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任中 《辣椒杂志》2004,2(2):36-36
红辣酱取红辣椒10kg,盐1.5kg,花椒30g,大料50g。先将辣椒洗净,晾干,再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入缸密封,7d(天)后即成。腌青辣椒取青辣椒10kg,盐1.4kg,水2.5kg、大料25g、花椒30g;干生姜25g。将青辣椒洗净、晾干、扎眼、装缸;将花椒、大料、生姜装入布袋,投入盐水中煮沸3~5min(分钟)捞出,待盐水冷却后入缸。每天搅动一次,连续3~5d,约30d后即成。腌红辣椒取鲜红辣椒10kg,盐2kg,白糖500g,料酒100g。将辣椒洗净,在开水中焯5s(秒钟)迅速捞出,沥尽水,晾晒后倒进大盆,加入盐,白糖拌匀。腌24h(小时)后入缸,淋入料酒,密封贮藏,约60d后即成。豆瓣辣…  相似文献   

2.
张战泓 《辣椒杂志》2003,1(3):28-31
68%金雷多米尔-锰锌WG是辣椒疫病较为理想的防治药剂.于辣椒疫病发病前或初期极少数病株出现开始施药,施药次数以施药三次为宜,每次施药间隔期为7~10d(视气候条件和发病情况而定),使用剂量为100g~120g/667m2(a.i.为1020g/hm2).每667m2喷施药液60kg时,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为80.38%~85.44%,辣椒增产率为17.76%~27.12%.施药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将药液均匀喷施于辣椒植株靠近地面的茎基部.  相似文献   

3.
68%金雷多米尔-锰锌WG是辣椒疫病较为理想的防治药剂。于辣椒疫病发病前或初期极少数病株出现开始施药,施药次数以施药三次为宜,每次施药间隔期为7~10d(视气候条件和发病情况而定),使用剂量为100g~120g/667m2(a.i.为1020g/hm2)。每667m2喷施药液60kg时,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为80.38%~85.44%,辣椒增产率为17.76%~27.12%。施药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将药液均匀喷施于辣椒植株靠近地面的茎基部。  相似文献   

4.
利田 《中国果菜》2003,(4):30-30
一、酸甜红椒罐头 1.汤汁调配:砂糖8kg,精盐22kg,食用醋1.37kg,丁香0.1kg,桂皮0.125kg,桂叶0.1kg,黑胡椒0.05kg,血胡椒0.1kg,水约90kg。先将以上香料加水煮30~40分钟后过滤,然后加入糖、盐,使之溶解煮沸,最后加入食用醋及沸水,调整汤汁总量为100kg备用。 2.制作过程:将全红、无烂斑的辣椒按大小分级,放入90~95℃微沸水中烫30~60秒钟(以椒片烫透柔软为度),冷却沥干。然后用500型玻璃瓶,固形物占净重的50%,按辣椒的大小分别装罐。每罐填充量为果肉250g,汤汁50g,罐上部要留有一定空隙。趁热排气,排气温度为85~95℃,时间8~10分钟,罐内…  相似文献   

5.
500g/L氟啶胺SC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0g/L氟啶胺SC防治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500g/L氟啶胺SC含量为250mg/kg、333.3mg/kg、500mg/kg时,药后15d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5.42%、83.68%、88.81%;药后30d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9.02%、84.87%、90.61%,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8.06%、13.42%、17.36%。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由于受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栽培技术要求高,而深冬栽培辣椒的技术难度更大,为突破这一难题,在总结外地秋延后冬季栽培辣椒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日光温室深冬茬辣椒生产试验,经过2a的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667m2最高产量达5 000 kg以上,产值12 000元左右,一般产量达3 537.5 kg,产值11320元.现将日光温室深冬茬辣椒生产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城椒4号'是鲜食粗羊角形辣椒早熟一代杂种,适合在北方辣椒产区栽培.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21个,果长17.9 cm,果横径2.58 cm,果肉厚0.44 cm,单果质量30.6 g.商品果绿色,辣味适中,产量可达65 000~70 000 kg·hm-2.  相似文献   

8.
辣椒新品种干椒三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椒三号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Y44A为母本,恢复系AI88C为父本配制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细长羊角形,纵径22~24 cm,横径1.5~1.7 cm,平均单果质量16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艳红亮,辣味香浓.667 m2产鲜红椒3 000~4 000 kg、干椒450~500 kg.抗TMV,CMV和疫病,适宜全国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台湾长香辣椒为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株型直立,可适当密植.中早熟,每667m2产量可达3 000 kg.果细长,约18 cm,单果重约26 g,果肉较厚,果心少,辣味较强.青果绿色,熟果鲜红色,光泽艳丽,干椒深红色.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在赣州市章贡区试种,表现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市场售价比本地辣椒高30%~40%,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百宜镇是贵州地方特色辣椒品种"百宜平面椒"的主产地,研究该区域辣椒地土壤养分状况,对指导区域辣椒种植和配方施肥,促进辣椒产业绿色发展,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百宜镇辣椒产地土壤表层(0~20 cm)样品128个,分析检测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8个指标,利用分肥力系数和修正的内梅罗(Nemoro)公式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值在4.55~7.08;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在0.12~4.13g/kg和82.01~972.75 mg/kg;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在0.04~2.70 g/kg和0.50~111.00 mg/kg;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50~26.20 g/kg和22.00~530.00 mg/kg。(2)对研究区土样8种养分指标进行分级,土壤样点pH值主要为酸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全氮整体丰富,全磷处于中等水平,全钾中等偏低,碱解氮丰富,有效磷中等偏上,土壤速效钾普遍缺乏。(3)研究区辣椒地土壤综合肥力值在0.9~1.8。综合肥力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和东南部相对较高,西部和东北部相对较低。建议研究区实行"减氮、适磷、增钾",调整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以土壤养分检测和辣椒需肥特性为依据开展科学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辣椒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萧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辣椒杂交种生产,90年代初全县辣椒杂交制种面积发展到100hm2以上,由于缺乏经验,制种中常出现花期不遇、果多籽少、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使制种产量低且不稳,667 m2平均产量20~25kg.从1995年起我们开展辣椒制种技术的研究(亲本均由韩国提供,母本为雄性不育系,杂交种为PE4502),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使产量和效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带动了我县及周边县市辣椒杂交制种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全县制种面积每年都在500hm2以上,667 m2产量75~90 kg,最高达116.3 kg.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粤椒1号辣椒是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早熟,株高65 cm,株幅60 cm,果实粗牛角形,果长16~17 cm,果径4 cm,单果重50~100 g;果皮光滑,深绿色,肉厚,味辣,脆嫩,品质优良;抗疫病、青枯病、病毒病,667 m2产量4 000kg以上.粤椒1号辣椒已连续3年在粤北的始兴、连州、乐昌等地早春种植成功,并得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2%伊枯草菌素水剂66.7 mg/kg、100 mg/kg和200 mg/kg 3个浓度处理,研究其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药3次后,2%伊枯草菌素水剂66.7 mg/kg、100 mg/kg和200 mg/kg处理辣椒立枯病的防效分别为60.2%、65.0%和68.2%,其中高剂量处理与常规化学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25 mg/kg处理防效相当,可在辣椒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防治蔬菜蚜虫的高效、安全药剂,我们采用70%烯啶虫胺·噻嗪酮水分散粒剂在辣椒上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0%烯啶虫胺·噻嗪酮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20 g、30 g防治蚜虫效果较好,且对辣椒生长发育安全,生产上推荐667 m~2用量20 g兑水30 kg喷雾。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在莱芜地区种植的辣椒品种,创新种植模式,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从植株长势、果实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对2017年引进的2类共19个辣椒品种进行种植适应性筛选。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生长习性和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鲜食辣椒品种松江红8号育苗期长势强,移栽后长势中等,平均单果鲜质量高达20.1 g,667 m~2产量1 524.0 kg;干椒品种K10和K7表现最优,667 m~2产量分别为444.4 kg和315.5 k g,以上3个品种适宜在莱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钢架塑料大棚水萝卜套种辣椒栽培模式,既提早多种了一茬水萝卜,又实现了辣椒的春提早和秋延后的正常生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增加了蔬菜种类,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有效栽培措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近年来大力推广这一种植模式,目前面积已达133.3多hm2.这种套种模式一般667 m2产水萝卜2 500 kg以上,收入3 000余元,667 m2产辣椒4 000 kg以上,收入5 000余元,每667 m2水萝卜和辣椒的总收入可达8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彩色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美国引进的彩色辣椒Sweet Banana为试验材料,按不同基质配方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旨在筛选出我国南方春季多雨条件下,彩色辣椒无土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以珍珠岩.河沙、棉籽壳按1:1:1的体积比混合为最佳.按此配方栽培的彩椒株型紧凑,开展度为40.2×40.0cm,产量达到1.2kg/株,红果Vc含量132.64mg/100g,具有较高的观赏与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海梅 《北方园艺》2011,(21):132-133
以青海省地方品种乐都长辣椒为试材,研究精制有机肥对辣椒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增强植株长势,但对辣椒的生育期以及对辣椒的株高、节间长、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影响不大.辣椒产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单株结果数增加,1 hm2施用精制有机肥2 100、2 550、3 000 kg,辣椒产量依次增加3.07%、6.32%、11.07%,增产效果明显.综合考虑乐都长辣椒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最佳施肥量为3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设施大棚的利用率,近几年来通过生产实践,江苏丰县菜农摸索出大棚辣椒一番茄一菠菜一年三熟高效轮作种植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每667m2产辣椒2500~3200kg,产值5000~6500元;产番茄3500~4000kg,产值5500~6500元;产菠菜800~900kg,产值2000~25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海椒5号的母本P94J3是从湖南地方辣椒品种中经多代提纯复壮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自交系,父本P94J4是从国外引进的辣椒材料中经多代分离纯化选出的一个优良自交系.该组合中熟,果身匀直,果皮光滑,果肉较厚,耐贮藏运输,商品成熟果黄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单果重45~60 g,味中辣.每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