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湖北城镇绝大多数是以农业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为载体发展起来的,而城镇发展又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规模效益提高和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这种城乡共荣、互动的发展格局又必然会使湖北城镇化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1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政策调动困境湖北省农业人口4292.72万人,占总人口72.03%。农业劳动力1781.7万人,占全省劳动力的59.93%。耕地328.296万hm2,人均0.83亩,户均5.93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问题成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而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较慢、外来人口获取城镇公共服务较难、福利与户籍挂钩。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农民担心进城可能面临原有福利的损失、部分城市居民担心自己的福利水平会因为外来人口落户而下降、地方政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扩大城市公共服务覆盖面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鉴于此,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财产权益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不断增加,人口庞大的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线性分析与托达罗模型相结合,发现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在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紧张、转移成本风险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降低等问题存在较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够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心理预期,是实现当代中国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4.
潘启龙  刘合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56-1186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该研究首先回顾了农业人I:7转移的有关理论,阐明了问题的来源;其次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和非经济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及施行,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力"以及农村对劳动力"推力"的现象更加显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019年年初,中国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近14亿,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40.29%。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成为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流向,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陕西省是中国农业地区和农业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人口数量大、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力外向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日趋增大。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入地、流出地的发展都存在着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通过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问题,提升新型城镇居民生活适应能力,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措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郑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诞生,乡村人口流动俨然成为社会的一种风靡现象,乡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聚焦点。针对永兴县劳动力流动状况,具体探究了农村人口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为务农劳动力日益减少,城市劳动力日益上升,因此,农村劳动力转型的加快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快速流动,农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日益严峻,"谁来种田,如何种田",怎样使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以上因素使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局限性逐步显现,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黄淮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淮地区是我国历史及现代农业重要的粮食产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作物,同时,黄淮地区又是人口大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其他行业转移。文章在调查黄淮地区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迅猛,农业人口逐渐减少,非农行业对农业投资增加,但黄淮地区农业专业化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与现代农业差距还较大,农业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是农业生产这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1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2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高校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难点问题,基于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太行山道路"的经验做法,探索了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创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总结了以试验基地为载体,创新群体为骨干,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承担重大课题、出重大成果,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创立现代农业先导型样板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制定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等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畜禽粪便污染与治理利用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病原微生物,氮、磷,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对水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出发,剖析了畜禽粪便的污染和危害,探讨了畜禽粪便污染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治理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合理布局建设用地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使该项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运行和发挥其作用,通过从政策制度、整理潜力分析、土地整理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研究,并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增减挂钩工作的合理开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联合对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技联合是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自主创新的要求,是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加强科技联合,必须强化联合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协调管理能力,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加大校地科技合作力度,引导高校与企业的科技联合。  相似文献   

16.
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为支撑,研究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规模测算方法。基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腾退规模的测算,从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出发,运用需求与腾退平衡体系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腾退规模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潜力系数为1.02,增加潜力面积为40.40hm2。研究立足于缓解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反映地区实际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流转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介绍广西果树、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以及防治效果情况,总结了5点经验:领导重视是保证;技术支撑是核心;示范样板建设是关键;机制创新是动力;群众广泛参与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徽省来安县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农村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农村"管理民主"的新形式,提出建立和完善农村政情民意沟通互动制度是通报政情、收集民意、集中民力、为民办实事,推进新农村建设一项基本制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后,具体介绍了农村政情民意沟通互动制度的主要形式、做法、内容和程序,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该项制度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卫·马麦特的戏剧代表作《美国野牛》,以精妙生动的“马麦特话语”,凝练丰富的喜剧冲突,从语言与行动和事实、生意与人情人性、货币与商品及善恶等复杂关系的层面,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矛盾纠结、困扰与惶恐。由此展现了现代美国人焦虑不安的经济生活和精神危机,暴露了现代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其意义是,马麦特以反面警示的方式唤起人性中善的一面,即爱和信任;这也就是本剧人性关怀的现实主义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20.
果蔬传热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果蔬仍然具有生物特性,在贮藏或销售过程中会进行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伴随着热量交换和质量传递,研究该过程有利于掌握果蔬的品质变化规律,优化贮运设备.在阐述果蔬传热传质过程中水分迁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在果蔬传热传质研究上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包括试验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和CFD方法,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其中,试验研究具有准确、直观性强等特点,但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数学模型方法为果蔬品质变化的预测提供了新途径;数学模型和CFD方法具有不受果蔬季节性限制等优点,但需对结果进行修正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