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是烟草青枯病发生典型区域,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对该地区烟叶产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微生物菌剂与不同有机肥协同施用对烟草生长和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茎康复合菌剂和猪粪有机肥、当地有机肥混合处理和牛粪有机肥混合处理均能显著提升烟株的长势,主要表现为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数较空白对照显著提升.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感染青枯病后烟株根际土壤与茎秆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变化,对健康和感染青枯病烟株的根际土壤、病株茎秆发病组织和健株茎秆健康组织等样品中真菌ITS区的rDNA进行了PCR扩增、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扩增DNA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不同样品的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有烟株根际土壤中优势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所有茎秆样品中优势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在属水平,被孢霉属Morti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和隐球菌属Cryptococcus为所有土壤中的主要菌属,Boeremia主要存在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而木霉属Trichoderma主要存在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发病茎秆病害组织中优势属为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隐球菌属、鬼伞属Coprinopsis和赤霉属Gibberella;发病茎秆病健交界处组织中优势属为隐球菌属、红酵母属Rhodotorula和小画线壳属。健康烟株茎秆组织中优势属为隐球菌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红酵母属;健康烟株中与发病茎秆病健交界处组织等高茎秆中优势属为镰刀菌属、隐球菌属、链格孢属和Gibellulopsis。青枯菌侵染烟株后根际土壤、发病茎秆病害组织和发病茎秆病健交界处组织的真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均显著提高,且发病茎秆病害组织与发病茎秆病健交界处组织真菌群落的变化大于根际土壤。研究结果为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植保综合措施对武陵山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在彭水县润溪白果坪通过土壤微生物环境改良、烟株抗性诱导及综合植保措施的应用,在烟草青枯病发生高峰期,防治效果达60%左右。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措施,有效提高了烟草产值,平均每667 m~2增加1100元左右。采取以土壤微生物平衡、土壤酸碱度平衡、土壤营养元素平衡及病原菌与烟株抗性平衡为基准点的综合植保措施,降低烟田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烟草青枯病菌在根际的定殖情况和最适发病条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病原菌,监测其在根际的定殖位置及数量动态变化,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原菌在根际和土体土壤的数量,通过响应曲面法探索病原菌致病的临界浓度、发病最适温湿度以及对烟株青枯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贵州省烟田土壤中分离到烟草青枯病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gfp-标记的茄科尔劳尔氏菌主要定殖于根尖和根毛区,少数菌落定殖于初生根的延长区,定殖部分表现为非连续性;第10、15、20天根际土壤的茄科劳尔氏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土体土壤数量,分别是土体土壤中的1.15、1.33、1.42倍;当土壤中每克土病原菌数量为106.82 CFU、温度为30.55℃、相对湿度为81.42%以上时,烟草青枯病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1.13,烟株易发生青枯病。表明茄科尔劳尔氏菌在根际土壤中比土体土壤更易定殖,烟草青枯病发病条件主要取决于病原菌浓度、温度以及相对湿度3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土壤熏蒸消毒处理这一措施尚未在烟草生产中大范围应用,为评估98%棉隆微粒剂土壤消毒后对烟草生长和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为今后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笔者在重庆市彭水县润溪乡烟草基地单元开展了相关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8%棉隆微粒剂土壤消毒处理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抑制率可达100%,持续期在86d以上;使烟草青枯病晚发病27d,显著降低发病率,防效在70%以上;有效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株高、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上等烟比例,提升烟叶烤后颜色,实现667m~2产值增加1 134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植物诱抗剂与拮抗菌剂联用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的影响,采用多粘类芽孢杆菌、水杨酸和2,6-二氯异烟酸单独和联用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通过分析烟株农艺性状、青枯病发病情况和产量产值,系统评价了植物诱抗剂与拮抗菌剂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与水杨酸或2,6-二氯异烟酸联用均能有效促进烟株的生长;多粘类芽孢杆菌与2,6-二氯异烟酸联用对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单叶均质量和产量产值上,多粘类芽孢杆菌与2,6-二氯异烟酸联用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常年青枯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彭水县润溪乡,于烟草移栽期、小培土期、团棵期施外源有机酸,通过平板稀释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青枯菌数量,并调查烟草青枯病的发病情况和烟株前期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早期的生长过程中,有机酸能够显著刺激青枯菌的定殖与侵染,并且对烟草生长的作用影响不明显,且能加重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重田间有机酸的调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有机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拮抗细菌对烟草青枯病的温室防病及促生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福建、贵州两省烟草青枯病流行区烟株根围土样筛选得到的对青枯病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测定了其温室防效和促生作用。试验获得了控病效果表现较好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AR03菌株,2次重复防效试验表明其防效均在50%以上,且该菌株能促进烟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烟草青枯病防治技术优化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华  张祖清  肖先仪 《江西植保》2009,32(4):169-173,175
烟草青枯病是江西省烟区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栽植抗病品种、应用化学防治和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烟株自身抗病性等措施进行防治,但由于这些措施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生产实践加以综合和优化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唐珊秀潘玖顺(广西资源县病虫测报站541400)番茄青枯病在资源县大合镇从1988年开始严重发生,发病轻的田块死苗30%~40%,发病重的田块死苗90%,菜农已不敢种植番茄。病菌还为害茄子、辣椒、烟草、马铃薯等作物,近2a辣...  相似文献   

11.
土壤熏蒸措施可有效减少土壤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对土传病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然而不同年限熏蒸的作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通过大田小区试验,比较棉隆连续熏蒸2年、1年和没有熏蒸的处理对烟草生长和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棉隆连续2年熏蒸处理对烟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佳,能显著提高烟株打顶期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株高,以...  相似文献   

12.
洪海林 《植物医生》1997,10(1):24-24
咸宁市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洪海林(湖北省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咸宁市地处鄂南地区,近几年来,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一般在30~50%,严重的整片绝收。一、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此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苗期至收获期...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西红柿青枯病抑病土壤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江西省不少地区发现存在着番茄青枯病抑病土壤,并对其抑病性能和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江西省番茄青枯病抑病土壤的调查在番茄青枯病盛发期,按5点取样250—1000株,结合全田踏查,连作3年以上不发病或发病率在1%以下的土壤,大片(非水旱轮作)多年连作而未见病害显著为害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于丽萍 《植物医生》1998,11(2):20-20
辣椒青枯病的防治于丽萍(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110200由于近几年塑料大棚辣椒春早熟和秋延栽培迅速发展,辣椒青枯病逐步呈上升趋势。春早熟栽培从5~6月份开始发生,秋延迟栽培从10~11月份发生。一旦发病,损失严重,常常造成20%~30%的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策略,选取了生物质材料牡蛎粉分别与拮抗微生物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h)、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Pp)复配后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分析烟株农艺性状、青枯病发病情况和产量产值,探究了生物质材料与拮抗微生物菌剂复配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用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相比,牡蛎粉与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复配之后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较好,在发病高峰期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7.13%,62.67%.对比单独使用效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高于哈茨木霉,发病高峰期时,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相对防效为67.46%,高于哈茨木霉的36.17%.2种拮抗微生物菌剂对烤烟前期农艺性状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牡蛎粉的复配施用可以提升拮抗微生物菌剂的促生功效.  相似文献   

16.
烟草品种抗青枯病鉴定中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烟草青枯病t1菌株对G3、红花大金元等品种分别作不同接种方法、不同菌量、不同年份和不同生育期接种试验以及与黄瓜花叶病(CMV)交叉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烟株旺长初期,用切根灌菌液接种与病区自然鉴定之间对青枯病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55),接种体浓度以10^8scfu/ml为宜,不同抗感品种在不同年份重复鉴定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波动,用相对抗病指数评价品种抗性,可减少误差。参试18个品种不同生育期与t1菌株的互作反应,分为苗感成株期抗病型和全期感病型两类。烟株生长初期交叉接种黄瓜花叶病毒(CMV)与青枯病菌明显减轻青枯病病情,但干扰了抗病性鉴定,查清了上述影响因素后,可以组装一套规范化的烟草品种抗青枯病筛选鉴定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黄酮类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田间的防控效果,采用槲皮素(灌根+喷雾)、芦丁(灌根+喷雾)、槲皮素+芦丁(灌根+喷雾)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并用农用链霉素灌根和清水处理作对照,通过分析各处理烟草根系生长情况、农艺性状、青枯病发生情况和烟叶品质,系统评价了黄酮类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槲皮素和芦丁混合施用在团棵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促进烟株根的生长;槲皮素+芦丁处理在打顶后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槲皮素+芦丁和农用链霉素对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要好于槲皮素或芦丁单独施用.在烟叶的烘烤质量上,农用链霉素处理烤烟的质量最优,其次为槲皮素处理.本研究为烟叶生产上烟草青枯病的防治以及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青枯病病原分离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1996年,先后对采自广西、湖南、广东、海南4省区的玉米青枯病病株563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其中腐霉菌分离频率为51.87%,镰刀菌为35.35%。经致病性测定和再分离结果表明,玉米青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腐霉菌,而不是镰刀菌。防治试验表明,种植抗病品种、应用硫酸锌1.5~2kg/667m作种肥,可减轻玉米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经调查,海南省万宁市广藿香连作地青枯病发病率为33.06%,病情指数为15.77;非连作地青枯病发病率为16.64.%,病情指数为7.40。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地广藿香青枯病发病偏重,所以在海南种植广藿香,应该尽量避免连作。  相似文献   

20.
抗烟草青枯病菌的芽胞杆菌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a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此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及贵州烟区危害较重。烟草青枯病自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