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花卉、蔬菜的栽培,一般采用土壤栽培,施以有机肥,这是最经济的栽培方法。但土壤和有机肥易携带病毒及害虫,花卉、蔬菜生长期易受病毒及害虫的侵染,且土壤较重,对于盆栽和立体栽培花卉、蔬菜有诸多不便。为应对上述缺陷,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无土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花卉、蔬菜的栽培,一般采用土壤栽培,施以有机肥,这是最经济的栽培方法。但土壤和有机肥易携带病毒及害虫,花卉、蔬菜生长期易受病毒及害虫的侵染,且土壤较重,对于盆栽和立体栽培花卉、蔬菜有诸多  相似文献   

3.
李南  江涛 《农家科技》2006,(7):43-43
这是致富农民的主体.约占50%。其特点是相信科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凭一项或多项技艺而致富.领域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种植技术。种田自古以来是农民的代名词.但传统意义上的种田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而现代意义上的种田又赋予致富奔小康的内涵。致富农民在粮食、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中草药等领域.引进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实行间作套种、立体栽培、保护地栽培、杂交育种、工厂化育苗等多种方式.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走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蔬菜立体栽培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各种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充分利用它们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以及对土壤营养、湿度、光照、水分要求不同的环境差,进行间、套作,形成合理的分层的复合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和作物的生产潜力,同一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多的农作物产品。根据蔬菜立体栽培群体所处的位置又可分为地面立体和空间立体。地面立体的不同作物都种在同一地平面上,但地上部呈立体分布,此种栽培实际就是传统农业中的间、套作。而空间立体是利用一定的栽培设施,不同的蔬菜栽在不同的层次上如床台式、吊盆、吊袋、立柱式等,本文主要介绍地面立体栽培。  相似文献   

5.
观光农业的叶菜栽培,需要注重品种的多样化搭配和栽培模式的艺术化、立体化,赋予栽培过程的科技、文化、艺术内涵。如采用立体柱式栽培可以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上布置成“蔬菜森林”的景观,也可布置成“蔬菜迷宫”景观:采用墙体栽培可以布置成“生态院墙”、“绿色小屋”等景观;采用管道式栽培可以布置成空中“景观长廊”或“立体景墙”景观:采用自然的竹木资材做成立体栽培装置更具艺术性等。立体无土栽培一般是采用营养液循环供给系统,不需人工浇水施肥,能确保环境整洁,蔬菜生长整齐,操作方便,可根据季节和品种的色彩布置成各种艺术图案而增强观赏性。叶菜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和系列创新模式已成为观光农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蔬菜无基质喷雾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北地区无基质喷雾栽培技术没有应用于蔬菜生产和进行立体栽培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的试验研究 ,从设计原理、喷雾系统、栽培系统、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采用无基质喷雾栽培叶类蔬菜的技术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薄荷、叶用枸杞、柳蒿都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近年来人们也将其作为蔬菜来栽培,成为人们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的美味佳肴,起到良好的食疗保健作用,但由于其人工栽培技术不成熟,在人工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降低等情况。经过2年的药用蔬菜种植摸索,从扦插育苗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方面,形成了一套药用蔬菜温室无公害立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佛手瓜在山东鲁南地区引种推广20年来.其表现为适应性强、高产和耐储运,不用农药防病治虫,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蔬菜。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经济效益高,被誉为“超级蔬菜”.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推广栽培.由庭院发展到大田,由单作发展到与粮、菜、食用菌类间作、套作.创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现介绍以下五种章垂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铜仁市针对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自然生态气候特点,积极探索山地蔬菜避雨设施栽培,大力推进简易“伞”形钢架避雨棚设施建设,发展春夏山地蔬菜避雨立体栽培。为提高避雨棚土地复种指数和空间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在海拔280 m区域进行的苦瓜套作空心菜“1+2”模式避雨立体栽培试验,探索了其高效栽培技术,为铜仁市山地避雨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插管式栽培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要材料制造的栽培柱为主要构件的新型立体无土栽培系统-插管式栽培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建造方法、管理技术和栽培效果。该系统可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从而降低栽培成本,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李子、杏和草莓、蔬菜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呼和浩特市园艺科学技术试验中心于1999年开始进行保护地(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李子、杏和蔬菜、草莓的立体栽培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12.
立体栽培是变平地传统栽培模式为大棚立体栽培模式,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举产,在温室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草莓是一种十分好吃且很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草莓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草莓栽培业的发展和草莓栽培技术的提高.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单产,在温室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对草莓需求量的增加、品质的提高,这一种植模式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13.
草莓立体栽培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光照的1种无土栽培方式。对目前生产中几种常用的草莓立体栽培形式架式栽培、柱状立体栽培、墙体栽培、高架栽培床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立体栽培具有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解决重茬问题、减少土传病虫害等优点,经济价值和观赏性均较高。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1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通过各种调控措施和改善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立的农业设施,把葡萄、草莓、蔬菜采用大棚保护地立体栽培,使葡萄提前17天成熟,草莓提前125天上市,蔬菜则可利用两者生产间隙栽培.三者都得到协调生长,并获得比各自常规露地生产更佳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南平市1986年开始推广种植葡萄,有些果农利用葡萄园空地套种蔬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0年南平市葡萄协会开始牵头组织宣传、试验、示范推广葡萄园立体栽培技术,至今全市已有54个乡镇113个村的667 hm2葡萄园进行立体栽培,其中有400 hm2葡萄园套种一季或两季蔬菜。套种(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设施园艺作物的立体栽培模式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设施同艺生产是劳动力、资金、技术的高度集约经营方式。采用立体种植.可提高土地和设施的利朋率,显著提高产量和效益。现阶段国外的设施园艺生产中,采用同定式高架床或活动式高架床栽培蔬菜、花卉或进行育苗。高架床的利用主要是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增强操作时的舒适度,提高劳动力生产率。而活动式高架床.不仅吸收了固定式高架床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走道空间,使温室的利用率达到82%以上。在我国,经过各地科研人员和农民的试验创造,设施同艺作物立体栽培模式很多,  相似文献   

17.
棉籽壳代料立体规模栽培细质黑木耳的关键技术万兰英,孙卫(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乌鲁木齐,830000)罗明,何世武(新疆农业大学)(农八师一四二团)细质黑木耳商品性好,售价高。但其抗杂能力差,栽培者多,成功者少。如何以棉籽壳代料立体规模栽培细质黑木耳,...  相似文献   

18.
葡萄—香菇立体循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时空布局构建形成了葡萄—香菇立体栽培模式,并从配套技术优化集成、副产物的循环利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花卉立柱式无土栽培(以下简称花卉立柱)是把工艺化塑料盆钵垒叠成一定高度,在其上栽植花卉,并用营养液自动循环浇灌来满足花卉生长对水、气、肥的需求而进行的栽培方式,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设施栽培于一身,具有技术新、工艺化、节水环保、绿化容量大、美观和易管理等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种花养花的情趣.花卉立柱在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居室、屋顶、阳台的美化绿化以及都市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花卉立柱是插花、盆景以外的一种新型花卉生产模式和艺术形式,有望成为一种时尚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猴腿是一种保健型蔬菜,野生采集已不能满足市场供应。所以势在必行。墙式立体的栽培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温室内的立体空间,到达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