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溃烂病【别名】溃疡病、皮肤溃烂病、腐皮病、烂爪病【病因】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所引起,大多是由于鳖相互撕咬或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症状】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灶部位可发生在颈部、背壳、裙...  相似文献   

2.
(接第6期)7.褐斑病(甲壳溃疡病)【病原】弧菌、假单胞菌等【病症】体表甲壳有黑褐色斑块,以后逐渐扩大,形成褐色的腐蚀区,溃疡中央区凹陷,边缘呈白色。【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发病率极高。【防治】(1)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g/m3或溴氯海因0.3g/m3;(2)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鱼血散20g+虾菌宁30g,连续投喂7-10天。8.黑鳃病【病原】曲桡杆菌【病症】病虾鳃呈桔黄色或褐色,后逐渐变成黑色。【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高温期,高密度、清池不彻底、水体富营养化的虾池易发病。【防治】(1)定期泼洒生…  相似文献   

3.
16萎瘪病【别名】干瘪病,萎瘦病,水鼓病,水肿病。【病因】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如饲料营养缺乏、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比例不当造成的营养失调;因池中残饵或排泄物增多,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鳖轻度中毒而拒食,造成萎瘪;鳖的种质下降,孵出后个体较小,摄食能力弱,常吃不饱;患有某些慢性病,鳖的食欲不好等。此外,也有人认为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寄生,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症状】病鳖背甲骨骼外凸明显,轮廓清晰可见,枯瘦干瘪,体表暗黑色,失去光泽;腹甲柔软发红,亦可见明显的肋骨轮廓;裙边向上卷缩,边缘呈刀削状。有的病鳖四肢基部…  相似文献   

4.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6,(11):82-84
正(上接2016年第10期)三、国家标准渔药中的中草药(一)单方与饮片绵马贯众【兽药名称】通用名:绵马贯众汉语拼音:Mianmaguanzhong饮片【炮制】拣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既得。【功能】清热解毒,止血,驱虫。【主治】鱼毛细线虫病,绦虫病,出血。【用法与用量】鱼,每1kg体重,3g~6g,拌饵投喂。槟榔【兽药名称】通用名:槟榔  相似文献   

5.
◎山青五黄散【兽药名称】通用名:山青五黄散汉语拼音:ShanqingWuhuangSan【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理气活血。主治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与败血症。【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每lkg体重,鱼,2.5g(按5%投饵量计,每lkg饲料用本品50.Og),连用5日。【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3.虾微孢子虫病【症状】病虾肌肉松弛,呈乳白色、不透明;鳃、皮下、卵巢、心、肝胰脏、中肠等部位变白,并出现瘤状白色肿块,如侵害生殖腺,则在背部中线有不透明的白色区。常将患病的虾称为牛奶虾、棉花虾。【流行及危害】该病对幼体和成体均可造成感染。发病季节在6~9月,虾的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诊断】根据虾体发白的症状可作初步判断;病变组织制成压片,镜检时若见到孢子结构即可确诊。【防治方法】①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混养池,发现病虾要彻底捞出并销毁,还要对同池混养的其它品种进行消毒处理;②用0.15~0.2克/千克体重…  相似文献   

7.
二、寄生虫病1郾艾美虫病【病原】病原体属球虫目、艾美虫亚目、艾美虫科、艾美虫属。【症状】病鲵腹部膨大,食欲下降,行动迟缓。解剖死鲵,肠壁内可见灰白色的小结节。将病灶部位小结节取下,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如这些小结节是艾美虫的卵囊群集而成,便可确认艾美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及其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中的应用(连载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4,(10):57-61
<正>(上接2014年第9期)(二)成方制剂与单味制剂——大黄五倍子散——【兽药名称】通用名:大黄五倍子散汉语拼音:Dahuang Wubeizi San【主要成分】大黄、五倍子。【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敛疮。主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烂肢、疖疮与腐皮病。【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每1kg体重,鱼、鳖,0.5g~1.0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10.0g~20.0g),连用5日~7日。【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3.尾孢虫病【症状及诊断特征】乌鳢鳍条间出现连片淡黄色胞囊,鱼体瘦弱发黑,大批死亡;鳜鱼鳃上为瘤状或圆形胞囊,引起鳃充血、溃烂,严重时引起死亡;胡子鲶苗种皮肤、鳃、鳍条上长出椭圆形胞囊,影响胡子鲶的生长,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病原体】中华尾孢虫。【流行与危害】尾孢虫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更为流行,四季均有出现,多在乌鳢、鳜鱼、胡子鲶的鱼苗、鱼种中寄生,严重时引起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5~7月。【预防方法】生石灰彻底清塘,可杀灭虫体。【治疗方法】体表、鳃和鳍条上寄生的尾孢虫,可用0…  相似文献   

10.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中的许多种,根据它们对寄主的侵袭部位和致病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侵袭鱼体表的车轮虫,大约有8~9种,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此类虫体个体较大。另一类为侵袭鳃瓣的车轮虫,有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等,这一类虫体一般较小。【症状】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若为放养10天后的鱼苗患此病,显现病鱼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欲称“跑马病”。【诊断】此虫寄生鱼苗至夏花鱼种体表时,病鱼的鳃和嘴周围呈微白色,粘液分泌很多,…  相似文献   

11.
3.黄头病【病因】该病病原是黄头病病毒,呈杆状,有囊膜,病毒粒子(50~95)纳米×(130~380)纳米,属单链RNA病毒。【症状】病虾早期游动迟缓,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主要感染鳃组织、淋巴器官、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等。该病毒毒力较强,对虾被感染后3~5天内可全军覆灭。患病虾组织多处坏死。胞核缩小或破裂,核周围细胞质内有嗜碱性的球形包涵体。染毒组织的血窦中有一种独特的数目不等的球形细胞。其胞质嗜碱性、球形胞核居中。【流行及危害】该病首先在印度斑节对虾的精养塘中发现,后在东亚地区的其它…  相似文献   

12.
12.白斑病【别名】白点病,毛霉病,豆渣病,白霉病【病因】该病的病原是一群由真菌与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群体。细菌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真菌性病原目前尚未确定,川崎义一认为,它是毛霉菌属的一种毛霉。据研究,苗种过频搬动,各种原因造成的体表...  相似文献   

13.
21.外生殖器下垂症【别名】生殖器外露症,雄性早熟症。【病因】因多种内外界因素,如温室速养成的方式,打破了鳖冬眠等生态习性;温室污染大,水质差,有毒气体含量高,致使鳖在生理机能转换中调节失常;饲料中添加了过量的抗菌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甚至激素,致使鳖的发育异常;鳖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强大应激反应等,造成外生殖器下垂,或鳖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量,引起性早熟。【症状】病鳖泄殖腔红肿发炎,肛门充血,雄性外生殖器从泄殖孔伸出体外,外露2~5厘米不等,重者严重下垂。外露部分坏死成乳白色。病鳖追逐、互咬现…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2,(5):61-61
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的发生较普遍。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较相似,往往一些养殖户见到蟹体表面不清洁,就认为是纤毛虫病,不但用错了药,而且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广大养殖户能正确识别这三种疾病的症状、病因和正确用药,现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因】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尤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等都极易诱发纤毛虫病。【症状】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00,296(7)
虎纹蛙红腿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不产酸菌株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虎纹蛙细菌性疾病。病蛙的死亡率甚高,从蝌蚪以至于亲蛙都会患此病,野生青蛙和美国蛙也患此病。【病原体】虎纹蛙红腿病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也是导致虎纹蛙红腿病的病原菌。【症状】病蛙精神不振,跳跃无力,腹部膨胀,临死前呕吐并排血便。蛙腿腹侧、内股、腹部及下颌等颜色浅的部位的皮肤出现红点、红斑或弥散性红色,头部、嘴周围、腹部、背部、腿和脚趾上有溃烂病灶,腿水肿,腹部和腿部的肌肉有条状或点状红斑;腹腔内有大…  相似文献   

16.
孢虫散     
【主要成分】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苦参、食盐等。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有刺激性气味,味苦、微涩、成、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2,(9):61-61
鱼类发病与气候、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夏秋之交(8~9月份),此时水温适宜,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因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鱼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是鱼、蟹等养殖动物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必须十分注意疾病的防治工作。一、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菌体细长,大小为0.5微米×4~48微米。主要危害青鱼、草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鱼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  相似文献   

18.
“大连1号”杂交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与渔业》2008,(11):40-40
【品种来源】利用皱纹盘鲍日本岩手群体和大连群体杂交形成的杂交种。 【审定编号】GS020032004。 【审定情况】2004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大连1号”杂交鲍杂种优势明显,性状稳定,具有适应性广、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生长快和品质好等特点;适宜水温0~29℃,最适水温15~25℃,适温上限提高4~5℃,使杂交鲍养殖区从黄海北部向南扩展。  相似文献   

19.
孢虫杀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药理作用】本品通过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与β-微管蛋白结合后,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装成微管,微管是许多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孢虫杀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本品通过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与β-微管蛋白结合后,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装成微管,微管是许多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