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泥螺为太平洋沿岸半咸水产品的种类,是我省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其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泥螺自然资源严重衰退,鉴于此,我们结合泥螺主要活动于滩涂表面和潜居泥沙表层的生活习性,自1998年起在启东市吕四港镇近海文蛤围网养殖的滩涂上,示范并推广了泥螺的人工滩涂围网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滩涂的准备工作1.滩涂的选择:在潮流畅通、海水比重1.010~1.020、pH值7.0~8.5的海区,选择表层以泥质为主、涂质细软、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丰富的中潮区滩涂。2.围…  相似文献   

2.
滩涂人工养殖泥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滩涂人工养殖泥螺技术浙江省洞头县水产研究所(325700)李昌达泥螺,俗称“吐铁”、“黄泥螺”、“梅螺”等,为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滩涂的习见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滩徐,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腌制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价格十分看好。目前,我国浙江...  相似文献   

3.
泥螺的滩涂蓄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泥螺滩涂蓄水养殖的基本方法、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前的准备工作、苗种的质量鉴别及运输、放养等方法与技术。阐述了泥螺滩涂蓄水养殖的管理要点,并提出了3点建议,即重视苗种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苗种放养量、改良滩涂的底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泥螺,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潮间带滩徐,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尤其泥螺腌制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近年价格不断上涨,增养殖泥螺的经济效益十分看好。为此,我乡黄海公司1998年4月从南方运来泥螺小苗在本地滩涂进行了增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试验材料1.1滩涂的选择选择在中潮区,南北长400m,东西宽100m,面积为66.6亩,滩涂上质为底部沙质,表层有5~100m黄泥浆土,滩面平坦,无污染。1.2泥螺苗种来源共两批,一批苗种25吨来自浙江陆清县,另一批2.5吨来自如东县评口。用桶装湿运法,运输成活率95%,泥…  相似文献   

5.
6.
泥螺的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滩涂广泛开展了泥螺的养殖生产,养殖方法不断更新,养殖技术也不断改进。目前,泥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有:滩涂粗放养殖、滩涂低网围网养殖、滩涂高网围网养殖、滩涂筑堤(坝)蓄水养殖、土池(塘)养殖、盐田养殖等,不同的养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养殖成败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的切实落实,合理放苗密度、合理施肥、适时用药、及时收捕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厦门对虾养殖水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厦门三个主要对虾养殖区水体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与水温、盐度、氨氮、化学耗氧量的水体营养指数密切相关,弧菌可作为高温季节有机污染的一个指标,弧菌的数量与对虾对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流沙湾海区异养菌和弧菌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沙湾海区异养菌、弧菌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优势菌群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平板稀释法对异养菌和弧菌数量进行了周年检测;对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对代表性月份样品优势菌中的弧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流沙湾海区的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8.8×103~9.60×105cfu/mL和1.0×103~2.45×104cfu/mL,其中异养菌数量高峰出现在6月,弧菌数量高峰出现在12月,异养菌、弧菌数量与水温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流沙湾海区优势菌群中存在着溶藻弧菌等多种致病性弧菌。  相似文献   

9.
於宏  王一农 《水产养殖》2003,24(5):24-24
1 栖息习性 浙江省沿海各地的泥螺一般分布于中、低潮带,以中潮带中、下区至低潮带上区为最多。潮下带数米深处也曾发现泥螺,但很少见。随季节变化及环境条件改变,泥螺有上、下迁移现象,一般冬季分布潮区较低,多在低潮线附近及以下,春、夏季则分布潮区较高,可上移至高潮带下层。泥螺生活的底质为泥沙  相似文献   

10.
泥螺平涂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螺平涂养殖,是指在潮间带滩涂上(一般为中、低潮带)先进行简单的翻耕、清涂,然后播撒泥螺苗种,在养殖的中、后期常进行围网,防止敌害生物的侵入和泥螺的逃逸。养殖周期2~3个月,一年一般可养两茬,净利润可达600元/亩左右,还不包括对成品泥螺进行粗、精加工后的附加产值。泥螺的滩涂平涂养殖是一项成本低、投资省、收益高、风险小的滩涂养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泥螺的滩涂平涂养殖方法及技术作一回顾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改进不足之处,使泥螺的养殖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一、养殖场地的选择1.涂面…  相似文献   

11.
泥螺滩涂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螺(Bullacta exarata)俗称梅螺、黄泥螺、麦螺等,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我国厦门以北沿海。泥螺螺肉味美爽口、营养丰富,除食用外,还可入药。泥螺滩涂养殖周期为2~3个月,一年可养2茬(春、秋两季),每茬每公顷产量在750 kg以上。目前市场上泥螺价格可  相似文献   

12.
海水网箱养殖水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年4月至1997年5月对浙江奉化、象山海水网箱养殖水域采用MPN法进行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数量的变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7~9月份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网箱内菌数高于网箱外菌数。从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周年变化看,细菌数量变化与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菌数的高峰期也是鱼病的频繁发生期。利用检测养殖水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可预测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泥螺(Bullacta exarata)是腹足纲、后鳃亚纲的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的潮间带滩涂,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浙江温岭市横山乡湾塘养殖场于1994年进行了泥螺精养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海水网箱养殖水域异养细胞和弧菌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珊  王国良 《海洋渔业》1999,21(4):154-156
1996年4月1997年5月对浙江化、象山海水网箱养殖水域采用MPN法进行异养细胞和弧菌数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数量的变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7-9月份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网箱内菌数高于网箱外菌数。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中的异养菌在海洋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某些种群对环境、生物质量、水产品的食用安全也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对河北省沿海及河口的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异养菌群、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进行了初步调查,对微生物群影响环境质量的程度作出初步评价。为沿海水产养殖和水产品食用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地选择养殖场地泥螺通常栖息于底质为泥沙和软泥、沙泥和沙质的低潮线附近滩涂上,摄食时翻出齿舌在泥土表面舔取食物,属于舔食性腹足类,食物种类主要有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这些特性决定了生长在富含底栖硅藻的软泥滩中的泥螺,肉质柔软鲜嫩,“泥精”较少,最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17.
我市长江滩涂资源丰富,如何利用长江滩涂养殖高品质的河蟹,这对我们充分利用滩涂资源,提高河蟹品质,增加渔民就业和收入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在我市长江江心沙滩涂上进行了生态围养河蟹试验,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1.地址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瓦房店市邓屯乡高家养虾场对虾养成期虾池水体和底质及虾体异养菌和弧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海水中异养菌数量为10 ̄4~10 ̄5个/毫升,弧菌数量为10 ̄2~10 ̄3个/毫升,虾池水中异养菌数量为10 ̄4~10 ̄5个/毫升,弧菌数量为10 ̄2~10 ̄4个/毫升,底质中异养菌数量为10 ̄5~10 ̄7个/克,弧菌数量为10 ̄3~10 ̄4个/克。虾体肌肉中异养菌数量为10 ̄3~10 ̄5个/克,弧菌数量为10 ̄3~10 ̄5个/克;肝胰脏中异养菌数量为10 ̄3~10 ̄7个/克,弧菌数量为10 ̄2~10 ̄7个/克;肠道中异养菌数量为10 ̄6~10 ̄7个/克,弧菌数量为10 ̄6~10 ̄7个/克。  相似文献   

19.
军曹鱼肠道及水体异养菌和弧菌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总活异养菌2216E平板计数法和弧菌TCBS平板计数法对广东深圳大鹏养殖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养殖水体及鱼肠道细菌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显示,育苗初期养殖水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0.63×104~6.2×104CFU/mL和0.30×102~1.03×104CFU/mL,鱼肠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0.80×106~7.5×107CFU/g和0~1.30×107CFU/g;网箱养殖监测期间,养殖水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4.20×103~5.40×105CFU/mL和0.70×102~1.14×105CFU/mL,鱼肠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1.50×107~8.78×108CFU/g和1.00×107~3.50×108CFU/g。周年监测结果显示,水体异养菌、弧菌的数量高峰均出现于8-9月份;肠道异养菌及弧菌的数量高峰均出现于6-7月份,分别又在12月份和2月份出现次高峰,弧菌变化趋势始终与异养菌一致。对分离得到的407株菌鉴定到属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育苗期水体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单胞菌(Xanthomonas)和芽孢杆菌(Bacillus)为优势菌,三者约占水体异养菌总数的70%;养殖后期,弧菌(Vibrio)和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的数量逐渐上升并占据一定优势,其中假单胞菌、黄单胞菌、弧菌和芽孢杆菌常年出现。鱼肠道异养菌以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为优势菌,其次是肠杆菌科(Enterbacteriaceae)细菌,也多次检测到弧菌、发光杆菌、气单胞菌(Aeromonas)和小球菌(Microccus)等。总之,养殖微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稳定平衡与系统的种群多样性、群落组成及水质因子等因素相关,而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直接影响到鱼类肠道的细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瓦房店市邓屯乡高家养虾场对虾养成期虾池水体和底层及虾体异养菌和弧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海水中异养菌数量的10^4~10^5个/毫升,弧菌数量为10^2~10^3个/毫升,虾池水中异养菌数量为10^4~10^5个/毫升,弧菌数量为10^2~10^4个/毫升,底质中异养菌数量为10^5~10^7个/克,弧菌数量为10^3~10^4个/克。虾体肌肉中异养菌数量为10^3~10^5个/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