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坑茶     
浙江省临安县临目乡东坑村位于天目山东侧,历史上多出名茶,素有“东坑茶叶西坑水”之美誉。《临安县地名志》载道:“东坑源头产名茶,俗称东坑茶”。《临安县志》载道:“天目山头茶之香者,胜过龙井,所谓天目云雾茶是也”。古时这里产的名茶通称“天目云雾”、“天目山茶”,早在唐代就被列为上品,明代被列为“贡茶”,1935年还荣获了南洋劝业博览会的特等金质奖章,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而失传没名。  相似文献   

2.
天目青顶     
“天目青顶”亦称“天目云雾”,主产于浙西天目山的太子庙、龙须庵、扬岭、小玲坑一带。这里山高林密,终年云雾笼罩,茶树多分布在1250米以下800米以上避风向阳的山凹或山坞中,是我国古老的名茶产区之一。在1986年浙江省名茶评选会上,天目青顶以其“形似雀舌,银毫显露,色泽深绿,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清澈明净,叶质肥厚”的优异品质特点,跻于省10个获奖优质名茶之列。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临安市位于著名的天目山南麓,天目山高山多,名僧多,名茶多,真是无山不建庙,无僧不种茶。天目山支脉北面,称为北天目。“云头山名茶”产于北天目高海拔的纯山区高虹镇石门区域内,9个自然村,1323户。平均海拔492.2m,山林面积1547hm^2,竹林面积1334hm^2,茶园面积254hm^2。由于山高,气候特殊,一年只采一次春茶。夏季特别凉爽,在海拔900多m的林家塘村,还是杭州市科协在此地长期建立的“球根花卉”的越夏基地和“草本花卉”的夏季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4.
《茶叶》1987,(4)
天目青顶“天目青顶”又名“天目云雾”。产于天目山的杨岭乡溪里小岭坑和临目乡东坑横渡等地。产地森林茂密,云雾弥漫,小气候条件优越,土壤为灰化棕色森林土,富含腐植质。1986年产量315公斤,今年预计产700公斤。鲜叶经摊放、杀青、扇风摊凉、揉捻后用炭火分毛火、足火二次烘干而成。外形似雀舌,条索紧结,叶肉肥厚,芽毫显露,  相似文献   

5.
径山茶     
径山,位于余杭县西北境内,今长乐公社桐乔大队,与临安县横畈公社毗邻。是天目山延伸的东北峰。山有山径,通向天目,为“径山”的由来。径山实际上有东西两径,所以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早在唐、宋时代已闻名于世。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年)将径山寺始祖道钦禅师诏至阙下亲加瞻礼,赐径山寺“国  相似文献   

6.
郭敏明 《茶叶》1991,17(4):34-36
一、杭州名茶简史杭州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曾将当地茶农采制茶叶经过,记入他的著作中,其好友唐代诗僧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寄元居士晟》中对天目山茶的采制、品(艹名)等亦作了详细描述:“喜见  相似文献   

7.
正一天目山位于"江南古陆"北缘,双峰耸峙,三教汇聚,素以自然和文化双重名山冠于东南。天目山区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也是浙江重要产茶区,天目云雾茶名贯古今。临安茶叶因天目山而兴,茶文化博大精深,茶产业兴盛发达。临安的茶文化史,主要是天目茶发展的人文历史。千百年来,天目山茶推陈出新,品质优异,在杭州、浙江乃至中国茶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唐代,天目山茶渐兴,"茶圣"陆羽专访到此,《茶经》卷八《茶之出》载"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此为天目山产茶最早的记载。五代吴越国时期,昌化顺溪大方茶列为贡  相似文献   

8.
立足优势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临安茶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安地处浙西北天目山区,东邻杭州,西接黄山,是长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绿色明珠。全市总面积3124平方公里,人口52.6万,现有茶叶基地6.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基地1万亩,年产干茶1900吨,产值2.6亿元。临安产茶历史悠久,在西汉元始年间就有梅福植茶的记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作为临安“老三宝”之首,茶叶一直是临安的传统优势产业。茶叶主导品牌“天目青顶”是中国历史名茶,已实行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规范管理。近年来,全市立足生态、文化、品质和区位优势,实施茶叶振兴行动,通过“品牌创建、基地提升、龙头培育、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文化弘扬”六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使临安成为“中国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9.
天目青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洁平 《中国茶叶》2003,25(4):39-39
1.生产概况天目青顶亦称天目云雾茶,产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的天目山麓,为历史名茶之一。历史上主要分布在东天目山临目之太子庙、龙须庵,东坑之朱家,横渡之金罗坪、杨岭溪里、小岭坑等地。目前,天目青顶地域范围遍布全市各乡镇,采摘面积达2400多公顷,年产量达400吨,产品深受市场  相似文献   

10.
《茶叶》2013,(3):133-133
6月12日上午,由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和吴觉农茶学思想江研究会杭州联络处共同主办,临安市农业局承办的“2013’天目青顶·老茶缘端午茶会”在省联谊俱乐部多功能厅举行。  相似文献   

11.
莫干黄芽莫干山座落在浙江省德清县境内,属天目山支脉。这里群山环抱,岗峦起伏,溪涧纵横,泉流潺潺,瀑布如练,云雾缭绕,翠竹绵延,素有“竹胜”、“云胜”、“泉胜”著称,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胜地。著名的莫干黄芽名茶就产于此。莫干山产茶历史悠久,相传在晋朝时便有僧侣在山上结庵种茶。  相似文献   

12.
正天目山坐落在浙江临安,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为道家名山,是道家的第三十四小洞天。道家称仙人、真人所居住的名山为洞天福地,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其实部是一些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天目山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天目山旅游产业是临安的一张亮丽名片。天目山茶文化旅游是中国名山茶文化旅游的一个缩影。天目山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将这些茶文化资源作为资本进行产业化开发,对天目山及临安当地的相关产业与经济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茶叶》2015,(3)
<正>品名——叙说历史名茶的前世今生天目青顶原称天目山茶、天目云雾茶。早在西汉元始年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文字记载。唐陆羽在《茶经》中赞道:"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明代被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14.
我县位于浙西天目山麓,共有茶园14.2万亩,最高茶叶产量达14.4万担。自国务院[84]75号文件下达后,茶叶流通由“统”“改”“放”、单渠道改为多渠道经营,短时间内,全县的茶叶经营单位由七家增到上百家,出现了空前的竞争局面。面对这种改革的新形势,联合基层供销社的力量,以  相似文献   

15.
《茶叶》2015,(1)
<正>品名——叙说历史名茶的前世今生天目青顶原称天目山茶、天目云雾茶。早在西汉元始年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文字记载。唐陆羽在《茶经》中赞道:"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明代被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16.
地处浙西天目山麓的临安县,建国以来,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从1949年的20572亩,发展到1985年的147765亩;茶叶产量从1949年的593吨,增加到1985年的5609吨,分别增长7倍和近10倍;平均单产从1949年的30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51公斤;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茶类品种也由单一的炒青,发展为以炒青为主,炒、烘青结合,并恢复生产“天目青顶”、  相似文献   

17.
天目山茶区的气候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目山地处亚热带北段,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的特色。我们运用布于天目山北侧不同高度的气象哨资料,结合安吉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了天目山北麓茶区的热量条件和雨湿条件,就山区发展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临安是我省重点产茶县之一,1990年春茶产量占全省1/15。以生产大宗眉茶为主,名优茶数量仅占春茶总产的1%。由于茶类单一,在市场上缺乏应变能力,形成大宗眉茶积压,而作为名优茶的“天目青顶”、  相似文献   

19.
天目茶碗     
天目茶碗,指在天目山地区天目窑烧制出的茶碗。1982年,浙江省临安市在省文物部门统一普查时,发现了宋代古窑址群,窑址主要分布在临安县中部於潜的凌口乡、绍鲁乡和西天目乡境内。共有24处,总面积达6平方公里。杭州市文物专家经过10余年的踏勘调查,发现了宋元时代多处古窑址的丰厚堆积。计有青白釉和黑釉瓷残片、各种窑具及龙窑基等,而有些窑址中黑釉瓷的质量要比青白釉瓷高。根据我国文物命名的传统习惯,各地的窑口及其产品都以所在地名命名,那么从天目窑生产的各种瓷器和茶碗产品  相似文献   

20.
径山茶宴     
张清宏 《中国茶叶》2002,24(5):15-15
径山是天目山延伸的东北支脉,有宴座、堆珠、鹏搏、凌霄、御爱五峰。唐代宗年间,僧人法钦始结庵于宴座峰。唐代宗李豫在大历三年(768年)遣使召法钦进京,赐号“国一禅师”,并拨款建寺,赐名“径山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