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松材线虫是日本的外来入侵物种,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病的病原体,该生态病害已摧毁了日本大部分地区的松林,并且具有不可知的耐药性.该文综述了日本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治理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日本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发生范围,松材线虫病的病原体与媒介昆虫及其关系,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等,为我国有效治理松材线虫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松材线虫病的检疫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检疫和治理(除治)工作中主要薄弱环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松材线虫病检疫和治理对策。作者认为,只有在继续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基础上,狠抓检疫和治理薄弱环节,做到预防和除治并举,提高科技含量,务求实效,才能改变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检疫和治理(除治)工作中主要薄弱环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松材线虫病检疫和治理对策。作者认为,只有在继续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基础上,狠抓检疫和治理薄弱环节,做到预防和除治并举,提高科技含量,务求实效,才能改变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由境外传人我国后,不断蔓延,黄山市周边一些地区先后发生疫情,对“黄山松”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山市实施了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一期工程,采取监测普查、检疫检查、专项执法行动等工程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松材线虫病的入侵。目前,全市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松材线虫病实施工程治理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 ,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从管理和技术结合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松材线虫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也是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经验的总结 ,可在发生区和预防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当前我国自然风景区预防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性,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入侵的严峻形势,总结了目前自然风景区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自然风景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当前我国自然风景区预防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性,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入侵的严峻形势,总结了目前自然风景区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自然风景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现状及福建省防范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概述了我国松材线虫病治理与研究的新进展。并针对福建省是松材线虫病的容易发生区 ,结合我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防范该病的良好工作氛围 ,提出了综合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灾难性病害,因此必须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高度重视,加强对松松材线虫病防范意识,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本文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作为近年来危害松树生存的毁灭性传染疾病,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要求发病重点区域的相关人员重视对松材线虫病的防范和治理。分析了松线虫病的治病原理,并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探讨了实时监测、严格加强检疫工作、科学实施林分结构调整、实行奖惩制度和从生物方面、物理方面、化学方面等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药剂、多种方法对毛竹枯梢病进行防治。试验表明:物理处理方法中,以挖冬、春笋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后1992年新竹发病率比1989年未处理的新竹发病率降低86.9%;化学药剂处理方法中,70%甲基托布津注射法和六六六粉烟剂防治效果比较好,分别比对照区感病指数下降28.3、27.4。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工作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引入和传播机制,总结了资中县国有林场2007~2018年的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治对策,分析防治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后续防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诱导山茶抗灰斑病的作用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水杨酸(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影响。浓度为0~5mmol.L-1的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其诱发抗病性可持续10~15天,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天。用SA喷雾涂布叶片诱导山茶抗性,植株内丙二醛、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对山茶灰斑病菌诱导信号有不同响应。MDA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抗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且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存在差异,在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各处理表现为初期低于对照、后期缓慢上升;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只诱导处理基本相似,高浓度诱导的木质素积累量大于低浓度;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只诱导处理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只诱导的处理和对照高。生化反应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DA、木质素含量与病情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红松种子混雪埋藏育苗试验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利用混雪埋藏技术育苗与用温水浸种催芽方法育苗相比,有许多优点,可使幼苗早出土、延长生长周期、增强苗木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保护性耕作的秸秆残茬处理、土壤水分、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风蚀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于榆林沙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苗圃预防试验结果表明,粉锈宁可有效地防治花椒苗期根腐病,经处理后的苗圃发病率为对照的1/17。不同立地类型移栽试验显示,新垦山地及农耕地中的砂土,砂壤土较适宜花椒生长,不易感染根腐病,成年椒园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以粉锈宁灌根方式较好,并与施药剂的次数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病害流行条件与花椒栽培布局结构关系,初步探索出预防和治疗根腐病害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雪松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雪松种子育苗的技术要求,即圃地选择、苗床处理、种子处理、播种方法、管理、病虫防治和施肥等。  相似文献   

19.
在试验、示范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周至县月季大田扦插和温棚营养钵育苗技术,涉及插条选择、插穗截取与处理、苗床整理、扦插方法、虫害与杂草防治,肥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economic outcomes of stump treatment against spore infections of the root rot pathogen Heterobasiodion annosum s. l. were analysed based on simulations in four stands typical of Swedish forestry and forest management: (A)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stand on former agricultural soil (SI?=?32), (B) Norway spruce stand (SI?=?26) on forest land; (C) Mixed stand of Norway spruce and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SI?=?24) with only H. parviporum present, i.e. no infection of Scots pine and no possibility of interspecies spread of disease between hosts; and (D) same as C, but H. annosum s. str. (Fr.) Bref and H. parviporum Niemelä & Korhonen present, i.e. interspecies spread of disease possible. Models for disease development, growth and yield and cross-cutting were used in the simulations. The simulated decay frequency in Norway spruce trees ranged between 2 and 90%. Stump treatment at the previous final felling and in all thinning operations was profitable at interest rates 1 and 3% in stands A, B and D, but not in stand C. In stand C, no stump treatment at all or treatment in thinnings only gave the highest net future value. Implications for stump treatment in practical forest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