是目前防治茎陷点型CTV最有效手段。 CTV属于长线形病毒属(Closterovirus),基因组为19 296个核苷酸组成的正义单链RNA,具有 12个开放读码框(ORF),可以编码17种蛋白质, 其中25 kDa和27 kDa外壳蛋白分别包裹着约  相似文献   

3.
柑橘衰退病毒检测试剂研制及其分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橘产区,其引起的衰退病是最具危害性的柑橘病害之一,该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和带毒接穗传播.CTV存在明显的株系分化现象,除少数株系在许多柑橘品种上不产生可见症状外,大部分株系能在柑橘上产生明显症状,常见症状可分为三大类型,即速衰型、茎陷点型和苗黄型.速衰型症状主要表现在以酸橙作砧木的甜橙等感病柑橘上;茎陷点症状的发生与砧木种类无关,常导致葡萄柚或甜橙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植株矮化;苗黄症状在田间很少发生,主要是在酸橙、来檬或葡萄柚的苗期引起严重褪绿和矮化.  相似文献   

4.
文旦柚矮化病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鸿基(1979、1981)报道了台湾葡萄柚和柚的矮化病,接种墨西哥莱檬引起轻脉明和轻茎陷点,尤力克柠檬无黄化症状,葡萄柚叶片显著黄化和皱缩,ELISA等试验证实为衰退病毒(CTV)的一个株系。Tsai等(1992)进一步指出,柚茎陷株系引起柚严重茎陷点,称为衰退病毒矮化株系(CTV—D),并指出文旦柚矮化病在国内华南发生。作者1990年注意到浙江省玉环县文旦柚发生矮化症状树,对此病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 发生和症状特点  相似文献   

5.
茎尖嫁接脱除柑桔主要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茎尖嫁接及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技术,对我国柑桔的主要病毒类病害(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碎叶病)进行脱除病原研究。结果表明: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平均脱除率分别为100%、80.6%和54.1%。单用茎尖嫁接对碎叶病脱除无效,但用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脱除,可以收到理想效果。同时,研究了嫁接前切口处加激素、茎尖大小、适宜砧木苗龄、砧木带与不带子叶、再嫁接等对提高茎尖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柑桔裂皮病发生情况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裂皮病(exocortis)是以枳、枳橙和檫檬作砧木的柑桔树的严重病害,它的病原是一种类病毒[4]。有的毒系引起砧木部树皮纵向开裂或翘裂,植株矮化,树势衰退;有的毒系仅引起植株矮化。此病除了嫁接传播外,亦通过修枝剪等与韧皮部接触传播。病害的鉴定,以利用指示植物为主。敏感的指示植物是Etrog香橼的USDCS 60-13选系和亚利桑那861选系[1、2]。此外,亚利桑那861-S-1选系更为敏感[3]。它不仅适用于鉴定一般毒系,亦适用于鉴定弱毒系。防治措施以通过茎尖嫁接脱毒或鉴定选择无病母树繁殖无毒苗木为主,亦要注意防止通过工具等的田间传播。  相似文献   

7.
通过茎尖嫁接脱除柑桔黄龙病病原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报道,通过茎尖嫁接可以脱除多种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的病原体。如引起裂皮病(Exocortis)和木质陷孔病(xyloporosis-cachexia)的类病毒;引起顽固病(stubborn)的螺原体Spiroplasma cirri,以及引起衰退病(tristeza)和侵染性杂色花叶病(infectious variegation)的病毒。  相似文献   

8.
 柑桔裂皮病是一种类病毒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危害以枳、枳橙和兰普来檬作砧木的植株。  相似文献   

9.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植物保护》1994,20(6):34-3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类病毒(viroid)是一种不同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植物病原因子,可引起许多植物发生病害。柑桔裂皮病和木质陷孔病都是由类病毒或类病毒复合物引起,可导致树势衰退,植株矮化,树冠生...  相似文献   

10.
柑桔碎叶病毒的发生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洛亚枳橙(Troyer citrange),卡里佐枳橙(Carrizo citrange)、鲁斯克枳橙(Rusk citrange)和厚皮来檬(Citrus excelsa)作指示植物,鉴定出黄岩栽培的柑桔本地早,少核本地早、槾桔、早桔、朱红、乳桔、椪柑.北京柠檬、兴津温州及采自温州的柳橙等10个品种,无论枳砧或构头橙砧的都感染有碎叶病毒(Tatter Leaf Virus)枳橙的症状是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皱缩,畸形,茎下出现黄白色条斑,扭曲;厚皮来檬的症状是叶片黄白色斑点,皱缩、畸形.田间栽培的构头橙砧柑桔品种比枳砧的表现耐柑桔碎叶病毒。枳橙的TLV病叶和田间本地早(积)叶片、花瓣能汁液磨擦豇豆(Vigna sp.)叶,并能回接豇豆,接种3—5天后,豇豆叶即出现红褐色(木占)斑,电镜初步观察到为450—900nm长杆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