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公园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来进行公园的游客管理及接待设施的调控.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床位数、游道长度及水体中总磷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对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不同季节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为41 400人/d,日空间容量为13 255人/d,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生态环境容量差异较大,分别为1 848、3 879、1 307和775人/d.根据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为13 255人/d,公园“境内最佳住宿容量”春季为1 848人/d,夏季为3 879人/d,秋季为1 307人/d,冬季为775人/d.以上结果可为公园入园游客人数、接待区住宿游客人数及接待设施存量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最佳旅游环境容量;境内最佳住宿容量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的类型和数量日益丰富,它们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反馈人的行为、识别人的情感.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获取2018年游客在该公园中所发表的微博,经过筛选、情感值计算,结合词频分析、 Arc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研究游客情感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游客的积极情绪出现在3月、 11月、清明节、端午节和国庆节,而雨雪、高温及其他极端天气会降低情感值;空间上,积极情绪占主导的区域为公园入口附近、活动举办地点、历史文化景点、特色建筑和沿岸区域.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民俗文化挖掘、特色建筑设计、亲水空间规划及驱蚊和遮荫植物的配植;在管理上应选择节假日和温度适宜、天气状况好的时期举办活动,以提升游客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人口最多的区域,市民对公园这个休憩场所的需求量很大,市民满意度是衡量公园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依据,体现着公园的人性化水平和各项设施的完备程度。作为公园管理者,倾听市民需求,逐步完善公园体系,提升市民满意度,形成公园、游客之间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对构建生态浦东、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浦东新区公园游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后,从游客需求、公园现状、养管水平、市民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福州三叠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福州三叠井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并使用游道测算法测量环境年容量和游客年容量,得出其环境年容量与游客年容量分别为1 330 500人和470 250人,其结果为福州三叠井公园的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免费公园是政府提供给城市所有居民的一种绿色公共产品,关乎城市的生态文明、居民的生活品质、民众享用公共资源的平等性,是生态惠民政策的直接体现。长沙市政免费公园从2000至今发展迅速,于此不协调的是出现了游客数量倍增,管理成本增加,资金压力大等诸多管理层面的问题。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政免费公园的实际情况,尝试性提出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制度,完善公园的设施为游客行为提供正向引导,利用的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等优化对策,以期促进长沙市政免费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楼观台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心理容量4个因素,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通过对比发现楼观台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远小于理论旅游环境容量,并对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仕雄  陈果  谢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38-9840,9842
对安顺市龙宫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龙宫景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分别为57 879人次/d、47 174人次/d、10 502人次/d.而据调研数据得知,龙宫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接待量约为43 887人次/d,远远超出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同时不断接近生态环境容量.基于此,提出促进龙宫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可能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着重分析了华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容量、社会心理容量、旅游设施容量和生态环境容量,采用“最低因子定律”,将上述容量中最小的容量值定为华山风景区的旅游容量;最后,结合华山风景区历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对旅游容量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景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合理控制湿地公园旅游者数量是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在不损害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确保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地接待旅游人数的最大值。本文综合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管理容量、旅游心理容量五个因素,对下渚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南方城市雨季频繁,城市综合公园作为高密度人群区域,构建避雨设施可以缓解突发降雨和台风等气象对游客造成的威胁,为游客提供避雨停留的重要功能。以赣州中央公园为例,基于GIS的费用加权距离法,结合游人的行进时间成本,分析了公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与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来分析公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可以真实模拟游人的避雨过程,此方法较为真实准确;(2)赣州中央公园的避雨设施可达性有待优化,行人在0?30 s、0?60 s内能到达避雨设施的区域分别占公园可通行路面的比例为42.42%和65.43%;(3)赣州中央公园可以同时承载1894人进行避雨,占公园最大游人容量的26.12%,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在城市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随着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剧增的游客给公园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通过对昆明市西华公园免费开放前后生态环境容量的对比分析,探讨公园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再生力,以及如何在特定的生态区域内人为提高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容量因游客量剧增带来的矛盾,探寻城市居民与生态环境双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6 238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112.28万人次/a。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逢"假日旅游"高峰期却会出现游客流量严重超载。针对该旅游风景区游客接待状况及其旅游业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明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大明山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大明山本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面积容量法、卡口法、游道法测定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得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年生态环境容量为100万人/年,年旅游环境容量为74.5万人次,年;并对其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的年接待游客合理容量不宜超过65万人次。  相似文献   

14.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骊山3个主要景区的实地进行了调查,以中青年游客的游览速度和观景时间为标准,用线路法计算出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环境容量的日容量为11965人次,年容量为2957748人次,同时还计算了旅客日容量为8784人,旅客年容量为2171405人.  相似文献   

15.
从景观生态学出发,建立区域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以杨庄河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区域生态承载力1999--2001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1年以后逐步回升,但仍处于不可承载状态,石化工业的开发建设继而加大对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是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谢雨萍  向悟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28-5131
应用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2004年和2006年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足迹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小,生态农业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说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模式是减少旅游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需要合理规划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广大居民的休憩游览等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游客对于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选择需求情况,以及影响游客对于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提出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有关问题和解决建议:加强游憩空间对于游人的吸引力度;游憩空间环境对于游人的影响;游憩空间设施对于游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