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GIS中土壤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60年代初,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70年代初发达国家以土壤分类为基础首先建立,运用和发展土壤信息系统,进入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将土壤信息系统应用于全球环境变化的评价及土壤资源的管理,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进行土壤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研究工作。中国在土壤信息系统研究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全面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土壤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佳县郑家沟流域土地类型、土地生产力分级和土地利用评价等问题。根据土地的性质、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建立了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研究结果指出,由于流域土地利用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当,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严重,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水平很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培肥地力,造林种草,是开发该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佳县郑家沟流域土地类型、土地生产力分级和土地利用评价等问题。根据土地的性质、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建立了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研究结果指出,由于流域土地利用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当,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严重,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水平很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培肥地力,造林种草,是开发该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3):F0002-F0002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分别是原福建农学院的土壤农化系和原福建农业大学的土地与环境学系.福建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创立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陆续创办了土地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并于1994年更名为土地与环境学系.  相似文献   

5.
香港土壤研究 Ⅰ.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地区的土壤分类、农业和园林绿地土壤的肥力以及土壤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介绍,为中国香港地区及其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信息。认为,高度城市化和国际化的香港地区可以结合香港高科技及新产业的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定向培育中草药产地土壤环境与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香港地区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性状与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异规律,建立香港土壤基础数据库、土壤图和土壤信息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探明污染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与健康风险,建立长期的土壤环境质量动态观测点与研究平台,以及区域尺度的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系统和定量可视化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发展适合香港地区的有问题土壤的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江苏土地资源支撑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江苏土地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状况,实现科学的农业发展路线,该文从耕地资源生产能力、土壤环境质量以及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构建评价体系,评价江苏省土地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结果表明,从单要素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耕地生产能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水平优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水平,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偏低;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弱支撑区域的评价单元达15个,今后这些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应关注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苏中地区大部分县市的土地资源可以较好地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江苏省最适宜发展农业可持续的区域,苏南和苏北地区土地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而苏北地区的支撑能力又优于苏南地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土地资源禀赋差异,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途径,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维持地区的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杭州发展都市农业的土地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发展杭州都市农业的物质载体.在分析了杭州市农业土地利用中存在的 问题后,指出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合理的用地空间布局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发展杭州都市农业所需要的用地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十八世纪,西方文化传入美国后,人们就用西方的方法开荒种地,并首先从东海岸开始遍及全国.由于这些尝试性的方法施用于农业生产,在美国的生态环境中就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当人们不断地迁移到新的,更肥沃的地区时,就把这些棘手的生态环境问题置于脑后而不顾,其土地资源似乎是无限的.直至十九世纪,当几乎所有新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后,美国才开始认识到需要对滥用土地资源,包括已被风蚀、水蚀的广大地域进行治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土壤保持运动以各种政府援助项目的形式开始并帮助土地所有者解决多难的环境问题.一般是通过民间的土壤保持协会提供技术或人力的援助.这一组织后来发展成为美国农业部的土壤保持局.仍继续为全国的土地所有者提供技术.这些技术大都以农田土壤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该局还制定了土壤保护措施以适应那些特殊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以及土地管理经营的需要.十九世纪初,土壤调查计划开始于植物工业处,后来转入土壤保持局.在这里,土壤调查要适应建立土地性能系统的要求.特别需要土地坡度及过去的侵蚀状况方面的资料.多年来,由于土地学会,国家机构及其他联邦机构的帮助,土壤调查已逐渐发展成为技术上可靠而又协调的计划,它除了满足土壤保持规划的需要外,还满足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需要.通过多年  相似文献   

9.
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内容和体系,介绍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土地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等方面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0.
论湖南耕地资源的保养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海军  谭珅  罗尊长 《土壤》2004,36(3):232-234,250
根据湖南人地矛盾突出的现实,分析了湖南耕地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政策法规、土地整理、耕地保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监测管理、农业结构调整诸方面,提出了实现湖南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营养元素循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更另 《土壤学报》1992,29(3):251-256
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农业可以持续发展,从农业外部投入物质和能量,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力突破性进展的重要特征。单靠化肥引起许多土壤问题,关系到人类健康,生产使用有机肥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产业,保证营养元素合理循环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特点 ,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 ,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口的超负荷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指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甘肃省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是甘肃省的惟一选择。并探讨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方向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导思想 ;(2 )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生态建设之路 ;(3)实施生态建设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土壤学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赵其国 《土壤学报》1996,33(1):1-12
现代土壤学研究的总方向应是,“研究土壤圈物质组成、性质和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这是当前自然科学发展及资源环境形势影响下,对土壤学研究提出的新趋向。今后土壤学必须为人类享有充足的食物和清洁的环境作出贡献。土壤肥力是建立持续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调节肥力退化与重建过程,不断培育持续高产的土壤肥力是建立持续农业的根本措施。必须注意调节N、P、K施肥比例与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工矿企业发达、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正确处理发展工矿企业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关系,加快水保产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各具特色的水保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把小流域建成永续利用的财源宝地,走出一条水保业、工副业相依互促和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事实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充分说明了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可靠保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并防止山区水旱灾害,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商丘试区多年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灾害形成的特点,提出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它通过治水、改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良种良法,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是水,重点研究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即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以及实现节水农业生产分区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新时代的高度,论证了新世纪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阐明了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经营方式与产业形式,即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必须做到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与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同时并举与协调发展;构建制度、技术、生态三类创新有机统一的中国生态农业持续发展运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生态化、知识化与可持续化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农业信息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业和土壤保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2000多年的农业史表明:通过循环利用有机肥,可以使粮食生产持续发展,保持并逐渐改善土地生产力。非农肥料的最高效投入方式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在一些地区,出现农民只偏好化肥的趋势。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问题,也会给粮食质量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有机肥的使用应当引起特别关注,以改善土壤性状、发展可持续农业。人类创造农业,农业养育人类,为使资源环境进入正确的循环轨道,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自然的敌人。通过对湖南省南部山区红壤的长期试验,表明天然植被恢复对于水土保持极为重要,在阴山北部的观测数据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土壤侵蚀的严重性,阐明了持续农业的内在涵义,从农业土地和农业经济的损失两个方面,着重叙述了土壤侵蚀对我国持续农业的危害;系统分析了水土保持与发展我国持续农业的内在联系。最后,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持续农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