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甘香 《云南农业》2005,(6):14-14
由于农村广大饲养母猪专业户对产后母猪不注意卫生措施。从而引起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产后热、破伤风、产后不食等诸多常见产科病.以致影响繁殖机能.甚至淘汰。因此,注意母猪产后卫生.可大大减少产后诸多病症的发生。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猪需求量的增加,农村自繁自养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如果母猪产后管理不得当,极易引起母猪产后子宫炎、产后瘫痪、产后不食等诸多疾病。产后对母猪进行疾病预防和加强饲养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文章就母猪产后如何做疾病预防和饲养管理做了分析,给出了办法。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缺乳是初产母猪及老龄母猪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要在诸多因素找出原因并做好防治措施。通常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包括:母猪怀孕期间营养管理饲养因素和某些疾病因素。一、营养管理饲养因素包括五点1.母猪怀孕期间日粮配制营养价值不全,供水不足导致  相似文献   

4.
在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母猪产后突然瘫痪,站立不起、食欲减退、泌乳减少或停止的现象,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主要分析了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养殖户解决母猪产后瘫痪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食欲不振或废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随着农村饲养母猪数量的增多,母猪产后不食病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往往造成母猪泌乳减少或无乳.如果不及时治愈,会影响仔猪正常生长或被饿死,严重时导致母猪死亡或被淘汰.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引起母猪产后不食或废绝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由于部分养殖者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致使母猪产后经常出现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笔者根据临床治疗母猪产后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病因多因母猪产前、产后饲养管理不当,钙、磷供给量不足或比例失调,或因血糖、血钙骤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而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障碍。临床症状母猪产后2~5 d,精神不振,一切反射变弱,甚至消失。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少,严重时停止排粪、排尿,站立困难,卧地不起,呈错睡状态,乳汁很少或无乳。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怀孕和哺乳母猪要给充足的钙、磷等矿物质饲料及维生素D,注意怀孕母猪后期运动。治疗①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150 mL,或10%氯化钙注射液20~50 mL,皮下注射10%樟脑油5~10 mL,另外用板刷蘸酒擦全身;②粪便干燥…  相似文献   

8.
吕科 《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09-109
目前在农村多数地区,农民朋友都是通过传统手段防治母猪产后疾病,这些手段既不科学、也不安全,不利于母猪饲养和生产。对此,本文就母猪产后常见的几种疾病从症状、病因入手,提供科学的防治手段,为广大朋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发生于母猪产后的一种急性疾病,表现为母猪产后体质衰弱,产仔后四肢不能站立,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是母猪的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病因素是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生产强度过大等因素所致。1发病原因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影响因素是饲料中钙磷不足或营养不全,此外饲养管理不当,产后泌乳影响血中钙的含量,妊娠期间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母猪缺乏运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尿潴留是生产母猪的常见病,通常叫母猪产后闭尿症.有的母猪由于产仔次数过多,膀胱收缩力减弱,同时圈舍卫生差或接产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因而引发该病.母猪产后1-2天常不排尿也不排粪,通常伴随母猪产后不食症,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影响母猪食欲,降低泌乳量,进而影响乳猪的成活率,同时膀胱长期积尿所产生的大量氨或细菌会侵害膀...  相似文献   

11.
中宁县是生猪养殖大县,2010年生猪饲养量达65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9860头,农村中小规模养殖户、散养户饲养母猪13600头,占全县母猪饲养量的46%,品种以长杜、长白为主,据调查,发生产后不食母猪2448头,占散养母猪的18%,因产后不食死亡1370头,死亡率高达56%。笔者就农村散养母猪产后不食发病原因,常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发表个人观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母猪产后患病有些母猪产仔后食欲减退,或生殖道感染、体温升高,或产后瘫痪等,均会导致母猪乳汁减少。这时母猪不愿让仔猪吮乳。预防方法是改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质量和产后的哺乳水平及母猪产后发情配种,因此,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食欲减退或干脆不食的症状被称为母猪懒月子病,这种病病因是母猪分娩后消化系统紊乱而导致食欲减退,是母猪产后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严重的会导致久配不孕或衰竭死亡。本文针对此症提出了治疗原则好具体的用药方案,并且进一步就如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抵抗能力提出具体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一.母猪产后不食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食欲不振.甚至废绝。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生猪生产中,关键要抓好母猪饲养母猪饲养中有很多环节,本文谈谈母猪的产后疾病预防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笔者共诊治母猪产后瘫痪病例58例,治愈49例,死亡3例,淘汰5例,治愈率93%。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体质衰弱,产仔后四肢不能站立,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的一种疾病,又称产后风,是母猪的常见多发病。虽然此病的死亡率极低,但却使母猪失去饲养价值,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仔猪死亡,经济损失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较多,饲养环境及卫生、饲料营养及疾病的发生等多种原因,对仔猪的正常生产均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在生产中加以观察,早期防治。发病初期母猪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且泌乳量减少,行走迟缓,甚至还会站立不稳,出现瘫痪卧地以及肌肉松弛等问题。个别母猪还会反应迟钝,并出现异食癖症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好管理工作。多为其提供青饲料,对于患病较轻的母猪,应在饲料中增加钙片与骨粉,还应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且日常饲养过程中还应增加母猪的运动量,促进钙磷充分吸收。对于病情严重的母猪,应为其注射葡萄糖酸钙以及维生素C等注射液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9.
西畈乡饲养“外三元”母猪1562头,是遂昌县“外三元”仔猪生产基地。在“外三元”母猪饲养中,常遇见母猪产后瘫痪病例,经多年摸索,笔者对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症状得到进一步了解,并有一定的治疗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1母猪发病情况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主要疾病之一,是影响养猪业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由于该病所带来的配种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减退、少奶等诸多疾病,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正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