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9,(3):66-66
从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农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推介观摩会上获悉,2009年福建将培育“五新”示范户10000户,建立135个示范片,核心示范面积3.67万hm^2。辐射推广面积133.33万hm^2以上。全省重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0%,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年提高1个百分点,促进增收1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主推品种覆盖率、新技术普及率不断提高。近年来,海门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主要农作物、园艺蔬菜等产业,强化农业良种良法科技创新,应用农技推广创新模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培育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第一类是农作物优质新品种推广(品种优质化).组织推广国家最新审定的100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带动各省推广300个品种,淘汰南方早籼稻、北方春小麦等劣质品种,突出专用、特用品种,并实行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加快良种更换步伐,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一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时,实行良种法配套推广,新品种全面实现种子加工化、包衣化.  相似文献   

4.
日前从广西农业厅了解到,为确保粮食增产,广西加快推进超级稻、间套种“千万亩行动计划”,2011年要实现新增推广面积各13.3万hm^2,其中超级稻推广面积达82万hm^2以上。力争全年引进、培育、试验农作物新品种500个以上,全区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173.3万hm^2,  相似文献   

5.
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工作实施效果显著,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农技推广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立足本 地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推广和应用,近三年敦化市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 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园区建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白帮黄心、可以整棵生吃的新品种大白菜,打破国外品种长年垄断的新品种西蓝花,全国整体技术覆盖率达70%的津产黄瓜新品种……日前,培育出这些在全国农业蔬菜品种中极具优势良种的“天津市优势蔬菜品种创新及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正式完成了验收。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结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浙江省粮油作物、蔬菜瓜果、桑茶果,中药材等农作物品种种植情况和新品种选育推广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品种创新和良种推广能力、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0,(2)
4.实施科技兴农有哪些重大措施?答: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实行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转基因新品种选育、生物农药研制、家畜胚胎移植、畜禽和水产疫病防治、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深度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组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中试基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5.加快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应用的作用有哪些?答:选育、引进、开发、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大力发展粮油、果蔬、花木、茶叶、畜禽、水产和蚕茧等种子产业,加快推进育种、繁种和供种的一体化经营,基本实现稻麦统一供种。加强农作物省工节本的优质高产栽培、病虫  相似文献   

9.
广东在“十五”期间,实施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议案》,建立完善了19个省级区域性良种中心、50个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和100个区域性乡镇良种推广中心站,初步形成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家禽良种覆盖率达85%,猪良种覆盖率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完善保障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有效运作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山东省邹城市东部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约2万hm2,每年用种量在600万kg(皮果)以上.由于用种量大,成本高,且种子繁殖系数低等,花生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造成品种单一,老化退化严重,限制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应用良种快繁与提纯复壮技术,先后快速繁育推广了鲁花14号、丰花一号、花育16号及花育17号等一批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实现了本区域范围内花生良种自繁自用,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步伐.花生新品种的繁殖系数由过去的12倍左右,提高到现在的30倍以上,品种纯度达到96%以上,全市花生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花生良种的快繁及提纯复壮技术也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杨丹波 《河南农业》2019,(19):60-60
一、管理措施(一)坚持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示范和展示推广各县区种子管理部门在优良品种的推广过程中,坚持先区域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加强对品种育、繁、推的管理,严禁未审先推、套牌侵权、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并以区域试验、展示观摩、示范引导的严格流程推广优良新品种,逐步建立起种子管理部门看展示田推荐品种、广大农民看展示田选用品种、种子企业看展示田营销品种的新模式,降低种植风险系数,加快了优良新品种的推广步伐。目前,孟津县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9%,在粮食增产的诸多要素中,良种贡献率占四成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凤山县水稻、玉米、桑蚕、蔬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经营和市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凤山县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经营和市场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种子产业市场化,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在生产中的增产增收效果尤为突出。合理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可使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反之,既会限制新品种的增产增收效果,又会阻碍新品种自应用步伐。基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服务于农民,其新品种推广作用,成为农作物新品种与相关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因此,抓好基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对不断攀升农作物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速农作物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加良种市场占有量,不断优化农作物品种布局,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三农”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快速发展,促进种子产业提升,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科技贡献率,挖掘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农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示范、展示和良种良法的推广活动。现将2017年农作物新品种比武、展示  相似文献   

15.
正大量的新品种,促使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80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5.5万吨,2011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57121.0万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杂交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高产大豆等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使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一、种子质量逐渐提高要想占领市场,必须有高质量的种子。种子公司为达到扩大宣传新品种的目的,更重视种子生产的各  相似文献   

16.
蔬菜新品种选育开发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良种的需求量也增长较快,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许多地方从蔬菜入手,开展优质蔬菜新品种培育、研发、推广,形成了相应的技术体系,对蔬菜良种繁育和新品种选育管理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西藏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温度上升缓慢,无霜期短,大部分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农作物,所以目前生产上大田种植的油菜品种均为春性。油料作物由于受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温度低、生育期长等气候影响,含油量普遍较高。西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6.31万亩,其中油菜作物播种面积36.5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0%左右。为进一步加大其推广力度,并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良种覆盖率,经过多年生产试验示范,初步形成适合本区域种植的油菜新品种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同江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之一,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稻90万亩、玉米90万亩、大豆37万亩、薯类1万亩、蔬菜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2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00元。为此,同江市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任务,通过实施“五大科技兴农工程”,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推广了水稻大棚集中育苗、旱育稀植、大豆垄三栽培、玉米通透栽培等农业新技术26项,新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95%以上,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该项目任务来源于福建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农作物新品种展示》项目,目的是通过茄子新品种栽培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改变长期以来茄子品种单一、更新慢、效益不高的现状。通过示范推广,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 昌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的科技要求、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引进和推广了一批农民亟需的新技术、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3年来,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成果420项,增加经济效益12亿多元。目前,全市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新技术、新成果在适宜地区的推广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