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2):45-45
我国北方地区正在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各地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这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不但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了使这些模式更加完善,特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地区正在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各地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这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不但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了使这些模式更加完善,特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北方地区正在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各地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这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不但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了使这些模式更加完善,特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模式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一、城郊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设施农业栽培也称保护地栽培,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等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其生产对象是高附加值的供城市居民消费的蔬菜、花卉等价格高的作物。 相似文献
4.
1、管理节水。在灌溉管理方面,我省做了大量工作。60年代,重点改革配水制度、灌水制度、灌水方法、水费征收标准等。如在河西地区试行“四改一建”,即改行政区划配水为渠系配水;改过分集中轮灌为合理分组轮灌;改大水串灌、漫灌为沟灌、畦灌、小块灌;改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建立群众管理组织的用水管理制度。到70年代又发展成为“六改、两建、一集中”,在“四改”的基础上增加了改山泉井水分散使用为集中统一使用,改不合理的灌溉制度为科学的灌溉制度;两建即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严密的管理组织,一集中即为水权集中,并开始实行计划用水。80年代以后,节水技术蓬勃发展起来,技术节水在整个节水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灌溉管理工作并未放松,而且还有所发展,灌溉管理制度更加合理、完善、管理措施更为行之有效和科学、灌溉管理在个节水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一、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全县国土总面积2777平方千米(合416.7万亩).现有灌溉面积57.78万亩,此外,还有易垦荒地75.1万亩.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多以地面灌溉为主,上、下游用水不均,上游灌区用水是下游灌区的1~1.5倍,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为0.57~0.5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88,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0~0.51,水分生产率为1.24千克/立方米,渠道防渗率为28%. 相似文献
7.
农业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灌溉作为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农业灌溉,才能让其走上正轨。基于此,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模式,以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连续三年多点试验资料,明确了冬小麦的产量,产值和纯收益均与灌溉定额呈二次曲线型关系,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亦呈二次曲线型;分析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灌溉定额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节水意识也在逐渐增强。通过节约水资源,不仅能够使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能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要通过采取合理的节水措施,加大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力度。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灌溉模式,探究其相应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节水灌溉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性措施。节水高效灌溉模式选择与应用应当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分的生产效率为核心,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地面灌溉以及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达到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2/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368.45元/hm^2。 相似文献
13.
蒙城县地处皖北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土壤特点,发展节水灌溉经过多年实践经验,形成几种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实施结果都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的效益。本文参考有关文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三种类型节水灌溉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15.
17.
论述了杜集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适宜杜集区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总结了杜集区节水灌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以充分灌溉理论和节水及相应技术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四种节水灌溉理论及相应技术模式的对比分析,初步分析了节水灌溉理论及相应技术模式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