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航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磊  吕淑霞  张利  邵立东  张忠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26-1727,1775
随着航天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兴起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航天生物学。在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中,航天生物学取得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其诱变机理的研究表明:太空的强辐射是生物发生诱变的主要原因;微重力是重要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2.
航天诱变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近年来,航天诱变育种已成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培育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及抗生菌等高产优质新品种(系),经过卫星搭载,生物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变异,也可激活细胞中的转座子,使生物发生突变,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开创了育种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旭辉  赵晓梅  叶凯  陈维维  梅宇  王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75-9576,9598
利用宇宙空间的一系列特性使种子发生变异,从中筛选出有利变异进行常规培养,从而获得具有高产、抗病等性状的新品种.从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分析、营养成分分析、细胞学观察、分子标记分析航天育种的特点和优势.航天育种开辟了培育特异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途径,为粮食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因而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加强航天诱变机理的研究,探索航空诱变因子及其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反应机理,探讨独立与复合因子的突变规律,加快农业航天诱变育种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航天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航天育种的诱变机理、航天育种的特点、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等方面系统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航天育种机理的研究进展。对航天育种的主要因素—强辐射与微重力的来源、对植物种子的作用机理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重点阐述,并指出了其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卫星搭载进行高空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航天诱变的主要因素、生物学效应和航天育种的特点、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8.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蚕业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航天育种的机理、特点,主要生物学效应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航天育种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作物航天诱变变异的主要遗传特征及遗传性状将有效指导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实践.概述了作物经航天搭载后发生变异的各种特征,包括细胞结构、染色体的遗传特征,DNA和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特征,同工酶等生理生化特征,主要遗传性状变异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物航天诱变育种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果树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果树辐射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列举了辐射诱变创造的新种质,对诱变方法,辐射效应、突变体的分离、选择和鉴定进行了介绍;并且根据诱变育种在农作物上的研究,对果树辐射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油菜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辐射诱变的方法及变异机理,介绍了通过辐射诱变创造的油菜新种质,探讨了当今油菜辐射诱变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辐射诱变、组培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复合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目前普遍认同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微重力、强幅射、转座子活化和高真空等,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学水平开展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以来,已有9个育成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鉴于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可望成为推动21世纪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辣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简要介绍空间诱变育种的方法和诱变育种机理,综述了在空间环境影响下,植物体在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遗传物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和空间诱变育种在粮食和经济等作物育种中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在辣椒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离子注入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注入豫麦 39效果最佳 .M1代株高比Ck(未处理的本品种 )降低 12~ 2 9cm .M2 代共选 18株 ,株高 6 7~ 83cm ,平均 76 8cm ,克服了豫麦 39植株偏高的缺点 ,保留了该品种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空间诱变水稻后代重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情况,为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提供借鉴。【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籼型水稻单株纯系品种广恢998、HR15、特B、湛B、双青B和II-32B的干种子,以各品种地面种子为对照,在相同条件下种植后,考察其后代(SP1~SP4代)主要经济性状(粒长、粒宽、穗粒数、千粒质量、单株粒质量、结实率)和农艺性状(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数、穗长)的表现及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6个空间诱变水稻品种SP1代的大多数性状与各自地面对照差异不明显;而SP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则出现了正、反2个方向的强烈分离变异,各品种突变株主要性状的极差和变异系数均值均远大于其对照,还出现了特大粒、特大穗等特殊突变体,变异类型极为丰富;SP3代的性状大体与SP2代相似,SP2代中的突变性状大多在SP3代中重现;至SP4代时,大部分变异性状已基本稳定。【结论】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空间诱变育种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水稻诱变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线、60Coγ辐射对溶菌酶产生菌溶杆菌S2-6b进行诱变,通过初筛和平板复筛获得多株高产菌株,经多次摇瓶复筛表明,其中菌株UCo1产溶菌酶酶活力达8 148.60 U/mL,其平均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0%以上。连续传10代,产酶活力稳定。  相似文献   

17.
茶花育种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为茶花的现代分布中心,茶花育种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我国茶花在黄色等其他新奇花色、彩斑、花瓣质感、花型、香味、花期、株型、叶型、抗逆性等方面性状改良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传统的自然选种和人工杂交(主要是芽变选种和花粉杂交)对茶花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仍是茶花育种的主要方法,但只有结合现代育种技术才能快速、高效地实现茶花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辐射诱变技术是创制菊花新种质的有效途径,可为观赏植物功能基因挖掘提供重要资源。综述了菊花辐射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菊花辐射诱变种质创新及变异机制研究进展,对不同射线辐射诱发菊花的花色、花期、抗性、叶型等表型变异进行了系统总结,着重介绍了高能重离子束在菊花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当前菊花辐射诱变育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