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方刺葡萄新品种"紫秋"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葡萄属东亚种,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一种宝贵的野生葡萄品种资源,结果好,抗逆性强,但经济综合性状较差。怀化市地处湖南西部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刺葡萄分布较多。为了更好地挖掘利用野生品种资源,我们通过人工驯化栽培,从中筛选出了适合人工栽培、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的刺葡萄新品种———紫秋。目前,紫秋刺葡萄已在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推广3 000 hm2以上。1选育过程1986年,怀化市芷江县木叶溪乡木叶溪村养蜂专业户孙武积为给蜜蜂遮阴,在当地采集了37株本地野生刺葡萄栽植在房前屋后。1988年,从中发现一株果穗大、果穗较紧、果粒较…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葡萄老产区。葡萄是我省仅次于苹果和梨的第三大树种,已在全省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葡萄栽培面积为4.76万hm^2,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0.5%;葡萄产量90.25万t,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3.1%。设施葡萄栽培面积达1.08万hm^2(占全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1.3%),产量达22.8万t,已成为辽宁农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全省各地均有葡萄栽培,已经逐渐形成辽东湾沿岸、辽中、辽西、辽北的鲜食葡萄产区和本溪为主的辽东冰葡萄、冰葡萄酒产区,本着优质、高效、安全的产业目标规模发展。但是在生产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快速引进和培育,让果农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有的由于品种选择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适宜辽宁省栽培和知名度较高的葡萄品种介绍如下,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1 葡萄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1995年全国葡萄面积228.9万亩,总产174.2万吨,其中80%以上为鲜食品种。陕西现有葡萄8万余亩,总产4万吨,分别占全国葡萄总面积3.5%和产量的2.3%,且80%以上为鲜食的巨峰系品种及龙眼。我国葡萄现有四大产区,其一是新疆优质葡萄干产区,面积45万亩,产量48.9万吨,分别占全国面积、产量的19.7%和28.1%;其二是渤海湾区,面积81万  相似文献   

4.
何水涛 《果农之友》2013,(10):42-42
日本葡萄真正栽培是明治和大正时代(1911-1912年).当时各地积极引进国外品种并形成了产区。随着品种的改良.现在栽培以欧美杂种为主的四倍体葡萄品种.并确立了设施栽培、利用赤霉素进行无核化栽培的技术.形成了葡萄产业,2008年日本葡萄的产值为76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位于第3位。日本葡萄生产的目标主要利用果实的高品质占领市场.目前出口的国家(地区)主要是台湾和东盟。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河西走廊丰富的太阳能源,调整日光温室种植结构,避免葡萄品种选择不当造成经济损失,在大面积推广前必须进行品种试验,筛选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适宜本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葡萄优良品种.为此,我们于1999年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甘肃农业大学引入6个葡萄品种,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河西走廊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涿鹿县地处东径114°56′~115°36′,北纬39°40′~40°29′,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降水39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089小时。该县栽培龙眼葡萄5.2万亩。1992年为改善品种结构从美国引进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红地球葡萄,试栽成功后迅速发展,到1996年通过龙眼葡萄改接发展红地球葡萄0.5万亩。几年的栽培表明,红地球  相似文献   

7.
阿克苏地区葡萄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红地球等葡萄新品种在阿克苏栽培并与当地葡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详述了这些品种的主要物候期、抗性、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这些引来品种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生长发育状况良好,果实品质达到或超过原产地,突出表现为果品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以期为阿克苏地区的葡萄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品种区域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我国葡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发现葡萄中含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白藜芦醇等物质后,葡萄和葡萄加工品种的市场需求和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2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达到588.6万亩,产量达到448万吨,分别是1980年12.4倍和40.7倍。  相似文献   

9.
2012年引进5个葡萄品种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洞镇戈壁滩非耕地半地下式日光温室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优无核’‘郑州早红’和‘无核寒香蜜’3个品种适宜该地区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盛果期每温室(400 m~2)年产值2.7万~3.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新品种甬优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葡萄品种藤稔曾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为了选出葡萄成熟期比藤稔早、丰产性好的品种,我们在藤稔葡萄园进行了芽变选种工作,并选出葡萄新品种甬优1号.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葡萄一年两熟栽培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适宜日光温室一年两熟栽培的品种应选择耐弱光、对设施栽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需冷量较低、连年丰产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一年两熟栽培的葡萄品种,对引进的8个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以及物候期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香妃'‘夏黑'‘KM183'‘京艳'和‘瑞都香玉'5个葡萄品种适于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一年两熟栽培。  相似文献   

12.
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葡萄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优质晚熟耐贮品种则比较单一,多以龙眼为主。美国新育成的红地球品种,果粒特大、色泽艳丽、晚熟、耐贮运,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有利于该品种的健康发展,现将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栽培特点介绍给...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葡萄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为40.81万hm2,产量达到579.4万t,在我国果树栽培中栽培面积列第6位,产量列第5位,在世界上分别排名第4、5位.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最近几年葡萄总栽培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我国北方主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巨蜂葡萄园减少较多,而优新品种和酿酒葡萄栽培面积仍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盐碱地栽培葡萄的研究成果,简介了耐盐碱的葡萄品种和砧木,总结了盐碱地栽培葡萄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我国葡萄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种植面积增长较慢 ,如 1 995年为 1 5 .3万 hm2 ,只占水果总面积的 1 .9% ;产量为 1 74万 t(吨 ) ,约占水果总产量的 4.1 %。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 ,世界上 80 %的葡萄用于酿酒、制干、制汁 ,鲜食只占 2 0 %左右 ;而我国恰恰相反 ,鲜食葡萄约占葡萄总面积的 80 % ,加工的约占 2 0 % ,加之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 ,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 ,效益差。三是栽培方式单一 ,葡萄鲜果供应期短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针对葡萄产业的特点 ,近年来品种结构不断调整 ,栽培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下对其进行综合评…  相似文献   

16.
红富士葡萄早期丰产稳产栽培技术龙岩市经济作物站林育健龙岩市的葡萄栽培始于六十年代,由于品种不适应和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至七十年代基本绝种。八十年代初,引进了巨峰系列品种,葡萄生产开始恢复。1988年春从浙江金华市引进红富士葡萄品种,并进行了早期丰产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鲜食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早中晚熟品种,极早熟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生产上应用的极早熟品种,有的外观性状好,但内在品质差,有的品种内在品质好,外观质量差,抗病性弱,综合性状不理想,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不适合进行保护地栽培,进而阻碍着极早熟葡萄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优良葡萄品种蜜汁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汁是日本葡萄育种家泽登晴雄以OlympiaXFneedonia杂交育成。1982年由日本引入我所。经十几年的培育观察、布点试验及生产推广,确定该品种适应寒地大面积栽培,具有抗寒、抗病、丰产、质佳、大粒、早熟的特点。1989年通过专家鉴定,199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现已被列入葡萄露地主栽品种之首。目前,栽培面积达到200多公顷,50万株,且栽培面积仍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市场有多样化的水果品种供应,在此形势下,近年来江苏的葡萄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欧美杂种巨峰,因粒大诱人,对气候能够适应,在生产上很受欢迎,栽培面积远远超过生食葡萄总面积50%以上。但品种过于单一,成熟期集中,而我国南方市场上基本看不到无核葡萄品种。为此,我们从1984年以来从美国及其他地区引进一批生食葡萄品种进行观察试验,现已开始陆续结果。本文将已结果的几个无核品种的表现简要介绍,供各地引种试栽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早熟葡萄品种和保护地专用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这些品种多数产量不稳定,抗病性差,综合性状不理想,不适合进行露地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近年来,葡萄保护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方式的兴起,对极早熟、大粒、优质、抗病品种,以及短低温品种需求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以此为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