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谏壁泵站进水流道的数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谏壁泵站进行增容改造后,进流水道是否能满足工程运行要求?针对这个问题,应用时均N-S方程和 湍流模型方程对谏壁泵站进水流道的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以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为优化目标对不同的流道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谏壁泵站原有的进水流道完全满足增容改造以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卫平 《排灌机械》2006,24(3):17-19,38
针对谏壁泵站增容量较大而进出水流道尺寸并不富裕的问题,试图对流道进行适当的改造来提高泵站效率.经过对进出水流道多种改造方案的装置试验研究,得出流道小改小动对提高泵站效率作用不大的结论,最后通过选择合适的水力模型达到了增容40m^3/s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后k-ε紊流模型,建立了泵站进水流道水流运动数值模拟的三维湍流模型和边界条件,并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结合SIMPLEC算法,模拟并分析了大型泵站——湖南苏家吉泵站进水流道三种工况下的水流流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数学模型对泵站进水流道进行模拟的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相吻合。可以减少物理实验所带来的投资。研究结果还有效地揭示了进水流道内部流动的本质、并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种计算大型泵站进水流道内部流场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型泵站进水流道内部流动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势流假定下的大型泵站进水流道内部流动的全三维直接边界元的解析方法,并针对江苏省新夏港30°斜轴泵站进水流道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计算;经分析认为,计算方法是可行和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进水流速对泵站进水水流流态、漩涡的产生与发展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结合泵站实际运行情况,采用NXUG10.0软件构建泵站封闭式进水流道水平进水和开敞式进水池垂直进水2种进水方式的进水物理模型及三维湍流数学模型,采用雷诺N-S方程、VOF模型和非定常的SST k-ω湍流模型。对2种进水方式下不同进水流速的进水流场分布和漩涡的产生、变化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在满足泵站进水口临界淹没水深时,2种进水方式下的进水表面漩涡强度随着进水流速的增加逐渐增强,并对2种进水表面出现的漩涡类型与进水流速变化的区间进行了划分;封闭式进水流道水平进水流速在0.217~0.304、0.349~0.448、0.482~0.554、0.575~0.661 m/s时,漩涡类型分别为Ⅰ和Ⅱ型涡、Ⅲ和Ⅳ型涡、Ⅴ型涡、Ⅵ型涡;开敞式垂直进水流速在0.322~0.402、0.484、0.521~0.564m/s时,漩涡类型分别为Ⅲ和Ⅳ型涡、Ⅴ型涡、Ⅵ型涡,开敞式进水池垂直进水的水体中同时产生表面漩涡和水中漩涡;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对封闭式进水流道水平进水方式的泵站工程,进水流...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江都第一抽水站建成以后,各地相继兴建了许多大型泵站,目前我国又进入了泵站建设的新的高峰。现在泵站中常用的进水流道型式是肘形流道和钟型流道,泵站中进水流道的型式对泵站的装置效率影响很大,为了满足泵站建设的需要,我们参照国外的资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簸箕式进水流道,这一流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减少开挖深度,以而节省投资。一、簸箕式流道基本型式二、簸箕式进水流道在刘老涧泵站中的应用在正在建设的刘老涧泵站中,首次采用了这一流道型式,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少量修改。江苏省机电排灌研究所对这一…  相似文献   

7.
泵站进水流道三维流动及水力损失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将进水流道从水泵装置中分解出来单独进行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型泵站进水流道三维流场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区域、边界条件及网格剖分等有关问题,给出了肘形、钟形和簸箕形等3种形式进水流道三维流场和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实例,并与流道模型试验的流场观察及水力损失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进水流道三维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便于对其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应用本方法可以较为方便地对进水流道的水力性能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为进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所需的多方案比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泵站竖井进水流道数值模拟与装置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对椭圆型线前置竖井贯流进水流道内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揭示了竖井进水流道内流场、特征断面的速度分布及水力损失规律。对椭圆型线竖井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模型泵装置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出了4种叶片角度下的泵装置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椭圆型线设计的竖井进水流道合理;大型低扬程泵站采用卧式竖井贯流结构,泵装置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依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某低扬程泵站的设计参数,基于三维湍流流动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由肘形进水流道、轴流泵和虹吸式出水流道组成的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小流量工况(0.180 m3/s)、设计流量工况(0.299 m3/s)和大流量工况(0.360 m3/s)等3个典型工况时的泵装置流态和叶轮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对泵装置模型的能量性能进行预测,并与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泵装置效率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最优工况点附近较为接近,在计算范围内最大差值不超过2%;设计流量工况时泵装置进、出水流道内的三维湍流流动状况,与进、出水流道分别进行数值计算时的状况基本一致;3种不同典型工况时泵装置进水流道内的流场分布状况相同,而出水流道内的流场差别很大.对不同工况时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内部三维湍流流动的研究结果,可为低扬程泵装置多工况水力设计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低扬程泵站进出水流道匹配与装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结合江苏省无锡市城市防洪排水泵站仙蠡桥泵站的设计,对平面蜗壳式进水流道匹配后壁为半圆型箱式出水流道的新型组合,进行了泵装置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出水流道设计匹配合理,在叶片角度-2°,泵装置扬程2.0m时,最优装置效率达到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