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吉林省延边地区为我国苹果梨主要产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但近年来人工授粉成本渐高,急需新的授粉方法取代,而昆虫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调查研究苹果梨授粉昆虫资源,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选择5棵代表性生境样点植株作为调查目标,采用定点观测和踏查结合的方式,调查苹果梨授粉昆虫资源,研究影响昆虫授粉的因素,探讨延边地区苹果梨授粉方式及蜜蜂授粉的应用前景。吉林延边苹果梨产区苹果梨花期访花昆虫5目13科16种,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种;各样点访花昆虫种类占生境昆虫总数的近1/3,但访花频率极低;蜂场1 km范围内,蜜蜂访花率较高,占昆虫总数的94.74%以上,占有绝对优势;农药可能是导致梨园访花昆虫稀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蜜蜂授粉具有易驯化、节约成本、坐果率高、安全高效等优势,为苹果梨授粉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柠檬开花期的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的研究结果:柠檬访花昆虫有30种,分别隶属于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蜚蠊目,其中鞘翅目的种类最多,有7种,占36.3%,其次为缨翅目,有5种,占32%;柠檬上危害性访花昆虫以蓟马、德国小蠊为主;食蚜蝇科、蚁科、蚜小蜂科和蜜蜂科有一定的传粉作用,为非危害性访花昆虫。瑞丽7:30以前柠檬植株上露水尚未褪去,因此在柠檬树上很少出现访花昆虫;8:00-9:00伴随着露水的逐渐褪去,并陆续出现访花昆虫,10:00-13:30访花昆虫和数量都达到高峰期,下午17:00以后访花昆虫数量下降,阴雨来临前的2~3个小时,可见访花昆虫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百香果优势传粉昆虫,对海南省低山丘陵区和沿海平原区的百香果主要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以及座果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个样地百香果访花昆虫共有4目9科14种。低山丘陵区百香果传粉昆虫丰富度指数为2.02,高于沿海平原区的1.26。两样地访花昆虫数量最多的为中华蜜蜂,其次为大蜜蜂。根据访花昆虫访花频次及行为观察,明确大蜜蜂传粉效果优于中华蜜蜂,木蜂传粉效果优于大蜜蜂,因此木蜂是最为有效的传粉昆虫,但木蜂种群数量非常少,沿海平原区未发现木蜂访花。低山丘陵区百香果的座果率为65% - 75%,沿海平原区的座果率为32% - 42%,两生态区存在显著性差异。此研究可为百香果有效传粉昆虫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东部平原生态区向日葵传粉昆虫访花种类、数量及活动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传粉授粉昆虫主要有4个目(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16个科18个种;观察数量和行为结果显示,在向日葵访花授粉昆虫中,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木蜂和地蜂有较好的授粉优势,意大利蜜蜂为优势种,木蜂和地蜂为重要种;意大利蜜蜂的访花活动高峰出现在10:45~11:15和15:40~16:10时间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7,(1):42-43
我国苹果的种植和消费规模巨大,如何能有效解决苹果花期的授粉问题,尤其蜜蜂授粉的诱导方式,一直受到了广大果农和蜂农的关注。本研究分别采取了2种方式诱导蜂群,分别是将浸过苹果花瓣的糖浆饲喂蜂群、巢门口放置苹果花瓣,比较不同诱导方式对蜜蜂采访苹果花积极性的影响。通过蜜蜂出巢数、携带花粉的蜜蜂数量和苹果花粉比例3个指标,可以看出糖浆诱导蜂群的方式更为有效,可以预期这种诱导方式更利于蜜蜂为苹果花授粉。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省种植的益智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次、时间及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益智访花昆虫有4个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7个科,13种昆虫,根据其访花频次及访花行为的观察,明确中华蜜蜂和大蜜蜂为益智的主要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观察表明,中华蜜蜂属于双峰型,访花高峰为9:00~9:30和16:00~16:30;大蜜蜂属于单峰型,访花高峰在13:00~13:30。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鼠尾草(Salvia leucanth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目前已被广泛用作园林绿化中的景观植物。采用目测、拍照和摄像等方式调查了墨西哥鼠尾草的访花昆虫种类,初步观察了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及盗蜜行为,记录了访花昆虫的日常活动规律。研究表明,墨西哥鼠尾草花期内的访花昆虫主要是中华蜜蜂、西方蜜蜂和熊蜂,其中熊蜂是唯一的初级盗蜜者,同时也是次级盗蜜者,中蜂和西蜂沿着熊蜂的盗洞进行采集。在墨西哥鼠尾草花有盗洞的情况下,蜜蜂单花停留时间越短,单位时间内访问的花朵数越多,访花频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芒果广西芒果传粉昆虫种类及明确蝇类对芒果授粉效果的影响,以期服务于昆虫辅助授粉技术开发、提高芒果的产品和质量,开展了芒果产区芒果传粉昆虫调查、引蝇材料筛选、蝇类日访花节律和引蝇授粉等试验。南宁芒果产区观察到2目7科13种传粉昆虫,百色田东产区观察到6目15科19种传粉昆虫,主要为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综合停留时间和数量分析,两地的主要传粉昆虫种类有一定的差异,南宁产区的主要传粉昆虫为大头金蝇、黑带食蚜蝇、斑眼食蚜蝇、羽芒宽盾食蚜蝇,百色田东产区的主要传粉昆虫为大头金蝇、家蝇、黑带食蚜蝇和铜绿丽蝇,但大头金蝇是最主要的传粉昆虫,占调查果园授粉昆虫总数的27.30%以上。猪粪和鱼内脏的材料组合引蝇效果最好。13:00~14:00是蝇类访花的高峰时间段,晴天有利于蝇类访花,而阴雨天不利于蝇类访花,且距离诱蝇盒越近,引蝇访花效果越好。花期引蝇可以促进芒果授粉受精,增加单株果数和正常果数,降低无胚果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蜜蜂为罗平油菜授粉对菜籽产量的影响效果,建立授粉示范推广基地。2012年对罗平油菜盛花期蜜蜂占授粉昆虫的数量比例进行了调查;2012年和2013年分别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田地里建立蜜蜂授粉区和无蜜蜂区两个对照,共设置4个重复,统计比较各生产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西方蜜蜂占访花昆虫总量的99.3%,采访量超过22头/m2.h。蜜蜂授粉区植株结荚数、荚粒数、千粒重、油菜籽产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产29.49%、15.34%、6.55%、47.39%。结论:罗平地区,西方蜜蜂是油菜主要的授粉昆虫,能显著提高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冬季花期东、西方蜜蜂采集行为的差异,本研究对昆明冬樱花花期东、西方蜜蜂的出勤规律、单花停留时间及访花频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冬樱花花期,东方蜜蜂的最早出巢时间极显著早于西方蜜蜂,而最晚回巢时间极显著晚于西方蜜蜂,就日采集时间而言,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平均每天多1.3h;一天内随着时间推移,东方蜜蜂的出巢数量总体上多于西方蜜蜂;东、西方蜜蜂单花采蜜停留时间、采粉停留时间和访花频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散尾葵(Dypsis lutescens)花蜜的糖含量和蜜蜂访花情况,在南宁市区对园林单位种植的散尾葵进行调查,了解其形态特征、开花习性、花蜜糖含量、访花蜜蜂种类以及蜜蜂访花行为等。结果表明,散尾葵花期为5~6月,花粉和花蜜丰富,花蜜的糖含量为10.0%~45.0%,中蜂访花积极,是一种具有较高养蜂利用价值的蜜粉源植物。  相似文献   

12.
蜜蜂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与传粉昆虫,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与提供优良蜂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的访花行为特点,并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在访花时间、访花范围、访花携粉能力、访花种类、访花目的和访花频率等方面的差别进行了系统综述,可为研究提高农作物与自然界植物授粉率和蜂产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龙眼的授粉昆虫观察和调查的结果表明,龙眼授粉昆虫主要有7个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革翅目),28个科,60种昆虫。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为授粉昆虫的优势种类,上午09:00-10:00时间段是蜜蜂和双翅目昆虫访花的高峰时段。蜜蜂对龙眼有较好的授粉效果,双翅目昆虫对龙眼授粉作用也在逐渐增大,其它昆虫对龙眼授粉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对玉门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进行访花昆虫种类调查研究,发现黄花农场场区周围紫花苜蓿访花昆虫有6种,主要以苜蓿准蜂(Melitta leporina Panzer)为主要传粉昆虫且为该区域的优势种群,授粉率达99%以上;青山区域紫花苜蓿访花昆虫有13种,主要以索氏切叶蜂(Megachil saussurei Radoszkowaki)和双斑切叶蜂(Megachile leachella Curtis)为优势种群,授粉率99%以上。传粉昆虫每天出现的最早时间在早晨8∶00左右,高峰时间段在12∶00~14∶00。  相似文献   

15.
对贵州省黄槐决明的主要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以及日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观察到15种访花昆虫,其中膜翅目种类最多。根据访花昆虫访花频次及行为观察,明确了黑足熊蜂与淡脉隧蜂是其主要传粉蜂;黑足熊蜂的平均访花频率大于淡脉隧蜂,且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传粉效果好于淡脉隧蜂。7:00~7:30为黑足熊蜂的访花高峰期,此时采粉积极,随着时间推移,访花蜂次逐渐减少;淡脉隧蜂的访花高峰晚于黑足熊蜂。  相似文献   

16.
苜蓿传粉特性及其制约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用传粉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lupulina的花朵酬物、花粉特性、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传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对种子生产中导致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每花有花粉(3 509.3±299.12)粒,产蜜0.1~0.5μL/d,持续3~5 d.单花9:30-10:30开始泌蜜,16:00-18:00达到泌蜜高峰.2)花粉败育率为(40.48±2.33)%;新鲜花粉活力(51.87±2.08)%,在室温下放置7 d后,活力降至25.39%;自然状态下每花柱头上有花粉(36.20±2.12)粒,P/O(花粉数/胚珠数)值为(288.73±32.01).3)初花期及盛花初期约有访花昆虫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25.33次,拜访花序17.67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未观察到拜访昆虫.盛花期约有访花昆虫1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187次,拜访花序1 083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平均每天每花序被拜访2.1次.4)从传粉效果看:初花期及盛花初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16.45±2.91)%,荚内种子数(3.91±0.34)粒;盛花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83.32±1.31)%,荚内种子数(5.12±0.25)粒.上述结果表明:在传粉过程中,苜蓿花朵酬物少、花粉败育率高、昆虫传粉效率低是导致其种子产量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蜂箱的摆放方位对设施草莓蜜蜂授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5,(12):14-16
蜜蜂授粉是设施草莓生产配套技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是设施草莓的主要授粉蜂种。在设施环境中,蜂群的摆放位置对蜜蜂活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设施草莓园内不同摆放方位的蜂群活动规律及群势下降情况,结果表明,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于蜜蜂访花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蜜蜂蜂箱坐东朝西摆放时,蜜蜂访花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摆放方式;在草莓整个花期授粉过程中,蜜蜂蜂群群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然而,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群势下降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蜜蜂访花密度与蜂群群势呈正相关,与草莓开花数量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明确了设施草莓园内授粉蜂群的放置方位对蜜蜂访花行为及蜂群群势的影响,为设施草莓内蜜蜂科学授粉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7,(7):42-45
对香叶天竺葵开花泌蜜规律及西方蜜蜂的采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叶天竺葵整体花期历时近5个月,单朵花花期17天左右;花蜜分泌主要集中于初花期和整个盛花期的5天时间内,其中,盛花期第一天泌蜜量最大,占总泌蜜量的35.4%,前4天的泌蜜量占总泌蜜量的90%;一天不同时段中8∶00~9∶00泌蜜量最大,13∶00~14∶00花蜜糖浓度最高;西方蜜蜂对香叶天竺葵的采集每天时间跨度为12 h左右,其采集有上午和下午2个高峰期(10∶00~11∶00和13∶00~15∶00);蜜蜂采蜜单花停留时间和访花频率分别为2.22 s和16.5朵/min。本研究可为香叶天竺葵蜂蜜生产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21,(4):47-48
纽约州是美国最大的苹果种植区,每年产值约3.2亿美元,其中90%以上苹果依赖蜜蜂等授粉昆虫进行授粉。据报道,每年蜜蜂授粉在纽约苹果产业的贡献值高达2.88亿美元。目前,蜜蜂授粉已成为纽约地区苹果种植者的主要授粉方式,每当苹果开花时期,便能够看到蜜蜂在苹果花间忙碌穿梭、积极采集的情形。苹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害虫(欧洲苹果叶蜂、玫瑰色苹果蚜等)和疾病(苹果黑星病、火疫病等)的侵害,为了保持苹果树的健康生长,果农们每年都会在春季开花前和秋季使用大量的杀虫剂(杀菌剂)来进行有效防治。但多数杀虫剂(杀菌剂)属于内吸传导性杀虫剂(杀菌剂),会在苹果花粉和花蜜中大量残留,使得蜜蜂在授粉过程中接触到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在春季开花前以及秋季喷洒杀虫剂或杀菌剂对蜜蜂来说是否安全?这一问题值得所有蜂农和苹果种植者深思。  相似文献   

20.
传粉昆虫访花习性和为韭菜授粉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7,(4):40-42
本文对韭菜田传粉昆虫访花习性和韭菜授粉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是白天访问韭菜花的优势昆虫,每次访花时间为57.13 s,每次访问韭菜花序1.11个,是韭菜田白天最主要的授粉昆虫,意大利蜜蜂授粉使韭菜花结籽率提高18.16%,显著提高了韭菜种子产量。同时,其他昆虫对韭菜花传粉作用为64.63%,对于维持韭菜繁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