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饲用大麦华大麦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大麦3号是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饲用大麦标准,且表现为矮秆、早熟、高产、多抗。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利用途径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高蛋白裸大麦华大麦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华大麦1号是湖北省2001年8月审定命名的优质专用裸大麦新品种,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家优质饲用大麦标准,且表现早熟、高产、多抗。本文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华大麦7号为特早熟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熟期比湖北对照大麦品种早4~5d,且所测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啤用大麦标准,2008年8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均表现特早熟、高产、多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品种鄂大麦9号增8.70%。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5.
华大麦6号为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2008年3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种植模式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多抗的啤饲大麦新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用13个啤饲大麦品种进行区域试验,比较不同啤饲大麦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表现等。[结果]14BW-105、14BW-27、14BW-71,14BW-59这4个品种产量高、整齐度好、抗性好,翌年可提供市区域试验鉴定;14BW-118、14BW-56等8个品种的经济性状等比对照品种保大麦8号差,建议淘汰,不再参与试验鉴定。[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饲大麦品种的审定、品种区域化的合理布局及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华大麦2号是湖北省2001年8月审定命名的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啤用大麦标准,且表现为早熟、高产、多抗。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应用该品种的模式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9—2010年大麦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概述了2009年国内外大麦生产与贸易现状、国内外大麦生产技术研发进展以及国内大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2010年大麦产业发展趋势。2009年我国大麦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4×106 hm2和5.5×106 t,取得4项省部级奖成果、3个品种授权和8项专利公告。我国大麦产业主要存在优质专用大麦育种效率较低、生产栽培技术滞后、食用和饲用加工技术缺乏、产供销流通环节混乱等问题。建议政府重视大麦生产、建设大麦优势产区、形成产业链共赢合作关系、加快培育优质专用大麦新品种、加强栽培与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促进大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目的: 为了选择食用或饲用及酿酒用的大麦品种,乃进行比较试验以测定其产量及适应性。食用大麦品种以产量高,成熟期较早,籽粒含蛋白质在12%以上,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酿酒大麦品种以产量高,成熟较早、发芽整齐、籽粒含蛋白质在12%以下,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沿海滩涂大麦生产提质增效,将啤酒大麦转型成饲用大麦,提高了田块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大麦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沼液质量及施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以及饲料化处理等方面对饲用大麦沼液肥施用技术规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广大大麦生产者提供产品升级的途径,同时提高沼液的消纳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