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持续20年的调查,查明了杉木分布中心带北缘的旆德杉木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数量成熟的关系,提出了杉木采伐年龄确定的主要依据和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拟合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林分生长模型,研究其数量、工艺、经济成熟,并以净现值最大的经济成熟为主,认为闽南国营林场人工杉木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采伐年龄可确定为:Ⅰ立地条件下为30年左右;Ⅱ立地条件下为24—28年;Ⅲ立地条件下为24年。 相似文献
3.
安福县杉木人工林合理采伐年龄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福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脉东侧,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自60年代开始营造了大面积杉木人工林,据安福县198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统计,杉木人工林面积26064ha,占人工林总面积的82%。目前,早期营造的杉木人工林已陆续进入主伐利用时期,但何时采伐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20年的持续调查,查明了杉木分布中心带北缘的旌德杉木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数量成熟的关系,提出杉木采伐年龄确定的主要依据和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进行5种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对31年生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后营造的16年生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BL3(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的16生2代杉木林生长最好,其次为BL1(全树收获)和BL2(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处理,SB(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和BL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杉木生长最差。5种处理的第2代杉木林地位指数与第1代相比,差异均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以后,全国杉木造林面积达449万公顷,其中一部分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主伐阶段。但是,在杉木采伐迹地上重新营造杉木,不仅造林质量低,而且生长缓慢,更新成本较高,严重制约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因此,杉木采伐迹地更新,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从198年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正> 杉木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是我省栽培广、人工林面积较大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早期营造的杉木林已达到近熟或成熟林阶段,生产单位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已陆续开展了小面积的采伐和更新。从1987年开始,我省先后分三批在20个园艺林场开展了有计划的经营采伐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埔上林场杉木大径材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国登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31(4)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33 a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设置标准地。分径阶选取解析木,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结合数学方法,对其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进行分析,研究林分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并提出各因子的生长模型,确定了林分的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16.
杉木主伐通过挖蔸采伐与留桩采伐这两种采伐方式的比较,结果表明,挖蔸采伐和斧砍较留桩采伐比较,可以提高木材利用率和木材质量,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采伐迹地的整地更新。 相似文献
17.
贵州马尾松人工建筑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所建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14 ̄20)的生产力,确定了各指数级适宜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设计多咱建筑材培育类型,并分别求出了不同培育类型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各指数级合理采伐年龄,使采伐年龄较目前正在执行的采伐和年龄(31 ̄40a)缩短4 ̄12a,内部收益率提高3 ̄9个百分点。研究了立地、培育目标、经营状况(初植密度,间伐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调查研究和30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在北亚热带南缘的太子山地区,在适合杉木生长的宜林地段,杉木采伐后仍然栽杉木。原不适宜杉木生长的土壤,第一代杉木长得不好的地段,杉木采伐后应改换其它树种。更新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大面积植苗造林,二是少数地区可以控制采用萌芽更新。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方面,皆伐最高,70%择伐次之,50%择伐第三,30%择伐最小;生态效益方面,70%择伐最高,皆伐最小;社会效益方面,50%择伐最高,皆伐最小。综合效益以70%强度择伐最大,50%择伐其次,皆伐第三,30%择伐最小。建议杉木林主伐采用强度为70%择伐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