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噻枯唑具有抗性的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田间和室内分别筛选的抗噻枯唑的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性质研究发现:室内筛选的抗药菌株在水稻上失去致病性,而田间抗药菌株在离体下则不表现抗药性;抗噻枯唑的菌株对敌枯唑表现交互抗性,对叶枯净不表现交互抗性;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混合接种于无药水稻上发现,抗性菌株的竞争力稍低于敏感菌株;供试的抗性菌株在无药平板上转移6代后,抗性仍很稳定,但在无药的水稻上反复接种、分离4代后,抗性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活体寄主法和离体含药平板法 ,测定了 1999年安徽省滁州市田间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 ,在水稻活体上存在噻枯唑抗药突变体 ,其比例为67.65%,比1997、1998年有较大程度升高 ,但是离体含药平板上未能监测到抗药突变体。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了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对水稻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水稻上防治白叶枯病的生物活性及抗性风险。结果表明,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抑制Xoo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90.17±4.66)μg/mL,且通过紫外光诱导难以获得生长不受影响的抗药性菌株。温室盆栽试验表明,活体条件下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EC50值分别为22.90和52.38μg/mL,其治疗作用显著优于保护作用。从药剂处理稻苗后接种Xoo所形成的病斑上,能够筛选到致病力不受影响的Xoo抗药性突变体,其突变频率为13.3%。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噻唑锌与噻枯唑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但抗药性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内吸传导性研究表明,噻唑锌能被水稻根部和叶片吸收,且表现为向上传导性。噻唑锌对Xoo的活体抑制活性高于其离体活性,且抗性风险低,适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菌株的离体、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之间 ,二甲酰亚胺类的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之间表现交互抗性 ;苯并咪唑类和 N -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表现有负交互抗性趋势。离体测定中 ,对不同类型菌株以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 (EC50 200mg/ L) ,咯菌腈以及甾醇抑制剂戊唑醇、氟硅唑和丙环唑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真菌病害,水稻相对病斑高度法作为评估立枯丝核菌AG-1 IA致病力的传统方法,需要将水稻培养至分蘖末期或抽穗期,再进行活体接种,耗时耗力,且试验条件不易控制。本研究以水稻相对病斑高度法(活体接种)为对照,利用水稻离体叶鞘法和离体叶片法测定了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比较活体接种法与离体接种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离体叶片法、水稻离体叶鞘法和水稻相对病斑法测定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水稻离体叶片法和离体叶鞘法测定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立枯丝核菌AG-1 IA的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离体评估方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水稻离体叶片法、叶鞘法可以替代活体接种法作为测定立枯丝核菌AG-1 IA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的方法。水稻离体叶片法、叶鞘法与活体接种法结合起来可作为测定立枯丝核菌AG-1 IA毒素活性测定的新方法。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水稻不同组织对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敏感性不同,水稻的叶鞘组织比叶片组织对纹枯病菌敏感。由于粗毒素的致病力与活体菌株接种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纹枯病菌毒素以外的致病因子,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定量分析立枯丝核菌AG-1 IA与水稻的互作中,需要将不同水稻的组织进行区分,才能更加精准地了解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噻枯唑对水稻白叶枯病菌作用机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透射电镜观察,噻枯唑在离体条件下能使水稻白叶枯病菌菌体内形成许多颗粒状物质,并出现大的空泡结构。噻枯唑在浓度较低时能刺激菌体的呼吸作用,对菌体胞外多糖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但对菌体胞外水解酶的活性没有影响。噻枯唑能和金属Cu++形成螯合物,但这种螯合作用没有改变噻枯唑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了解其抗性机理,室内通过药剂驯化方法获得2株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体XF21-3和YC60-1,测定了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对Sdh B基因片段的测序比对,分析了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机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对2株抗性突变体的EC50值分别为108和124 μg/mL,抗性倍数(RR)分别为1 007和1 347,均为高抗菌株;抗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大于亲本菌株,但其致病性与亲本菌株无显著差异,对外界环境渗透压的敏感性低于亲本菌株;此外,啶酰菌胺与萎锈灵、戊唑醇、乙霉威及醚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但与噻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Sdh B基因片段测序及比对结果表明,高抗性突变体中Sdh B亚基277位上的氨基酸所对应的碱基由CAC突变为TAC,即由组氨酸(His)突变为酪氨酸(Tyr)。研究表明,西瓜蔓枯病菌在药剂选择压力下容易形成啶酰菌胺的抗性群体,且抗性突变体的离体适合度高于亲本菌株,此外,啶酰菌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噻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因此认为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具有中等抗性风险;同时进一步验证了Sdh B亚基277位上的氨基酸突变(His→Tyr,CAC→TAC)是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抗噻枯唑和抗叶枯净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的适应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稻白叶枯病噻枯唑抗性菌和叶枯净抗性菌的适应度特性进行了比较。当Sa^r和P^r与敏感菌(S)的等量混合物在植株上繁殖时,Sa^r和P^r竞争不过S,但P^r竞争能力较Sa^r强。Sa^r和P^r的致病力与S的无明显差异。但在离体保存时Sa^r和P^r易于丧失致病力。这种致病力的丧失是由于被保原群体中低致病力的敏感菌比例上升所致,进一步说明Sa^r和P^r的适应度不及S。结果表明,白叶枯病市民经  相似文献   

9.
广藿香青枯病室内药剂防治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雨 《植物医生》2008,21(2):36-37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可杀得2000(铜基杀菌剂)对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枯立脱(丙硫咪唑,唏唑醇)、青枯灵(噻茼茂)、链霉素、细菌诺(叶枯唑)和新植霉素时广藿香青枯病痛原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离体水稻叶片划伤接种鉴定稻瘟菌的致病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瘟品种的培育和抗瘟基因布局需要快速、准确、大规模地定性水稻抗源及其后代的抗瘟基因型和稻瘟菌致病型。为此, 本研究建立了水稻离体叶片划伤接种方法。该方法依据主效抗瘟基因抵抗稻瘟菌在寄主体内扩展的特点, 通过针刺在水稻叶片上造成伤口, 避免了寄主侵入抗性的干扰, 从而有利于抗扩展性的定性鉴定。作者利用活体喷雾接种、叶片无划伤接种和本研究建立的离体叶片划伤接种等3种接种方法, 在秧苗4~6叶龄期, 对菌株12-DG-68在24个水稻抗瘟单基因系上的致病反应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叶片划伤接种的检测结果稳定、一致; 而叶片无划伤接种和活体喷雾接种的检测结果假抗性比例分别为12.5%和4.2%, 不同叶龄期的叶片间反应型不一致率达7%。此外, 离体叶片划伤接种还可利用菌丝块接种, 以鉴定分生孢子产量低的菌株的致病型。因此, 水稻叶片划伤接种是一种准确、稳定和方便的稻瘟菌接种方法, 可用于大规模定性测定水稻抗源及其后代的抗瘟基因型和稻瘟菌的致病型。  相似文献   

11.
四川58个小麦品种苗期抗条锈基因推导及成株期抗性表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解四川小麦品种所含抗条锈基因及其在田间的抗性表现,将29个毒性谱各异的小麦条锈菌鉴别菌株于苗期接种35个已知抗条锈基因载体品系和58份四川小麦品种(系),通过抗病谱对比分析和各品种(系)系谱分析,推导了四川小麦品种(系)的抗条锈基因型。在田间,选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32、CY33、Su-4和对Yr10、Yr24和Yr26致病的贵农22致病类型田间突变株进行混合接种,在乳熟期对各品种(系)的抗条锈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Yr2、Yr5、Yr7、Yr9、Yr10、Yr24、Yr27、YrSpp、YrAlba等9个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存在于44个四川小麦品种(系)中。有6个品种(系)含有Yr9基因,10个品种(系)含有Yr10基因,11个品种(系)含有Yr24基因,其中1个同时含有Yr10和Yr24基因。23个品种(系)含有未知基因及其组合。共有19个小麦品种(系)成株期对包含上述混合菌种在内的田间流行菌系表现抗病,其中5个品种抗性受成株抗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中国不同春麦区小麦地方种质对当前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的抗性水平及其所含抗性基因,利用条锈病菌生理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及混合生理小种(致病类群)对来自5个春麦区的196份小麦地方种质进行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并通过6个已知条锈病抗性基因Yr9、Yr18、Yr26、Yr48、Yr65Yr67对其所含重要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在苗期,有11份小麦地方种质对CYR32表现出抗性,有12份对CYR34表现出抗性,分别占供试种质总数的5.61%和6.12%;有6份对CYR32和CYR34均表现出抗性;在成株期,有59份小麦地方种质在5个田间诱导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抗性。有119份小麦地方种质检测到含抗性基因,其中有3份携带Yr9,有50份携带Yr18,有43份携带Yr48,有54份携带Yr65,所有供试种质均未检测到Yr26Yr67,抗性基因的组合分析发现,共有31份小麦地方种质携带4种抗性基因组合类型Yr9+Yr18、Yr18+Yr48、Yr18+Yr65Yr48+Yr65。表明来自中国5个春麦区的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表型呈多样性,且携带目前在小麦抗病育种和生产上有效的条锈病抗性基因(组合),建议加大对小麦地方种质的保护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3.
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转育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88年起,系统开展了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转育及其基础性研究。采用回交法和系谱法相结合的转育方法,以春性品种Taichung29为轮回亲本作母本,分别与25个抗性供体即中国小麦条锈病菌鉴别寄主和国际上重要的抗条锈基因载体品种杂交、回交和自交。通过基因推导分析、单体分析和SSR标记技术检测目的基因,选育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现已获得重要进展,成功选育出8个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抗条锈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即Taichung29*6/Yr1、Taichung29*6/Yr2、Taichung29*6/Yr5、Taichung29*6/Yr7、Taichung29*6/Yr9、Taichung29*6/Yr10、Taichung29*6/YrSpP、Taichung29*6/YrKy2。另有9个组合转育获得343个抗性稳定株系,正检测其目的基因,3个组合转至BC6F3,自交纯合筛选抗性稳定株系,5个组合转至BC5,继续回交转育。  相似文献   

14.
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遗传及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的产生和遗传,以及疫霉菌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容易对霜脲氰产生抗药性突变,但抗性在连续3代单游动孢子分离过程中逐渐丧失。大雄疫霉对霜脲氰不易产生抗性突变,恶疫霉、大雄疫霉和苎麻疫霉对甲霜灵和霜脲氰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100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的 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四川省近年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种对条锈菌致病类型G22-83和流行小种CYR32、CYR33的抗性水平,明确已知的主要抗条锈基因在该地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利用小麦条锈菌G22-83、CYR32和CYR33对四川省10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采用已知基因Yr5、Yr9、Yr10、Yr15、Yr18 和Yr26的分子标记,对供试小麦材料进行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00个供试材料中,对CYR32 表现抗病的58份,占58%;对CYR33 表现抗病的63份,占63%;对G22表现抗病的43份,占43%;对CYR32、CYR33和G22均表现抗病性的品种(系)28个,占28%。供试小麦品种(系)中携带Yr9、Yr10、Yr15 和Yr26基因的材料分别有24份(24%)、9份(9%)、5份(5%)和26份(26%),所有供试品种(系)中未检测到Yr5和Yr18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为挖掘新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掌握小麦生产主栽品种的抗条锈病基因携带情况,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采用抗性鉴定、基因推导分析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2份小麦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了研究,通过抗性鉴定比较22份小麦主栽品种与已知基因载体品种的抗谱。结果显示,共推测出14份供试品种携带已知抗条锈基因,8份供试品种携带未知抗条锈基因,是新的抗锈基因资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22份小麦品种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抗条锈病基因Yr1、Yr10和Yr24的携带情况发现,11份品种携带Yr1基因,2份品种携带Yr10基因,22份品种均不携带Yr24基因。部分生产主栽品种携带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表明小麦品种选育中避免了抗性基因单一化,并加强了未知基因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半野生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 tibetanum Shao)、云南铁壳麦(T. aestivum ssp. yunnanense King)和新疆稻麦(T. petropavloski Udats et Migusch)是我国特有的3个普通小麦亚种,它们具有特定的地理分布、明显不同于普通小麦的形态学特征,具有抗病、耐逆等优良性状,是可用于现代小麦品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改良的优异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当前在我国流行频率高、毒性强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群组成的混合菌对213份中国特有小麦种质(包括11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78份云南铁壳麦和18份新疆稻麦)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并利用与12个已知条锈病抗性基因(Yr)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共有18份中国特有小麦种质对混合生理小种表现苗期抗性,89份表现成株期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成株期抗性种质主要来源于云南铁壳麦。结合系谱分析、抗性表型及条锈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2份中国特有小麦种质携带Yr18,所有种质均不携带Yr5、Yr9、Yr10、Yr15、Yr17、Yr24/Yr26、Yr30、Yr41、Yr48、Yr65和Yr67等已知抗病基因。未检测到供试基因的抗性种质可能携带其他已知或新的条锈病抗性基因。该研究为进一步有效利用中国特有小麦亚种抗条锈病种质和发掘其抗性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