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乡农户马瑞廷,1986年采用纸筒育苗,10亩甜菜获得了亩产4,405公斤,1987年纸筒育苗甜菜再获丰产,10亩地平均亩产5,018公斤,比1986年亩增加306.5公斤,亩收入541.94元。其主要技术措施为,采用纸筒育苗,管理精心,达到了苗均、苗壮,并在移植前根外追肥,做到早整地,施足肥,前茬西瓜,秋起拢,春施肥,  相似文献   

2.
苎麻速成、优质、高产栽培,即通过采用推广良种、早育苗、早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及时收获以及搞好病虫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达到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丰产(亩产40公斤以上),翌年高产(亩产90公斤以上)的目的。1985、86两年,全县推广该项技术2349亩,占发展总面积的11.5%。当年亩产分别达到46.6、48.0公斤,比未推广该项技术的亩产分别增加22.7、33.0公斤,增长率为99.6%、220%;翌年平均亩产达到92.3公斤,比未推广该项技术的亩产增加14.3公斤,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夏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发展夏棉需要的气候资源据研究,夏棉亩产皮棉50公斤,霜前花率达70%以上所需要气象条件为播种至出苗需大于10℃的活动积温130℃;出苗至现蕾700℃;现蕾至开花620℃;开花至吐絮1400℃。从播种至吐絮共需2850℃,日照800小时,降水量470毫米。  相似文献   

4.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棉花三桃齐结不易实现,并存在早发易早衰,前期烂桃多,后期秋桃多的缺憾。为探讨新的栽培途径,1986年与中棉所合作进行了棉花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试验。试验表明,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的,平均亩产皮棉112.8公斤,霜前花90.2%,亩产值585.83元,比对照增产30.9%;亩增收161.93元,减少用工5.1个。  相似文献   

5.
协优49系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和地区种子站利用协青早不育系与测64—49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适合于闽东稻瘟病轻病区扩大示范的早杂优新组合。一、产量表现该组合在宁德地区作双早栽培,一般大田亩产400~45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500公斤以上;双晚种植(倒种),7月下旬播种,8月5日前插秧,一般亩产可达350~400公斤。1992年早季,霞浦县州洋乡沙头村示范种植1000多亩,经验收平均亩产506.4公斤,最高亩产达663.5公斤。1993年早季,福安溪柄村阮瑞国户示范种植10亩,实割亩产480公斤,比威优64亩增16.3公斤,增产  相似文献   

6.
“601”用78130为母本与CQ064杂交,于1987年育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 1988年早季本所示范3.85亩,平均亩产417公斤。1989年早季本所示范6.0亩,平均一亩产442.9公斤,在沙县、明溪、尤溪示范种植约200亩,在明溪县梓口坊重病连片种植100亩,平均亩产485公斤,在尤溪县合溪乡种植30亩,平均亩产520.5公斤,其中15亩,亩产545公斤。1990年早季参加三明市联合区试10个试点平均亩产449.32公斤,比对照种79106增产4.89%,居迟熟组首位。1989年在漳平县种植5 14亩,平均亩产473.7公斤。该品种株高88.5厘米,株叶态好,抽穗  相似文献   

7.
头年冬种大、小麦,次年连作双季杂交稻,是我市亩产过吨粮的一种可靠性较大的种植模式。1986年全市小面积试验示范0.56万亩, 1991年发展到38. 48万亩, 6年累计种植面积94.83万亩,其中三熟亩产过吨粮的达89.7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4.6%。据抽样调查,麦类-双杂三熟合计亩产1100公斤以上,各季的亩产指标一般是:无论大麦或小麦,亩产应在200公斤以上,早杂亩产450公斤左右,晚杂亩产450公斤以上。综合各地高产丘块的验收资料,三季的产量结构和全生育期如表1。 麦类-双杂亩产过吨粮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是: 一、搞好三熟品种搭配,缓解高产与季节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杂交早稻“威优35”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坤炉用成优20不育系与26窄早恢复系配制而成。我县桥墩、灵溪区1984年从福鼎县引进少量种子试种,面积约30亩,其中沪山乡百丈村3.3亩,平均亩产为542公斤,农户金钦标种植1.179亩,平均亩产达577.3公斤,比当地常规品种亩增164公斤,增产40.2%;1985年全县威优35试种面积为1010亩,据25.37亩调查,平均亩产491公斤,比竹菲10号、竹科2号、矮青3号等其他中迟熟品种平均亩产408.5公斤,亩增82.5公斤,增产20.2%;仓桥乡农科员吴传坤种植1.3亩,平均亩产达564公斤,比当地同熟品种增产约3成;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9.
汕优秀2号     
汕优秀2号(原名汕优华2号),是江西省宜春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用珍汕97不育系与秀恢2号(华矮17/IR24)测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 一、产量表现 1984和1985年参加省级杂交早稻联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11.455公斤和462.98公斤,比广陆矮4号增产13.76%和9.96%。1985和1986年参加全国南方杂交早、中稻区试,14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64.52公斤和493.8公斤,比威代35减产6.72%和3.16%。 1985年大田示范12.79亩,平均亩产488.065公斤,其中4.73亩,亩产546.15公斤。1986年大田示范35.22亩,平均亩产461.85公斤,其中5.2亩亩产523.5公斤。同年推广3500亩…  相似文献   

10.
协优10号(协青早A ×密阳46,原名协优46)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开发杂交稻组合联合体等单位配制而成。1987年参加浙江省组合比较试验,亩产490.2公斤,比汕优6号增产6.62%;1988年省区试亩产482.41公斤,比汕优6号增7.93%;1988年浙江省示范面积3.77万亩,其中龙游县2万亩,亩平468  相似文献   

11.
1989年雨水地区农科所与庆元县农牧特产局、松源镇农技站联合在庆元县松源镇大畈墙、南门墙建立千亩双杂高产栽培示范片,该片实际面积964亩,全年平均亩产943.0公斤,320亩全年平均亩产超吨粮,其中52亩中心方经实打验收,早杂平均亩产588.3公斤,晚杂平均亩产579.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1167.9公斤,增产极为显著。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根据测产、考种及产量调查:早杂威优35亩产从4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主要靠增穗增产,从5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则穗、粒都有相应的增加,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更高产,则主要靠增粒增…  相似文献   

12.
一、早蕾早花发生情况 1991年和1992年,杭州市红、黄麻产区特别是萧山市产区,种植的青皮三号红麻,连续两年发生早蕾早花。1991年全市种植青皮三号红麻24.25万亩(其中萧山市19.80万亩),占全市红、黄麻总面积的95.3%,该年从7月底至8月上旬起,先后普遍发生不可逆转早蕾早花,现蕾开花期提前了50天左右。据8月15—18  相似文献   

13.
一、莆大麦4号的示范、推广莆大麦4号从1982年到1986年先后经过鉴定圃。品种(系)比较试验和省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种早熟3号矮早三增产14.1~25.7%。同时,连续四年在不同地点、不同自然条件下进行小面积试种和大而积示范,比早熟3号和矮早三增产1~2成。1987年继续在平原、沿海丘陵和半山区进行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200-250公斤,高的达300公斤以上,如莆田县黄石镇1987年种植22200亩,占全镇大麦面积的82%,平均亩产208。5公斤,其中6000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42.4公斤,比矮早三增产25.8%;福清县种植100多亩,其中音西乡王塘村125亩,平均亩产229.5公斤,比矮早三增产  相似文献   

14.
一夏棉密矮早栽培的优点1、棉花早熟丰产稳产。运用密矮早栽培法,夏棉亩产皮棉50~75公斤。比麦套春棉增产10公斤左右。霜前皮棉产量比常规密度的增产10~15公斤,霜前花率90%以上。2、纤维品质好。1986~1988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纤维室测试,麦克隆值4.5,比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湖南省种植杂交早稻481.42万亩,比1988年扩大94.12万亩,总产21.04亿公斤,平均亩产437公斤。 在连续遭受几次阴雨寡照不利气候影响的条件下,杂交早稻比常规早稻较好地经受了考验,显示出明显的增产优势。据省、地两级联办的14个基点验收924亩杂交稻,平均亩产511. 6公斤,比常规稻增产10.3%。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双峰县大林乡,示范5019亩,平均亩产578.8公斤,比常规稻亩增66.2公斤,增产12.9%。 杂交早稻增产的原因,除各级领导重视外,在栽培技术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改进了浸种催芽和育秧技术。普遍推广了强氯精消毒,温水浸种,多起…  相似文献   

16.
<正> 查哈阳农场地处北纬48°,无霜期在105~124天,年平均日照3773小时,≥10℃积温在2400℃左右。1992年推广旱育稀植107,025亩,95%的面积是盘育机插,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30%的地块亩产600公斤以上,总产达55000吨,纯效益2000万元。1989年前建场43年水稻平均亩产114公斤;1990年大面积推广旱育稀植面积33,947亩,亩产424公斤;1991年  相似文献   

17.
1、1985年凤凰县多点示范迟熟杂交中稻汕优六三110.7亩,获得平均亩产549公斤。1986年扩大到45400亩,平均亩产达529公斤,其中亩产650公斤以上的4200亩。1987年将扩  相似文献   

18.
安仁县地处湖南东南部,位于东经113°05-113°36,北纬26°17-26°50。全县一年平均气温17—18℃,日照1663.3小时,降水量为1300—1700毫米。1990年,、全县落实杂交稻春制4306亩,根据省种子公司下达亩产250公斤的计划,深入开展高产服务,继续全面推广一期父本及其配套制种技术,经有关单位现场验收,平均亩产263.1公斤,总产种子113.29万公斤,比1989年亩增58.05公斤,增产28.3%。现将主要经验归纳如下: 一、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春制有利条件 春制在我县已推广6年,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增产增收。 1.产量高。近年早、中熟组合春制亩产225公斤以上,比夏、…  相似文献   

19.
延边的高寒山区以吉林省东部的敦化、安图两县为主,海拔400米左右,无霜期在115—125天,年平均气温2—4℃。霜前≥10%活动积温2000—2400℃.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土质肥沃。大豆种植面积约50万亩。1980年前,大豆亩产85—100公斤.1981年后,产量上升很快,1983年平均亩产达120公斤以上,其中敦化县官地乡3万亩大豆平均亩  相似文献   

20.
郴州地处湘南南端,常年制种面积5.0万亩以上。六·五期间,杂交稻制种为一季夏制,少部分早、中熟组合制种后接插晚稻,但因季节紧张,管理粗放产量甚低。迟熟组合制种后就不再插晚稻,温光资源浪费大。七·五期间,我区制种季别上实行了大改革,即消灭秋制,压缩夏制,扩大春制,提出了积极试验、推广一期父本制种田栽培杂交晚稻,增加稻谷总产的配套耕作方式,以充分利用地力和温、光资源,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年产量,解决基地农户产种与缺粮矛盾。1990年我们承担地区农业丰收委员会下达的“税型杂交稻制种及杂交晚稻双丰收栽培技术”项目。在资兴、安仁、郴县、永兴、桂阳等10个县(市)实施,杂交稻制种57125.26亩,平均亩产211.8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6.02%。父本亩产达150公斤。制种田栽培杂交晚稻45635.7亩(比上年扩大面积20635.7亩),占制种总面积的79.9%,亩产394.62公斤,比双季晚稻亩产352.48公斤增加42.14公斤,增长11.96%。合计每亩产粮544.62公斤,产种211.8公斤,产值达1472.9元。并涌现一批高产典型。如资兴市州门司乡白被村春制459.2亩汕优64,平均亩产359.6公斤。安仁县制种4387亩,亩产263.4公斤,制种田全部种植杂交晚稻,经地、县组织多点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52.3公斤。该县洋际乡界背村清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