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云蔗08—1609"最高蔗糖分达19.2%,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  相似文献   

2.
正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4.
<正>在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培育出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  相似文献   

5.
正甘蔗产业是广西柳城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榨季如火如荼之际,该县在1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联合"买单",为"甜蜜"产业注入"强心剂"。政策规定,在甘蔗砍收方面凡是留蔗梢部做蔗种后砍蔗进厂的,每进厂1 t原料蔗加价40元,凡在"双高"基地新种植柳城05/136等甘蔗新良种,给  相似文献   

6.
正1陇川县甘蔗种植业的发展现状陇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位于东经97°39′—98°17′,北纬24°08′—24°39′之间,地处滇西南"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中,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蔗糖生产重点县。2014/2015榨季全县进厂原料蔗196.74万吨、蔗糖产量24.72万吨,蔗糖产量占云南的9.9%,蔗糖业对陇川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蔗糖产业是我县经过多年培植起来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了云南省蔗区37个甘蔗主产县(市)建设水利设施的种类、可行性和效益。结果表明,云南蔗区适宜发展沟渠、小水池、小水窖、灌溉站、塘坝等小型水利设施,水利设施改造后对云南甘蔗产量和种蔗综合效益都有大幅提高,预计水利设施建设后覆盖蔗区面积46.2%,云南蔗区每年甘蔗单产可提高7.548 t/hm2,甘蔗产量每年增加300万t以上,种植甘蔗每年新增产值10~16亿元。  相似文献   

8.
分析墨江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做好蔗区规划、品种布局、甘蔗抗旱种植和宿根蔗管理;抓好甘蔗产业扶持带动、奖惩推动,从而促进墨江甘蔗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接到美国农作物科学协会《植物登记杂志》通知,该所申请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正式获得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在该杂志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选育的中大茎、早熟、高糖、抗旱、稳产的甘蔗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鉴定,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是云南首个在广西审定的甘蔗新品种。"云蔗型"甘蔗  相似文献   

10.
“云糖”原料蔗的种植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的甘蔗种植区,尤其是南部由于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甘蔗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和蔗糖产量,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产业。本文以临沧为例,阐述了甘蔗种植现状,分析了甘蔗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探讨了临沧甘蔗种植区域及生态状况,并提出了发展思路,以期为实现"云糖"原料蔗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垦甘蔗生产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垦区,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主产垦区大力实施"科技兴蔗"战略,实行种植科学化、管理标准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糖料基地。"十五"期末,农垦甘蔗面积92.34万亩,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中国第二大蔗糖产区,云南甘蔗生长、产量和含糖量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应用蔗区气象站点相关资料和最近15个榨季全省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数据,基于甘蔗生物学特性需求和甘蔗气候相关分析,对2007年云南蔗区气候性点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评述,并就2007/2008榨季云南省甘蔗产量和蔗糖产量作趋势预测,有助于提高对云南蔗区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提供了及时预测蔗糖产量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螟害是甘蔗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之一,在云南省蔗区呈多发、高发的态势。为科学防治甘蔗螟害发生,保障蔗区生产安全,本文以云南蔗区为例,通过分析云南蔗区甘蔗螟害特点,结合蔗区生产实际,提出防治螟害的具体策略与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组织的"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评选结果揭晓,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编著的《甘蔗高产栽培与加工新技术》图书成功入选。为了提高云南蔗区蔗糖科技水平,提高甘蔗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产业竞争,《甘蔗高产栽培与  相似文献   

15.
龙陵县从1957年发展甘蔗产业以来,蔗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非常适宜建设高优蔗园。由于甘蔗见效快,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蔗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甘蔗种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也是蔗农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进入21世纪,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龙陵县甘蔗产业发展依旧存在管理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所以要努力推动蔗区的持续发展,以促进甘蔗产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2016年甘蔗种植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府的推动与帮助下,蔗区规划将进一步扩大。本文针对龙陵甘蔗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浅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年云南甘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统计研究,阐述了当前云南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云南蔗区品种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今后品种栽培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景谷县永平镇水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水田种蔗是实行甘蔗增产增收、确保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该文根据景谷县永平镇甘蔗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适宜永平镇水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选地整地、开沟、选种及处理、下种、施基肥、覆土、间套种植、覆盖地膜、中耕管理、收获、宿根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永平镇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为甘蔗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甘蔗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2009,(4):39-41
甘蔗地下害虫是严重危害云南甘蔗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主要有蔗龟、蔗头象虫、蛀茎象虫、甘蔗白蚁、甘蔗刺根蚜等,其中又以蔗龟、蔗头象虫、蛀茎象虫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现将甘蔗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蔗糖基地 (仅次于广西 ) ,“十五”以来 ,为加快中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 ,应对加入WTO的新形势 ,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区 ,中国按资源和生产条件、商品量、市场前景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等 ,规划了中国今后重点发展的 11大优势农产品和 35个产业带 ,“双高甘蔗”以其综合比较优势进入 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 ,“滇西南双高甘蔗区”以其优越的生产资源条件、在全国占有的比重、完善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重点发展的 35个产业带之一。1 滇西南蔗区概况1 1 蔗区基本情况滇…  相似文献   

20.
目前,被农业部作为现代甘蔗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和甘蔗高产创建主推技术的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已开始在我国甘蔗产区推广应用,2010年云南、广西蔗区推广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近0.67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