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流行病学调查 某场现存栏基础母猪300头,育肥猪600头,育成猪和哺乳仔猪2000头.发病前一天,该地区天气突然改变,气温骤降.首先是育成猪发病,2天内波及到哺乳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以哺乳仔猪最高,其次是育成猪,而育肥猪和母猪没有死亡.部分怀孕母猪流产、早产和产死胎.经统计,整个疫情期间死亡猪只164头,死亡率达6%.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南平市延平区某猪场存栏母猪200余头,育肥猪近2000头,养殖环境尚好。2005年4月,出现部分母猪早产、流产,哺乳期内陆续有3~10日龄和2月龄内仔猪发病、死亡。据统计共发生流产、死胎、产弱胎15胎,哺乳及断奶仔猪共死亡150头,死亡率48%。主要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41~42℃)  相似文献   

3.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发病情况2007年5月份,大朝山东镇大驮村5户农民存栏生猪216头,其中能繁母猪15头,育肥猪(架子猪)143头,双月以下仔猪58头。发病169头,发病率78.24%,其中育肥猪136头,能繁母猪11头,仔猪22头。2008年7月份,锦屏镇斗阁村某猪场存栏生猪568头,发病527头,发病率92.8%,其中育肥猪451头,能繁母猪12头,仔猪64头。经采取防治措施后痊愈,治愈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发病情况2007年5月份,大朝山东镇大驮村5户农民存栏生猪216头,其中能繁母猪15头,育肥猪(架子猪)143头,双月以下仔猪58头。发病169头,发病率78.24%,其中育肥猪136头,能繁母猪11头,仔猪22头。2008年7月份,锦屏镇斗阁村某猪场存栏生猪568头,发病527头,发病率92.8%,其中育肥猪451头,能繁母猪12头,仔猪64头。经采取防治措施后痊愈,治愈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2011年,某养猪场存栏猪500余头,其中母猪54头,经产母猪96头、乳猪216头、断奶仔猪127头。从11月中旬开始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症,采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截止12月初共死亡35日龄断奶仔猪108头,死亡率为85%;2月龄的仔猪死亡67头,死亡率为69.89%;乳猪死亡213头,成活3头,死亡率为98.69%;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36头,全部发病,死亡33头,死亡率为91.69%。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 2月平邑县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耳朵发绀、母猪流产、仔猪急性败血死亡的传染病。发病率 80 % ,死亡率 36% ,经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猪蓝耳病并发败血链球菌病。发病情况及症状该场长白、约克、杜络克种猪存栏 5 0 0多头 ,其中生产母猪 46头 ,2月龄以下的仔猪 2 4 0头。从发病至该病消除期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的有 1 2头 ,死亡仔猪 1 80头。大小猪只均表现为耳朵发蓝、卧地不食 ,后期呼吸加快 ,个别猪腹侧、外阴皮肤呈现一过性的青紫斑。母猪拉干硬粪 ,喜饮凉水 ,体温升高到 40 5℃ ;妊娠后期的 1 2头母猪先后流产 ,产死…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发生腹泻疫情的某猪场开展了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表明该疫情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次腹泻疫情于2013年11月份开始暴发,2014年3月份结束,发病猪的种类具有明显的次序,育肥猪首先发生,其次是母猪,新生仔猪最后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猪的种类、日龄密切相关,育肥猪和母猪发病后仅出现腹泻症状而不死亡,仔猪发病后腹泻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下降,3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周龄仔猪死亡率降至72.73%,12日龄仔猪死亡率仅有10%。对猪场风险因素分析表明,饲料车辆直接进入猪场、卖猪车辆与饲养人员接触、粪便通道没有封闭、饲养人员流动等是影响此次腹泻疫情的高风险因素,通过降低高风险因素很好地控制了疫病。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每年冬未春初,许多地区都大面积的发生和流行。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架子猪、育肥猪和种公、母猪很少死亡,而10日龄内的患病新生仔猪,死亡率极高。根据我们1989年对贺县沙田镇的68个农户10日龄以内新生仔猪发病调查结果:1988年12月~~1989年1月新生仔猪1086头,发生传染性胃肠炎的948头,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9.
<正>1发病情况某养猪场存栏猪500余头,其中母猪54头,经产母猪96头、乳猪216头、断奶仔猪127头。从11月中旬开始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症,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截至12月初共死亡35日龄断奶仔猪108头,死亡率为85%;2月龄的仔猪死亡67头,死亡率为69.89%;乳猪死亡213头,成活3头,死亡率为98.69%;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36头,全部发病,死亡33头,死亡率为91.69%。2症状哺乳期母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2月,某猪场送检3头病仔猪,据该厂负责人介绍,该猪场为集体企业,被他承包。猪场从2009年10月份发病至今,主要表现为不论品种、年龄、大小均发病,一般是断奶猪先病,架子猪、怀孕后期母猪、肥猪随后发生。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母猪也有发病死亡。现在所产仔猪所剩无几,保育舍基本已成空舍,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1.
<正>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受感染的猪场2月龄以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8%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该病合并感染其他病原后可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2009年12月,我处接诊了一例育肥猪发热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猪的缺硒症,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成年母猪和育肥猪也有发生,但报道不多,至于新生仔猪缺硒症的突发病例报道得就更少.2006年3月北镇市新立农场6户养母猪户,共养母猪7头,先后产仔猪72头.仔猪出生后相继发病33头,占仔猪数的45.83%,仅3d时间就死亡15头,占仔猪数的20.83%,占发病仔猪数的45.46%,个别的母猪还有产死胎现象.经过检查确诊是因缺硒造成的.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临床可见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型,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猪暴发弓形体病时,可使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1)流行病学。2012年6月一养殖场存栏猪120头,其中1~2月龄仔猪36头、种猪10头、育肥猪74头,25头仔猪发病,发病率为20.83%,死亡10头,病死率40%。多数病程在7~10天,少数病程1~3天。  相似文献   

14.
隔离病猪,给发病猪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和庆大霉素,严重脱水的仔猪腹腔注射葡萄糖、地塞米松、阿托品、庆大霉素、黄芪免疫肽和维生素C,同时对患病仔猪使用护仔康1号和护仔安进行营养调理。用药7日后,10日龄仔猪死亡95头,死亡率47.5%;育肥猪病程相对较轻,死亡7头,死亡率4.3%。结果表明,10日龄仔猪死亡率较高,应通过强化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疫苗预防以及母猪“返饲”等预防措施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07年11月13日,河北省平山县某养猪场从外地购进仔猪33头,母猪11头,育肥猪24头。11月17日,该场仔猪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热、喘气、腹泻等症状,后期衰竭死亡。引进母猪精神萎靡、发热,体温达41℃~42℃、流产、死胎。育肥猪发热,体温达40℃~42℃,食欲减退或不食,后期黄疸。严重者,后期衰竭而死亡,经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本次发病呈大面积发生,发病时间较短,引进仔猪发病率达90%以上,仔猪死亡率达85%以上。猪场猪只发病率在20%~30%,发病猪死亡率达80%。给该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治猪支原体肺炎,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对本县6个规模养猪场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疫苗和药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流行病学调查1.1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在调查的6个规模猪场中,有两个猪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269头,死亡247头,死亡率91.8%;育肥猪321头,死亡4头,感染率100%,死亡率1.2%。1.2传染源母猪和初产母猪是支原体携带者,病原体在扁桃体上定殖,而不被检出可达数周、数月、数年,哺乳仔猪常被带菌母猪感染。1.3传播途径呼吸道是该…  相似文献   

17.
猪瘟和猪蓝耳病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初,辽宁省兴城市某养猪场暴发了一起以母猪流产,仔猪体表发红、有出血点,耳部蓝紫,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猪场大棚饲养母猪65头、仔猪328头、育肥猪150头.2008年5月初,由于更换饲料,同时揭棚应激导致疾病暴发,母猪发病11头(发病率16.9%);死亡2头(病死率18.2%)育肥猪有58头发病(发病率38.7%),死亡32头(病死率55.2%);仔猪发病145头(发病率44.2%),死亡72头(病死率50%).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6):146-147
正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共饲养母猪200头,哺乳仔猪925头,保育猪572头,育肥猪518头。2015年4月初,场内保育猪群开始发病,约半个月后病情蔓延至哺乳仔猪群。半个月内有近100头保育猪发病,死亡61头,近150头哺乳仔猪发病,死亡90头。仔猪发病率在16%以上,病死率达60%以上。发病期间有10头母猪流产。应用阿莫西林和卡那霉素及  相似文献   

19.
<正>猪群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巨大,死亡率可以达50%~60%,幸存发病生猪形成僵猪,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一起副猪嗜血杆菌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丰荣办事处一养猪户饲养生猪25头,其中母猪3头,2~3月龄育肥猪22头,育肥猪为刚转群入栏进行育肥。2015年3月初,该户饲养的育肥猪1头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死亡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本市盐东镇某养殖户因免疫失败,引起猪场暴发猪瘟。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射阳县盐东镇某养猪大户,共养生猪320头,其中繁殖母猪22头,42日龄的仔猪128头,68日龄育肥猪80头,150日龄以上猪90头(除母猪外均为自繁自养)。仔猪与育肥猪曾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该猪场在笔者临诊前10d猪只开始发病,当时发病猪122头,发病率38.13%,已死亡80头(多为20~30kg重的仔猪),病死率39.6%。曾用过青、链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治疗,至笔者诊断时病情仍未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