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养鱼生产起步较晚,特别是鱼种生产一直受着水温低,鱼类生长期短等因素的困扰,处于规格小、单产低的落后局面,严重影响了养鱼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我们于1996年在地区河南鱼种试验场开展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鱼种出池规格为65~152g,平均亩产达312kg。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为6亩,长方形。水深1.6m,鱼池底泥厚15cm,水源为水库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2、夏花放养:夏花由省涝洲鱼种场购入,其中鲤鱼夏花8.2万尾,白鲢夏花0.6万尾,花链夏花0.4万尾,草鱼夏花0.4万尾,6月4日入池,放养比例及密度,见附表1。  相似文献   

2.
2004~2007四年内分别进行了池塘培育岩原鲤夏花和鱼种试验。均采用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夏花培育以每667胛放养水花鱼苗2万尾~4万尾效果最好,30天左右可养成3cm--4cm规格(夏花),其成活率可达86%以上:鱼种培育,以每667肝放养夏花3000尾~10000尾效果最好,养殖180天,其平均规格可达32g/尾以上,产量较高,成活率可达82%以上。岩原鲤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在全长3cm前,食物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吞食:2cm-4cm为食性转化阶段,转为摄食底栖动物和有机腐屑,对人工配合饲料也具有较高的喜食性。岩原鲤抗病力较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几年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未出现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3.
在6个鲤鱼夏花当年育成商品鱼池中混养不同密度的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及在1个池中主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培育一龄鱼种试验,出池规格均达到40g/尾以上;主养大口胭脂鱼一龄鱼种,采用传统饲养方法——泡菜籽饼池周定点投喂法,亩产714kg,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4.
1988年,任丘市鱼种场采用综合科学养鱼技术,在面积为13亩、水深1.2~2.2米的旧坑塘中,培育以鲤鱼为主和少量鲢鱼的大规格鱼种,取得成功。当年6月7日投放鲤鱼夏花18.9万尾,尾重0.415克;6月30日投放鲢鱼夏花6.5万尾,尾重0.208克。至10月上旬,总产达1.64万公斤,亩均1262公斤;其中鲤鱼鱼种13612公斤,亩均1047公斤,鲢鱼鱼种2788公斤,亩均215公斤。鲤鱼鱼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站在朋口镇张家营村进行斑点叉尾鮰水花培育和夏花培育鱼种生产试验。5月18日从湖北省武汉调入斑点又尾鮰水花16万尾,经过25天培育,收获规格3~4厘米夏花14万尾,大部分外售,自留4万苗培育到2006年春节,收获10~16厘米的鱼种3.36万尾,总盈利4.25万元。现将试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松浦鲤是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培育的优良鲤鱼新品种,我市于1993年开始引进并在枯榆树鱼场进行松浦鲤鱼种培育实验。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得出,松浦鲤鱼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抵温等特点。是适合我们本地区养殖的鲤鱼优良品种,具有推广价值。 1998年,我们在穆棱市鱼种场,下城子枯榆树鱼场共计80亩鱼池,放养松浦鲤夏花40万尾,以驯化养鱼方法饲养,培育大规格鲤鱼品种,经过培育,拼池后,平均亩单产675kg,总产54 000kg,秋片鱼种出池平均规格达150g,现将生产及越冬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口胭脂鱼大规格鱼种培育以单养的效果为好,其培育成活率可达69.7%;夏花放养量以15万尾/hm^2为宜,夏花规格3cm以上,经5~6个月的养殖,可养成50g/尾的大规格鱼种,单产可达5 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唇(鱼骨)池塘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唇鲋夏花培育、1龄秋片苗种培育和2龄秋片苗种培育生产性试验.夏花培育池0.67 hm2,轮虫高峰期下塘唇(鱼骨)水花鱼苗10万尾.经24 d培育,鱼苗的平均全长达34.92 mm,增长4.04倍,平均体质量达0.285 g,增长142.5倍,鱼苗在22日龄后体质量增长较快,出塘唇(鱼骨)夏花8.2万尾,成活率82%.1龄秋片苗种培育试验池塘面积0.27 hm2,放养夏花8万尾(平均全长2.58 cm),经142 d培育,平均全长达16.62 cm,增长6.44倍,平均体质量达37.88 g,增长291.38倍,出塘秋片鱼种6.248万尾,成活率78.1%,饵料系数2.5.2龄苗种培育池塘0.2 hm2,放养1万尾(平均体质量15.6 g),经101 d饲养,平均全长达18.21 cm,增长1.56倍,平均体质量达56.66 g,增长3.63倍,出塘唇(鱼骨)鱼种9960尾,成活率99.6%,饵料系数2.2.  相似文献   

9.
北方池塘驯化养鲤高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黑龙江省肇源县肇源镇兴安村陈功林,采取池塘驯养鲤鱼,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他池塘驯化主养鲤鱼面积280亩,其中鱼种50亩、成鱼230亩,以80∶20放养模式为主.鱼种池共放养鲤鱼夏花鱼种20万尾,鲢、鳙、草鱼夏花鱼种6万尾;共投喂鲤鱼苗种饲料43吨;共产鲤鱼秋片鱼种3.1万kg,鲢、鳙、草鱼秋片鱼种0.75万kg.成鱼池放养鲤鱼春片鱼种2.9万kg、规格2.5 ~ 3.5kg/尾,鳙鱼春片鱼种2850尾、规格1~ 1.5kg/尾,鲢鱼种9000尾;共投饲料60吨;共产鲤成鱼17.5万kg、平均规格为5.5kg/尾,其中鳙鱼1.54万kg、鲢鱼2.9万kg.总投资230万元,总收入275万元,总盈利45万元,平均亩盈利1607元.以下介绍其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5,(6):7-9,6
大规格鱼种是保障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商品鱼的物质基础,两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规格鱼种,均取得了较好效果。1973年培育鱼种304万尾,亩产12,666尾。1974年又利用240亩池塘(包括60亩越冬池和4.8亩鲤鱼产卵池在内)生产出鱼种320万尾,平均亩产13,333尾,其中合格鱼种达到70%,为9,320尾(草鱼有90%达到3寸以上,并有多数草、鲢、鳙鱼种达4寸以上;鲤鱼43%达到2.5寸以上),  相似文献   

11.
翘嘴红鲌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2.
<正> 张北县水产工作站于1989~1991年在黄盖淖水库,用18只网箱进行了养鱼种试验。累计网箱面积288m~2,投放2.6~3.3cm鲤鱼夏花32万尾,2~2.6cm鲢鱼夏花25万尾,饲养70天左右,人工投喂颗粒饲料,成活率高达80%以上,鱼种规格提高到10cm以上,共生产大规格鱼种48.7万尾,3182.5kg,折合亩产7366.9kg,比从外地购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舶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营上饶县鱼种场采取鱼种池套养商品鲤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每年除鱼种亩产稳定在200—230公斤外,还可收获商品鲫60—70公斤,亩增收入300—350元。该场的经验是: 一、适时放养,合理密养。鱼种池经清塘消毒后,一般在5月25日前后放养草、鲢、鳙夏花,亩放养量10000尾,其中草鱼6000—7000尾,鲢、鳙3000—4000尾,同时亩套养大规格鲤鱼夏花120—150尾养商品鲤  相似文献   

15.
江波  王震  卞秋云 《水产养殖》2012,33(5):32-33
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滩新民良种场进行了黄河野生乌鳢微流水人工繁育保种试验.其中:2009年催产亲鱼15组,集卵9万粒,受精率很低,未孵出鱼苗.2010年催产亲鱼30组,集卵50万粒,受精率56.7%,生产水花28.3万尾,1龄鱼种5万尾;2011年,对注射剂量和孵化流程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共催产亲鱼48组,集卵18万粒,孵化水花鱼苗11万尾,受精率达到61.1%;经过2阶段(水花-夏花,夏花-鱼种)培育,生产1龄鱼种2万尾,平均规格75 g/尾,总产量1 500 kg,667m2均产量500 kg,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放养密度 :池塘培育鲫鱼鱼种 ,亩放鲫鱼夏花 80 0 0~ 1 2 0 0 0尾 ,可养成规格为 50~ 60g的鱼种。在池塘进行鲫鱼成鱼养殖 ,亩放鲫鱼种 1 50 0~ 1 80 0尾 ,平均规格 50~ 60g/尾 ,可养成规格为 3 50~ 40 0g的成鱼。品种搭配 :鲢、鳙鱼数量应占所养鲫鱼数量的 1 0 %左右 ,鲢、鳙鱼投放过早会影响鲫鱼驯化 ,最佳投放时间应该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鲤鱼、草鱼上浮抢食时间短 ,抢食凶猛 ,不仅会影响鲫鱼驯化 ,而且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生长 ,所以在鲫鱼主养池中禁止搭配鲤鱼、草鱼。驯化 :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 (如诱食肽 ) …  相似文献   

17.
概述 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的黑河市,在池塘进行的常规养殖中,鲤鱼的繁殖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初至6月中旬才能产卵繁殖,经过15至20天的培育才能达到夏花规格1.5-3cm,养至9月中旬水温降到15℃至10℃时出池,出池时规格在50-100g左右。秋片鱼种规格小,越冬期长,10月至来年5月,7月的越冬期。由于黑河的气候条件差,鲤鱼苗从孵出至入池越冬的生长期短,仅3个月时间,造成秋片规格小,越冬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鲤鱼的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任丘市鱼种场由于重视亲鱼的产前、产后培育,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使亲鱼性腺发育较好,成熟较早,催产孵化日期比前几年提前了15~20天,为提高水花鱼苗的生产量和培育大规格鱼种争取了时间。 1985年前家鱼的催产孵化日期一般从6月7日开始,年产水花鱼苗1300万尾左右。1985年后,催产孵化时间提前到5月20日,这提前的18天,正值鱼种培育的黄金季节,可由水花培育成夏花,当年即可全部培育成13.2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对鱼种培育场来说提前18天进行家鱼的人工催产孵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它可以夺取当年鱼种生产的主动权,提高鱼种生产规格,增加鱼苗生产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也为养鱼专业户提供当年投放。当年起捕的鱼种亲源条件,基本上解决了南苗北调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至1996年8月,利用藕池进行鱼种培育试验。试验面积3亩,共投放夏花鱼苗7500尾,每亩投放2500尾,共收获鱼种6770尾,尾规格达10-12cm,生产莲藕3200kg,总产值1.31万元,利润8970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索鱼种池高产,高效益的生产途径,1988年任丘市鱼种场利甲1.2亩小鱼池、进行了一年四次放鱼,四次收获的试验,结果是总产鲤鱼、草鱼夏花62万尾。亩产51.7万尾,平均规格2.4厘米:总产鲤鱼、草鱼、鲢鱼鱼种667.8公斤,亩产556.5公斤,平均规格30.2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