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立体栽培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各种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充分利用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以及对土壤营养、湿度、光照、水分要求不同的环境差进行间套作,形成合理的分层的复合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和作物的生产潜力,同一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大棚苦瓜叶菜(苦瓜和叶用萝卜、青菜、苗用大白菜、香菜、苋菜)立体高效栽培在春夏秋季均可种植,特别是在夏季生产,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芽苗蔬菜工业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轻工业生产用厂房进行芽苗蔬菜半封闭、立体、无土栽培,是传统农业生产与工业集约化规模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其所需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多层立体栽培架、产品集装架、栽培容器及基质、喷淋装置等。文中还对生产设施规格、适宜栽培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规范和标准。芽苗蔬菜工业化生产方式及栽培具有投资少、收益大、可保证均衡生产周年供应等优点。其产品无任何污染,完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四、蔬菜多茬、立体栽培的意义是什么?蔬菜多茬、立体栽培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蔬菜产量的重要措施。在世界上,特别是我国存在着人口多,土地少,能源紧缺的三大危机的今天,立体栽培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分析,蔬菜多茬、立体栽培有如下意义:(1)充分利用全年生长季节任何地区都有生长季节的长短之分,每一种蔬菜都需要适宜的生长季节。这种自然的生长季节是泛指多种作  相似文献   

4.
一、蔬菜多茬、立体、周年高效益栽培技术概念蔬菜多茬、立体、周年高效益栽培属于立体农业的范畴。立体农业内容很广,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的应用科学;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是指在一定单位面积(或水域、区域)上,根据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充分利用时、空、光、热、水等资源潜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巧妙地结合,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  相似文献   

5.
立体栽培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资源条件,巧妙地运用时空差,通过间、套、混、复种等方式合理组配,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产结构,以提高时空、光能和地力等资源的利用率。食用菌作为生物界的重要成员,在立体农业中与其他农作物配置成互补、互促的高效组合早已被生产实践所证明。本文介绍食用菌与蔬菜进行立体栽培的原理及应用,期望有利于食用菌在“菜篮子工程”中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在大棚蔬菜生产中运用高效立体间套栽培技术,将辣椒、荆芥、苦瓜、黄瓜、莴笋进行套种,一年可生产多茬蔬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州地区日光温室蔬菜周年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的周年栽培茬口安排,主要应根据不同季节设施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进行覆盖(包括多层覆盖)后的保温效果,参照各种蔬菜对温度、光照等条件的要求,市场需求和预期经济效益,根据轮作等立体种植的要求进行安排.本文根据日光温室蔬菜周年栽培的要求和条件,介绍了六种栽培模式,提出了日光温室蔬菜周年栽培当中应掌握的技术和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塑料大棚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我们在塑料大棚内,采用分层的方式,利用不同蔬菜对光照的不同要求,以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立体栽培.从1986年初开始,经两年的试验证明,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质优蔬菜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平菇毛木耳蔬菜立体栽培冯慧贞,侯小晋,王光焕,刘芰华菇耳菜立体种植是一种新型的栽培形式,为了更好地开发本地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现将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4月初春黄瓜和油菜套种,5月初行间放平菇筒料,...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合心镇地处土壤肥沃的黑土地带。传统的种植模式以单一品种种植,其产量低,空间利用率低,无法达到高产高效。采用立体栽培模式种植技术不但能够很好的利用空间,而且多品种种植,而且空间利用率高,收益丰厚。节约了土地而且多品种作物种植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采用大棚立体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室的光和温度,蔬菜能够提前上市,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价格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按照2023年湖南省农业主推技术的文件精神,冷水江地区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推广瓜类蔬菜立体套种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其基本原则是高、中、低搭配,合理套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产出和收益。以冷水江地区线瓜+辣椒+苋菜的立体套种栽培模式为例,介绍了瓜类蔬菜立体套种栽培的技术要点,但不限于这些品种,具体搭配还有很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充分利用设施化优势,在全区大力尝试大棚蔬菜高产高效立体套种及商品育苗栽培模式:早春茄果类(下套速生菜+上套长蔓瓜)-延秋芹菜-越冬商品育苗。每667米:获利在1.5万元以上,与不搞立体套种栽培和商品育苗的农户相比经济效益提高50%~100%。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温室立体栽培姬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温室姬菇与蔬菜、葡萄、草莓等立体栽培形式,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立体形式、改变菇畦宽度、切割料体、提早放风等四项技术关键,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北方地区规范化高产栽培模式,生物学效率高达200%~250%,经济效益是单一生产蔬菜的4~6倍。  相似文献   

14.
蓑荷是一种既可入药又可作为蔬菜的地方特色珍稀品种。近几年通过栽培试验,获得了多种作物可以与蓑荷进行立体种植的模式与技术,可为今后大面积人工栽培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名优野菜一点红薄层立体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9):61-62
为充分利用大棚栽培设施空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利用率,根据一点红根系浅、耐阴、适宜温度广等生物特性,通过采用薄层基质栽培层的立体层架设计,对名优野菜一点红进行立体栽培技术初探。结果表明,一点红薄层立体栽培占地少,可兼顾棚内蔬菜生产,多元化生产,生产灵活,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避免重茬及土传病虫害问题,无公害生产,经济效益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优质无公害瓜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出口创汇蔬菜生产供不应求。为满足蔬菜的周年供应及其保鲜出口的需要,我们对蔬菜的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我们筛选的马铃薯-夏秋黄瓜-大蒜高效立体栽培模式,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鲁西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在我地区推广了一种新的蔬菜与食用菌立体种植模式,即在蔬菜大棚内采用果菜、瓜、菇立体种植模式。春季棚内种植番茄,秋季棚顶结苦瓜,棚内栽培蘑菇,实现了一年三种三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个占地667平方米的棚年产值达3万元左右,比单种两季蔬菜每667平方米增值1万余元,  相似文献   

18.
亩创4000元的多熟立体栽培江苏省通州市先锋乡双盟村的王学均是当地著名的蔬菜种植能手,承包责任田2亩,由于他采用多熟立体种植发展蔬菜生产,近年来年亩净效益一般稳定在4000~5000元,并通过粮菜三熟栽培,达到口粮基本自给。1990年在2亩土地上,累...  相似文献   

19.
发展瓜菜立体栽培,提高复种指数,是发掘利用时空包含的农业自然资源(光、温、水、肥、气),以较少投入,获取较多回报,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立体栽培模式试验示范比较,“蒜苗—西瓜/甜玉米/豆角//芹菜”一年五熟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效益最佳。几年来,本地区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平均亩产值超过一万元,该模式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袋栽黑木耳立体栽培高产新技术采用室外、室内立体栽培黑木耳省工、省料、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管理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我省城乡地区栽培。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选择栽培季节黑木耳在南方一带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在室内、室外均可栽培,春季最适应于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