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甜杂一号     
《蔬菜》1986,(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新近育成了甜椒品种“甜杂一号”。该品种于1984年通过鉴定,并荣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京郊有关单位已在积极配制杂交种子,准备1986年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市场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近10年来,我们先后育成多个杂种一代薹用蔬菜品种,尤其以白杂二号、白杂三号2个品种最为突出,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于下,供经销商和生产者参考。1特征特性1.1白杂二号(1305)为早熟菜心和早熟白菜杂交而成的杂种一代品种。早熟,播后40天左右开始采收,可延续采收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我区春大棚黄瓜生产多选用“长春密刺”品种,此品种早熟、高产、品质佳;但近年来常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侵染造成减产。为了提高春棚栽培黄瓜的经济效益,我区引进了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选育的津杂1、2号黄瓜品种。经过四年来的小区试验、示范、推广,我区栽培津杂黄瓜面积已达80%以上。实践证明其抗霜霉、白粉、枯萎病能力强。我区连续在北辛安、古城大队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长春密刺”亩产1379至4955公斤,  相似文献   

4.
津杂黄瓜,是指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原蔬菜所黄瓜室)培育的适宜于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杂交良种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1984年正式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和生产示范后,可以看出,津杂黄瓜在春保护地栽培,具有明显的抗霜霉、白粉、枯萎病以及早熟丰产的特性,生产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在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  相似文献   

5.
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50号北京小杂50号大白菜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近年来育成的一个极早熟、耐热、抗病的大白菜新品种,此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填补了北京市极早熟大白菜品种的空白,并为8、9月蔬菜淡季的供应增添了品种花色。该品种于1992...  相似文献   

6.
朱华  丁建卫 《蔬菜》2001,(7):8-8
目前大棚大椒秋延后栽培通常选用的为微辣型羊角椒品种。为增加元旦、春节大椒供应的花色品种,1999、2000年连续2年在我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以甜椒品种“甜杂2号”、“茄门甜椒”进行秋延后栽培试验,初步认为“甜杂2号”作为本地区秋延后栽培的甜椒品种,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品种特性特征 本品种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甜椒一代杂种。早熟性强,长势旺,抗性强,高抗病毒病,结果性好。果实灯笼形,果色深绿,单果重70g,最大果重100g以上,果肉厚3.5~4mm,味甜,耐贮运。延后栽…  相似文献   

7.
冬瓜历来是长江流域秋淡的骨干蔬菜。长沙市蔬菜所培育的“青杂一号”“粉杂一号”杂交一代冬瓜品种,产量高,食味佳,肉质致密,耐贮运,非常适合二线基地生产,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在长江流域地区各省、市均有种植,亩产达6000~12000公斤。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时播种早熟栽培,多利用加热温室播种,播种期依加热设备的种类而定。最早播种期可提前到当地气温稳  相似文献   

8.
青杂一号冬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瓜是秋淡骨干蔬菜品种。为解决好秋淡冬瓜生产,我所于1981年开始进行冬瓜新品种选育,经过9年努力,选出“青杂一号”、“粉杂一号”两个杂交组合。1988年开始,“青杂一号”在我市二线蔬菜基地浏阳县沙市乡试种,表现良好;1989年在该地生产试验100多亩,8月经长江流域蔬菜高产协作组现场验收,高产田亩产达11500公斤。平均亩产达6000~7000公斤,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同年年底,被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9.
《蔬菜》1987,(3)
十多年来北京郊区一直延用“长春密刺”为春大棚黄瓜的主栽品种,“长春密刺”黄瓜具有早熟丰产特性,比较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然而该品种种子近年来混杂、退化严重,而且对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抗性都较差,造成减产,个别大棚甚至因病害严重导致只种无收。为了改善春大棚黄瓜的生产状况,引进和选择出早熟、抗病、丰产的春大棚黄瓜品种,代替只用长春密刺单一品种是必要的。1983~1984年,近郊区一些社队小面积试种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现黄瓜研究所)选育的适宜于保护地栽培的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较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我们先后选育出适合上海地区各种茬口栽培的优质、丰产、抗病的洋杂一号、洋杂二号番茄新品种.1987年开始试种,1988年示范推广,近3年来,洋杂一、二号种植面积已占上海春番茄的70%以上,并已推广到江,浙、皖、鄂、陕等省市,普遍获的得评,199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洋杂一号一、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种,有限生长,第一花序位于第7—8叶,以后每隔1—2叶出一花序,4—5花序自然封顶.果实偏高圆形,第一花序平均单果重200g以上,最大果可达500g.洋杂一号长势旺盛,早熟,丰产性好,上海地区春季地膜栽培,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60%左右,一般每亩产量4000kg.在1990年南北方蔬菜种子技术交流会安排的粉红番茄品比中,洋杂一号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在早熟品种中名列第一.1988年,上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对市郊春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洋杂一号管棚栽培的畸型果率为0.4%,地膜覆盖栽培的畸型果率为2.22%,在12个供试品种中畸型果发生率均最低.该品种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MV),适应性也广,露地、地膜、小环棚、大棚及春秋均可栽培.二、栽培要点 上海地区春季地膜栽培,12月底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苗龄90—95天、大棚栽培,11月中、下旬播种,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苗龄75—90天.定植密度亩栽3000株左右,行株距  相似文献   

11.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60号的选育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余阳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00081)北京小杂60号是北京市农林料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一个抗病、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的一代杂种。该品种还具有不易裂球,耐运输,适于短期贮存以...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新品系杂优三号史庆馨杂优三号大白菜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白菜研究室配制的抗病、丰产的大白菜一代杂种。它是中熟品系,自试种推广以来,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1.选育经过:杂优三号由341自交系和P-8自交系杂交而成,341...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 北京小杂58号 北京小杂56号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北京市板井村)育成。是221和269两个自交不亲和系的优良一代杂种。 北京小杂56号早熟,生长期50~60天。植株整齐一致,生长速度快,株高40—45厘米,开展度约60厘米。外叶浅绿,心叶黄,叶柄白,叶帮较薄。叶球高校,外舒内包,球形指数为2.1。单株净菜重2公斤,净菜率80%,净菜亩产5000公斤。品质中上,商品性好,抗病,耐热,耐湿,适应性广。北京地区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在湖北,一广东、山东以及郑州、西安、成都、吉林、石家庄、沈阳、南京、昆明等地试种表现良好北京小杂65号北京小杂65号是…  相似文献   

14.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开杂5号西瓜具有中熟、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运、易坐果的特点。经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试种示范,证明其产量和品质均超过丰收2号、新红宝等优良品种,是我国中部瓜产区理想的中熟西瓜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5.
番茄新品种泸杂5号646100四川泸州江阴石寨蔬菜种苗中心韩明彬泸杂5号是由四川大富蔬菜研究所以“89-7”作母本,以“粉5”作父本杂交而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泸杂5号经我中心试种并与其它6个品种对照,无论是产量和抗病性均列首位。1994年在四川、...  相似文献   

16.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开杂5号西瓜具有中熟,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运,易坐果的特点,经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试种示范,证明其产量和品质均超过丰收2号、新红宝等优良品种,是我国中部瓜产区理想的中熟西瓜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7.
火白菜‘矮杂一号’及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白菜是南京地区夏淡季主要蔬菜,夏季高温、暴雨和病虫害,严重威胁其稳产高产,影响市场供应,因此,我们于1973~1976年育成了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和优质的火白菜优良组合——AB矮脚黄×短白梗F_1,比当地品种增产30.0~152.8%,现已大面积推广,成为当地“堵伏缺”的主栽品种,定名为“矮杂一号”。 为解决白菜一代杂种的大量简易制种技术问题,同期又育成了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 AB矮 3’和‘ AB矮 8’两个新品系;并证明其不育性属核质遗传型,主要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目前已大面积应用于矮杂一号火白菜的制种。  相似文献   

18.
耐抽薹大白菜品种及早、中、晚熟系列的优质、抗病、高产的新品种的出现,实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白菜的周年供应。目前,虽然大白菜的栽培面积大大下降,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白菜仍是城市中远郊及新菜区的主栽蔬菜,在市场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了弄清青杂系列大白菜品种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于2002年选择青杂系列等13个大白菜品种进行了试种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种品种有青杂80、琴萌2号、青杂11号、青杂15号、青绿60、青绿65、青杂13号、青杂14号、青杂7号、青杂8号、青杂12号、改良青杂3号(青岛国际种苗…  相似文献   

19.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在《本草纲目》等古医籍中称之为“合欢花、忘忧菜、宜男生精菜”,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供食用部分为金黄色花蕾,营养丰富。北海市蔬菜研究所于2008年从湖南引进黄花菜杂交品种“杂黄1号”试种示范,经2年多的观察试验结果显示,最大花蕾达10 g,最小2.97 g,平均为3.05 g;当年移栽平均667 m2产鲜花达1333.33 kg,第二年宿根667 m2产鲜花达3632.48 kg,667 m2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常杂一号”系常州市蔬菜研究所于1979年将在本地种植多年表现为早熟、丰产、优质的上海“杨行”黄瓜与北方早熟、抗病、高产的“长春密刺”杂交配制而成。经1981、1982、1983年三年品比试验,产量均在参试品种前列。1984年又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结果:“常杂一号”比“杨行”每亩平均增产27.3%,其中早期产量增加36.7%。1984年通过了常州市政府科委技术鉴定。1988年~1990年又参加了江苏省春黄瓜区域试验,结果:“常杂一号”平均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