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业生产和蚕茧、丝绸加工业是重庆市农村和城镇传统的支柱产业,茧丝绸及丝绸成品出口又是我市出口的拳头商品.全市约有151万户农民栽桑养蚕,1994年茧款收入达到3.1亿元以上,在副业中仅次于生猪占第2位;蚕茧丝绸等出口创汇1.3亿美元,在单项出口商品中名列榜首,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l/6.我市蚕业与蚕丝业生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迅速,1949年产茧仅1.45万担,到1989年增长到50.8万担,增长35倍多.最高年产茧  相似文献   

2.
淳安县是浙江省八大重点蚕茧产区之一 ,年产茧 2 ,50 0吨 ,蚕茧产值 5,0 0 0万元。近十几年来 ,蚕茧产量居浙江省第七、八位 ,蚕茧质量名列浙江省前茅 ,蚕茧收入是淳安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其收入直接影响到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 ,到目前为止 ,蚕业生产仍然是其他农产品都难以替代的传统产业。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经营体制“一体化”改革试点县 ,又率先推行“公司 +农户”生产经营模式 ,蚕业生产已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为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淳安蚕业生产 ,促进蚕业生产向着“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推动蚕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是浙江省次贫困县之一,地处浙西山区,集边区、库区、老区、山区于一体,交通相当不便,工业比较落后,二、三产业又不发达,种桑养蚕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家庭收人的主要来源,蚕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1994年全县拥有桑园3526.7hm2,年产茧4009t,蚕茧产值7096万元,居农产品产值首位.  相似文献   

4.
淳安县是浙江省次贫困县之一,地处浙西山区,集边区、库区、老区、山区于一体,交通相当不便,工业比较落后,二、三产业又不发达,种桑养蚕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蚕业生产丰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高低.1994年全县拥有桑园3526.7 hm2,年产茧4009 t,蚕茧产值7069万元,居农产品产值首位.  相似文献   

5.
谈我区蚕业生产适度规模的走向广西的蚕业生产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年产茧量名列全国第八位,有的县市已步入规模生产,有14个县市年产鲜蚕茧500吨以上,其中宜州市投产桑园已达1458公顷,年产茧2025吨,居全区之首。14个县市年产茧1.38万吨,占...  相似文献   

6.
蚕业生产一直是武胜县的支柱产业,其发种、产茧曾居全川第三名,人平产茧居全川第二名.“四边桑”在武胜更具优势和特色,培护管理好,树型规范化是全省的典范,良桑化程度及单株产叶量皆居全省榜首.历史最高的1990年,产茧超5000吨(10万担),茧款收入超5000万元.蚕业形势严峻的1994~1997年,年均发种15万余张,产茧2000余吨,茧款收人达2000  相似文献   

7.
我国蚕业生产现状分析及其对策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桑蚕茧生产以 194 9年的 3 0 9万t为起点 ,经过 30年的反复努力 ,蚕茧产量于 1980年达到2 4 .98万t ,首次超过 1931年产茧量 2 2 .0 8万t的历史记录 ,到 1990年又翻了一番达到 4 8.0 2万t。进入 90年代蚕业发展就更为迅猛 ,到 1994年年产茧量达 77.69万t。但 1995年茧丝绸行业出现了严重滑坡 ,1995年下半年蚕茧生产开始下滑 ,1995年产茧量为 75.98万t ,1996年全面陷入困境 ,全年产茧量仅为 4 7.0 9万t,比 1994年下降了 39.4 %。目前蚕茧生产基本稳住了下滑势头 ,并稍有发展 ,但仍不容乐观。1 造成蚕茧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1 1 …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一九八三年我县蚕茧质量情况我县1949年产茧1050担,1972年突破万担关;1973年产茧14504担;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产茧达22541担;1982年产茧31052担,为1949年的29.5倍,1983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为害,蚕茧总产仍达到30558担。目前全县栽桑养蚕已遍及到11个区,95个乡831个村,5700多个村民小组35000个养蚕户。其中蚕茧总产万斤以上的村有61个,5万斤以上的乡有18个,10万斤以上的乡1个,养2张蚕产茧120斤有10466户,总产蚕茧153.57万斤,养蚕5张以上,产茧300斤以上有874户,总产茧28.65万斤。1982年农村蚕桑收入达到了605.24万元,人均9.13元。所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是浙江省八大重点蚕茧产区之一,拥有2680hm2桑园,年产茧2500吨,蚕茧产值5000万元。近十几年来,蚕茧产量居浙江省第七、八位,蚕茧质量名列浙江省前茅,蚕茧收入是淳安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收入直接影响到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蚕业生产仍规是其他农产品都难以替代的传统产业。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经营体制“一体化”改革试点县,又率先推行“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蚕业生产已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为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淳安蚕业生产,促进蚕业生产向着“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1989年初引进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的,1990年在273户试验、示范,养蚕种1633张,占县总养蚕量16.78%,产鲜蚕茧37.93吨,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3.23公斤,比当年平面育的单张产茧增产 16%左右,1991年全县计划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8000张占总养蚕量的60%,平均单张蚕产茧比平面育要求提高1.5kg, 总增加蚕茧量1.2万kg.蚕茧总产值要求增加10.8万元(每kg蚕茧按9.00元均价计).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际推广10623张,占当年总养蚕量的65.43%;超计划32.8%.平均单张蚕产茧24.12公斤,比  相似文献   

11.
我县从1989年开始狠抓了桑蚕茧科技示范基地村建设,现已初见成效.名山镇东升村率先突破了50吨,达到了60吨.通过抓科技示范基地村,推动了全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使全县蚕茧产量由1990年的98.8万公斤,上升到1994年281.3万公斤,增加2倍多.若按东升村人平养蚕1.4张,产茧40.8公斤,收入333.4元计,全县养蚕人口58万,可养蚕78.2万张,产茧可达2340万公斤,蚕农可收入19372万元,工业产值可达15.26亿元,丝绸行业可实现税利9818万元,即使按1/3计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业厅于1994年就在全区建立蚕茧生产基地作了布置,要求产区分期分批建设一批年产蚕茧千担的“千担茧村”(50吨)。不少产区“千担蚕村”建设进展较快,但在贫困山区还有一定的难度。从我县文化村去年步入年产茧50吨的情况看,只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科技兴蚕”不放,促其实现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蚕学通讯》2001,21(1)
蚕茧产量大幅度增加 本世纪初 ,全世界蚕茧产量不足 2 1万吨 ,世纪末已达近百万吨 ,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蚕茧产量的增长呈马鞍形。 30年代前后出现第一个高峰 ,1938年产茧 4 3.88万吨 ,其中日本占64% ,80~ 90年代出现第二个高峰 ,1996年产茧 98.71万吨 ,其中中国占 77%。蚕业实用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杂种优势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蚕品种的生产性能 ;人工孵化技术使全年多次养蚕得以实现 ,极大提高了桑园土地生产率 ;化学物质在蚕业上应用 (化肥、农药、消毒药剂与蚕药 )极大地提高了蚕桑生产水平和生产稳定性。这是 2 0世…  相似文献   

14.
仙居县曾是浙江省重点产茧县之一,1994年桑园面积达1060公顷,年产茧1209吨,年产值2527万元,为全县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由于受茧丝绸行情的影响,蚕农毁桑改种,蚕茧产量锐减,到1996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减少到345公顷,年产茧190吨,年产值仅160万元.然而,仙居县是一个山区县,交通不便,经济条件比较差,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主要还是靠农业,况且广大农民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习惯,并掌握了  相似文献   

15.
《广西蚕业》1995,32(1):1-2
广西的蚕业生产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年产茧量名列全国第八位,有的县市已步入规模生严,有14个县市年产鲜蚕茧500吨以上,其中宜州市投产桑园已达1458公顷,年产茧2025吨,居全区之首。14个县市年产茧1.38万吨,占垒区1.84万吨的75.13%,有48个村公所年产茧5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6.
实施合同蚕业促进蚕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合同蚕业的提出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产量居杭州市首位,名列浙江省第7位,蚕茧质量连续5年名列浙江省前茅,拥有桑园2666.7hm2,年产茧3000t,产值6000万元,蚕业生产已经成为淳安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蚕茧收入是农民家庭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周学珍 《蚕学通讯》2003,23(4):58-60
1 我县蚕业现状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为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初步统计 ,自 1 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至今 ,全县累计养蚕 83.74万张 ,收茧1 6 2 7.89万kg ,蚕农收入茧款 1 3587.89万元。 1 995年是 2 0世纪蚕桑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养蚕 7.6 6万张 ,产茧 1 4 5万kg ,农民茧款收入 1 336万元。但近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2 0 0 2年发种 2 .3万张 ,产茧 6 0万kg ,蚕农茧款收入 6 0 0万元 ,分别是最高年景的 30 %、4 1 .3%、4 5% ,蚕业的发展步入困境。1 .1 产业模式落后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 ,说明…  相似文献   

18.
我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地属丘陵,是全省的蚕茧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73个乡(镇)有耕地68.5万亩,21.6万个农户。农业人口87.3万个,人平耕地仅0.77亩,投产桑8400万株,小桑园5430亩,1988年全县有14万农户养蚕147000张,户平养蚕一张多,总产茧量达300.7万公斤,并拥有种场一个,年制种量达3—4万张,丝、绸厂四个,缫丝能力8540绪,年产生丝230吨左右,织机200台,已开始批量投入生产,现桑、蚕、种、茧、丝、绸一条龙的配套生产体系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具有建成蚕茧生产基地县的诸种条件。但是目  相似文献   

19.
<正> 自1988年以来,我县蚕茧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至今仍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1996年,全县桑树已发展到了1亿株,发种10万张,产茧2500吨(5万担),蚕农茧款收入2500万元(加蚕桑其它收入共3200万元),与大发展前的1980年全县有桑树1780万株,发种50000张,产茧1250吨,蚕农茧款收入1200万元;桑树增长8.9倍,发种增长1  相似文献   

20.
宜宾市从1983年成立独立的茧丝绸行业管理部门以来,1994年最高产茧量达到22万担(1担=50kg,下同),排名四川省产茧第五位。经过十来年的恢复发展,产量稳步增长,达到17.5万担,排名四川省产茧第二位。丝绸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自动缫丝机14400绪,年产白厂丝1000吨,行业年产值3亿元。蚕桑生产稳步增长,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一批年产茧2000担、5000担、10000担镇乡已经形成,蚕业生产已成为我市部分区县的支柱产业,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