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照对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自然光照下玉米叶片内APL活性呈周期性变化,光一方面可以启动和激活PAL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PAL-I的合成,使PAL活性达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在连续光照下,光对PAL活性也同样具有双重影响,使PAL活性产生24循环节奏波动,在连续黑暗中PAL活性表现稳定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玉米对纹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在玉米抗、感品种和不同生育期与叶鞘位之间存在差异。在玉米(川单10号)的不同生育期和叶鞘位中,随生育期的发展和叶鞘位的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在受纹枯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R15)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K09)。这一结果表明,玉米对纹枯病的阶段抗性变化以及品种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玉米幼苗生长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交玉米品种兴海201在3叶期经6℃、10℃低温处理3 d,株高相对降低,叶尖出现卷曲性状,植株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延迟型冷害症状.在相同处理温度下不同处理时问对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显著,处理后12 h测得的PAL活性值与处理后0、24、36、48、60 h的PAL活性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时间处理间活性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相同处理时间下,3种不同处理温度对玉米叶片中PAL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6℃下活性最高,为12.345 U,10℃下活性为6.293 U,常温下活性为6.194 U. 相似文献
4.
5.
以辣椒4个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研究成株期感染白粉病后,接种叶片以及接种叶片的上、下位叶片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未接种时抗感材料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别,接种后,抗感材料接种叶片PAL活性均有所增加,但接种后的第2~3天内抗性材料PAL活性变化量显著高于感病材料PAL活性变化量,说明辣椒白粉病抗性与PAL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接种后,接种叶片的上、下位叶片组织中PAL活性也均提高,说明接种叶片受白粉菌侵染后会对相邻非接种叶片产生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6.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诱导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 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TC103以质量浓度0.025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μg/mL和0.050μg/mL的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豇豆抗锈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豇豆(Vigna sesquipdalis Wight)不同梯度抗性品种与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互作的早期(于接种后12h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ge ammonia lyase,PAL)的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梯度一致;地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免疫和抗病品种中降低,在感病品种中则上升。 相似文献
8.
水稻感染小球菌核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水稻品种感染小球菌核病后,在不同接种量、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感病后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孕穗末期,在抗病距茎基部0-3cm的组织,病后PAL在活性变化和酶上升的幅度变化上都为最大,而在感病距离斑3-7cm组织,病后PAL活性上升幅度为最大。建议在品种抗性鉴定中,以在孕穗末期接种3个菌丝块在距茎基部3-7cm组织之间取样测定PAL活性为好。 相似文献
9.
机械损伤诱导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
综述了机械损伤诱导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研究现状,包括机械损伤诱导PAL活性与虫害诱导的区别、机械损伤信号的转导、PAL酶及其基因的诱导等。对机械损伤诱导植物PAL活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锥栗抗栗瘿蜂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未受栗瘿蜂为害和受害2种条件下不同抗栗瘿蜂性锥栗品种叶片的PAL活性,研究锥栗抗栗瘿蜂与PAL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未受栗瘿蜂为害时,抗、感品种PAL活性无明显差异;栗瘿蜂的为害胁迫可诱导抗栗瘿蜂品种PAL活性提高,感虫品种不产生诱导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烟草幼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比活力以及多酚含量,研究PAL活力与多酚含量的关系。[方法]3个烟草品种分别为西1#、东2#和中3#。[结果]不同酶提取缓冲液对测定的PAL活力值有影响,其中10%PVP的效果最好;烟草幼苗中的多酚含量高,则其PAL活力及比活力都较高,而且PAL活力与酶提取液中β-巯基乙醇的浓度呈正向相关关系。在试验材料中,多酚含量没有达到抑制PAL活力的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探索改进PAL活力测定方法,明确多酚含量与PAL酶活力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以南果梨树为试材,在不同的施肥处理下,研究了南果梨花青素含量与PAL活性的关系及施肥对南果梨花青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果梨整个生育时期,PAL活性的变化与花青素的合成都有两次高峰,但它们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施肥处理对花青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施高量钾、铁肥和不施氮、磷有利于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和PAL活性的提高,中量施肥水平对花青素含量及PAL活性都表现出了较好的调控效果,其花青素含量及PAL活性分别为48.95nmol/g和19.72U/(g·h),虽然花青素含量与PAL活性低于高量钾处理,但它们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用固体加入法研究了银杏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盐析过程。结果表明:50%→75%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蛋白质的收获率高,PAL的纯化倍数高,是较理想的盐析范围。 相似文献
14.
分离和部分纯化了甘蓝型油菜荚果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亚基分子量约为46KD,推测其全酶分子量为184KD。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8.4;最适温度是60℃,70℃处理10min残存活性仍保持在5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底物L-Phe最适反应浓度是0.02mol/L;有两个Km值,即Km1为1.01×10-3mol/L,Km2为0.778×10-3mol/L。 相似文献
15.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8℃低温胁迫下,红叶芥PAL基因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处理18 h后达到最低点,随后迅速升高,这与PAL活性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6.
白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中克隆了编码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cDNA,其2322bp的ORF编码773个氨基酸,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PAL-HAL和PAL2个功能域以及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该序列同其它5种植物的序列一致性为60%~73%,其中与美洲红(Rhizophora mangle)树最高为73.1%.以该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白桦与美洲红树聚为一类,其余3种裸子植物长白松、沙地海岸松和银杏聚为一类.BplPAL1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的转录表达,在次生木质部表达最强,其次是幼叶,在花序中的表达量较低,说明BplPAL1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调控和表达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苹果花青素形成与PAL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新红星、乔纳金、红富士和新国光4个品种在果实着色过程中花青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三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果实着色期间,随着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增加,花青素含量增加。着色前期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基本上呈直线增加,后期较平稳;而蛋白质含量则随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龙井一号"黑米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黑米中花青素含量和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花青素含量和PAL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当干旱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花青素含量开始下降,而PAL活性仍然上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