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棉地评价中基于作物产量指标和对土地属性作聚类分析的立地分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作物产量指标分析中可得出三个等级:适宜级Ⅰ(产量>900kg/hm2),适宜级Ⅱ(产量500-900kg/hm2),适宜级Ⅲ(产量<500kg/hm2)。而聚类分析中通过对86个样本进行统计计算也得出三个等级。两种分类方法的基本结论没有太大分歧,但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立地分类与基于作物产量指标的立地分类并不完全一致。研究结果也清楚地表明,经过适当的修正,作物产量指标分析法可以被可靠地运用于棉地评价的立地分类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湖南省衡南县各立地条件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油茶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2017年湖南省衡南县国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365个油茶林小班的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以冠幅为自变量,选择6个基础模型间接预估油茶果的单株产量,并将其作为油茶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指标,对衡南县油茶林各立地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及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油茶林生长影响最大的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和土层厚度,将其分别作为油茶林三级立地分类因子,可将衡南县油茶林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和36个立地类型。6个间接预估油茶果单株产量的基础模型中,Logistic模型拟合的确定系数(R~2=0.868)和预估精度(P=98.57%)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0.219)和残差平方和(SSE=1.974)最小,故将其作为油茶果产量预估的最佳模型,以其预估结果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立地质量等级Ⅰ为油茶种植最适宜区,其面积占比0.83%,平均单株产量为3.50 kg;立地质量等级Ⅱ为油茶种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57.46%,平均单株产量为3.07 kg;立地质量等级Ⅲ为油茶种植较适宜区,其面积占比39.75%,平均单株产量为2.95 kg;立地质量等级Ⅳ为油茶种植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1.96%,平均单株产量为2.64 kg。【结论】衡南县大部分地区适宜油茶生长,油菜种植适宜区及以上的面积占比高达58.29%,应作为衡南县油茶种植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通过湘北平湖区湘晚籼17号晚稻抛栽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结果表明:(1)适宜用种量60~75 kg/hm^2;(2)适宜大田施氮量187.5~202.5 kg/hm^2;(3)秧田用多效唑1 200~1 500 g/hm^2喷施1~2次,可矮化秧苗和提高秧龄弹性;(4)抛栽后二周左右用5%稻杰600~900 mL/hm^2加10%千金乳油600 mL/hm^2,防除杂草效果好;(5)大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种植33.4 hm^2,群体结构合理,产量高,平均产量7.20 t/hm^2,高产丘块8.18 t/hm^2。基本解决了除草、优质高产、倒伏等问题,提高了农民种粮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引进甜椒、泡椒,黄皮尖椒,青皮尖椒等4个类型共41个辣椒品种进行多种性状的比较试验,对其果实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商品性状等进行了综合的评价,4类型中各选出果实产量较高的品种有甜椒的新10号(产量47020kg/hm^2),泡椒的湘研13号(75610kg/hm^2),青皮尖椒的佳农8号(55000kg/hm^2),黄皮尖椒的优美5号(75150kg/hm^2),这4个品种的综合性状都符合海南北运蔬菜的要求,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花品种邯棉646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用方式不施钾肥(CK)、全部基施25.0 kg/hm^2、全部基施25.0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5个处理,研究了钾肥相同施用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全部基施,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对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钾肥最佳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钾肥施用量25.0 kg/hm^2条件下,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施肥方式的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基施,其中,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方式的效果最好,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最低,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最高,但与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施肥方式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分2次施肥条件下棉花后期叶面喷施钾肥对产量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杂交棉邯棉646的钾肥(氯化钾)最佳施肥方式为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省工棉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最佳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桃园县地区,省工棉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该种植密度下,司尔特棉花专用缓释肥的最佳施用量为900kg/hm^2,籽棉产量可达3422.5kg/hm^2。  相似文献   

7.
重庆主要土壤施肥增产效应与养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对重庆水稻土和紫色土进行连续8年的养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年度内全年平均施肥水平-熟田223.4kg/hm^2,两熟田720kg/hm^2,紫色土旱三熟制900kg/hm^2。施肥总量基本能满足当前水田8200kg/hm^2-8600kg/hm^2产量的需肥量,但N、P、K不平衡,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在肥料结构上,化肥提供了水稻60%的养分,旱粮40%的养分。传统施肥条件下作物的钾基本上来自于有机肥。在同等肥力水平的土壤条件下,肥料效应为一熟田>两熟田;在相同种植模式下,高肥力土>低肥力土。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太行山石灰岩区经济林结构及立地适宜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平顺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立地适宜性,确定了相应的立地范围,得出了立地条件允许下的最大可发展规模,其中核桃24093hm^2、花椒24720hm^2、山桃山杏30900hm^2,柿子1847hm^2、枣1847hm^2、苹果4320hm^2。并依据产量可持续原理,得出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理想龄级结构,并提出现有经济林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麦收后复种夏大豆密度与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大豆品种天引豆1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麦收后复种夏大豆密度与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密度45.0万株/hm^2、施肥量900 kg/hm^2(尿素、磷酸二铵各450 kg/hm^2),折合产量最高,达2435 kg/hm^2;其次是密度45.0万株/hm^2、施肥量600 kg/hm^2(尿素、磷酸二铵各300 kg/hm^2),折合产量为2265 kg/hm^2。  相似文献   

10.
旱地冬小麦新品系定鉴2号由定西地区旱农中心于1996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所,1997-2000上完成引种选育程序。该品种抗旱,抗病,丰产,适应性广,1998-2000年在定西地区示范中平均产量2890.50kg/hm^2,比对照品种7210产量2629.50kg/hm^2增产10.0%,籽粒含粗蛋白15.60%,淀粉64.96%,赖氨酸0.46%。适宜在海拔1700-2050m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山坡地,梯田地和旱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运用“3415”回归设计探索水稻高产施肥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一季晚稻应用"3415"(三因素四水平15个处理)回归设计进行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出理论氮、磷、钾养分最大施用量,其中:氮(N)173.0 kg/hm^2,磷(P2O5)40.20 kg/hm^2、钾(K2O)80.0 kg/hm^2,最大产量8 817 kg/h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综合分析,提出了舜陵镇一季晚稻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66.7、34.80、77.3 kg/hm^2,为指导科学用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基本情况 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辖9个旗(县、区),总耕地面积55.7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6.5万hm^2,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9.6%,旱作农业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37.6万hm^2.其中小杂粮播种面积5.83万hm^2,占总播面积的15.5%,小杂粮总产3865.3万kg,平均产量44.2kg/667m^2。小杂粮作物构成是:谷子4600hm^2,平均产量51.3kg/667m^2;养麦6800hm^2,平均产量38.9kg/667m^2;杂豆1.41万hm^2,平均产量43.9kg/667m^2:  相似文献   

13.
3个普通玉米品种(系)在临洮县的耐密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67 500株/hm^2与82 500株/hm^2两个密度水平下,对临洮县大面积种植的3个玉米品种(系)豫玉22号、先玉335及自选163的产量、株高及行粒数等耐密性评价指标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密度水平下,自选163折合产量差异不显著,株高与行粒数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豫玉22号与先玉335折合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株高与行粒数差异不显著。表明产量、株高及行粒数等指标可用于玉米材料与品种的耐密性评价。在82 500株/hm^2密度水平下,先玉335、豫玉2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1 548.8、20 372.0 kg/hm^2,较自选163分别增产20.82%、14.22%。可见先玉335、豫玉22号属耐密玉米品种,在玉米生产中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2003—2005年三明市在海拔300—500m耕作区,示范推广稻(烟草)-稻-莴苣、辣椒-稻-莴苣、早稻-再生稻-莴苣、菜(西瓜)-稻-莴苣等一年3熟多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年共示范推广1万hm^2以上,其中示范片1000hm^2,一般田块早稻产量400kg/667m^2、晚稻产量500kg/667m^2,全年稻谷产量90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静宁县半干旱区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富农1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玉米最大施肥量为N 102.90 kg/hm^2、P2O546.95 kg/hm^2、K2O 42.9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201.36 kg/hm^2;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108.90 kg/hm^2、P2O522.95 kg/hm^2、K2O 27.0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582.12 kg/hm^2。  相似文献   

16.
就棉花—萝卜套作模式,以及作物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2”式,萝卜产量可达72060 kg/hm^2,籽棉产量2032.5 kg/hm^2;“2-2”式,萝卜产量50790 kg/hm^2,籽棉产量2620.2 kg/hm^2。“1-2”式萝卜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2-2”式萝卜产量低而棉花产量相对较高。比单作棉单位净产值提高60%-80%。种植模式不同,棉花和萝卜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萝卜性状(长度、粗度、单重)无明显差异,而棉花生育性状变化较大,但纤维品质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套作模式与CK除整齐度外,差异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设施黄瓜施用钾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钾量对津研1号黄瓜设施栽培生长状况及产量影响研究,得出施用钾肥适宜量、最高量,即在每1hm^2施纯氮165kg,五氧化二磷75kg的基础上,钾肥适宜用量288kg/hm^2、最高用量304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菜豆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复合肥、磷肥不同施肥量组合对菜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 500 kg/hm~2有机肥的3个处理(T1、T2、T3)和施用15 000 kg/hm~2有机肥的3个处理(T4、T5、T6)之间对菜豆各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影响较小,当配合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时会使产量提高;有机肥、复合肥、磷肥分别为15 000、900、300 kg/hm~2(T6)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5 971 kg/hm~2,而有机肥、复合肥、磷肥分别为7 500、675、150 kg/hm~2(T3处理)的产量为34 946 kg/hm~2,仅次于T6处理,且T3处理的大多数指标与T6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得出,最优肥料施用量组合为有机肥7 500 kg/hm~2、复合肥675 kg/hm~2、磷肥1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以及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54块桉树人工林样地数据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位等11个立地因子为基础,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构建立地质量评价函数并计算各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得分值; 其次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等级,对不同等级立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总结不同等级立地质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为地貌、砾石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取阈值为4时可将254个样地立地质量划分成Ⅰ(优)、Ⅱ(良)、Ⅲ(中)、Ⅳ(差) 4个立地质量等级,其中60.63%的样地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等级;Ⅰ、Ⅱ等级样地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面积蓄量均优于Ⅲ、Ⅳ等级样地,坡位、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砾石含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造成了立地质量的差异。【结论】广东适宜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立地质量特征为:下坡位、阳坡、缓坡、红壤或黄壤、砾石含量较低及土层较厚、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深厚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可通过适地适树造林、增加混交林比例、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等经营技术措施来提高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  相似文献   

20.
紫心甘薯高产优质栽培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紫心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条件,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肥、生长调节剂、种植密度、收获期和薄膜覆盖5个因素对紫心甘薯产量以及花青素含量、烘干率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尿素150kg/hm^2和氯化钾150kg/hm^2,施用多效唑浓度900g/hm^2,栽后150d收获,密度控制在6.75万株/hm^2的畦沟盖膜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在施氯化钾150kg/hm^2,用膨大素浓度165g/hm^2,栽后150d收获,种植密度5.25万株/hm^2和畦沟覆膜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花青素含量;在施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氯化钾150kg/hm^2,多效唑浓度900g/hm^2,栽后150d收获,种植密度3.75万株/hm^2和畦沟覆膜的条件下可使干率和淀粉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