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种群的数量特征是其自身特性和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样方法对昆明市呼马山云南松种群的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阴坡为偏稳定型,阳坡和山脊属于增长型;种群密度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增加;生物量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减少,阴坡生物量峰值集中在35龄左右,而阳坡和山脊生物量峰值均集中在15龄左右;云南松种群分布格局与其生境没有必然关系,在3种生境(阴坡、阳坡、山脊)下都呈现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
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标准地及样方法对秦岭林区天然华山松种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以单层结构为主;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发育阶段由集群→随机→集群分布过渡,在水平方向不同龄级个体呈镶嵌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及存活曲线复杂,增长型和衰退型并存,并以缺失某些年龄阶段的间断衰退型为主;种群个体的径阶结构多呈右偏正态分布,表现出种群幼苗、幼树储备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西雅长林场细叶云南松针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为桂西北细叶云南松林管理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重要值、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指数(D)等指标,分析细叶云南松林植物多样性;采用扩散系数(Di)、聚集指数(Ci)、平均拥挤度(m*)、Green指数(Gi)、聚块性指数(Pai)和聚集强度(Pi)等指标,分析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桂西北细叶云南松林的植物多样性格局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种群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22个优势种服从聚集分布,少数种群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结论]广西雅长林场细叶云南松针阔混交林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林内环境荫蔽,不利于幼苗天然更新及幼树生长,适当进行人工抚育可促进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塔里木河中游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与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河漫滩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储备丰富,种群呈增长趋势;沙地生境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胡杨种群的格局规模为25m2。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空间格局有所差异,分别表现为集群分布与随机分布;在胡杨种群生长过程中,空间格局呈现由集群分布至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塔里木河洪水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的缺陷,本文应用广义的逻辑斯诗曲线研究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并指出了黄山松在不同林型下和同一林型不同密度下的断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结果表明,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能很好地拟合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规律,从而为黄山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好地了解濒危植物浙江楠(Pheobe chekiangensis C.B.Shang)种群的结构与现状,为该树种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样方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种群生命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方法,对安徽祁门地区浙江楠的种群结构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祁门浙江楠种群在结构上大体呈"金字塔"形,幼树数量较大,中间径级和大径级个体数量保持一定水平。生命表数据显示死亡率(qx)第I、第V和第VI径级均为负值,说明幼树前期死亡率较高,其自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期望值(ex)最大值出现在第III径级,Deevey III型曲线斜率大,死亡率和致死率(Kx)曲线有一定波动,表明祁门浙江楠种群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种群结构动态指数在无干扰和非完全随机干扰情况下分别为0.249和0.134,偏离0的程度低,种群较为稳定,这与时间序列预测结论基本一致。【结论】目前,祁门浙江楠种群结构相对稳定,采取种群就地保护、封山育林保护生境、加强种群幼苗抚育管理,建立基因通道和确保遗传多样性条件下加强回归引种等将更有利于种群的生长发育,促进种群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运用生命表描述了东北红豆杉种群动态的总趋势,判定了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贵州特有植物小黄花茶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黄花茶种群生态学规律,利用不同的生态数据,对种群的环境条件、空间结构、年龄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有少量的小黄花茶被砍伐,但种群结构较稳定,当前破坏干扰程度不明显;2)小黄花茶的空间分布格局,除P4试验样地为集群分布外,其余均为随机分布;3)小黄花茶种群在不同年龄结构上以小径级个体相对较多,大径级个体则较少;通过幂回归方程和生存曲线可知,P3试验样地的小黄花茶种群属增长型种群,P1、P4、P5样地的种群属稳定型种群,P2、P6样地的种群则属衰退型种群。  相似文献   

10.
棕榈蓟马在茄子不同叶位的种群数量分布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榈蓟马成虫与若虫在茄子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及一张叶片的叶背,叶面上的种群数量动态分布是不同的。成虫与若虫种群数量,在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的平均分布比例分别为51.3%,32.1%,16.6%和31.8%,44.7%,23.5%。在同一张叶片的叶面,叶背上平均分布比例分别为56.27%,43.73%和26.59%,73.41%。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抚育间伐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松抚育间伐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并与云南松成熟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是:在人工混交林中抚育间伐材材性较成熟材均有所下降,但其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3项主要力学性质及冲击韧性、硬度等下降幅度大小,对云南松抚育间伐材可大量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天然云南松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然云南松个体和种群生物量动态变化规律,为培养优质丰产云南松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编年序列法,并利用生长方程计算不同林龄云南松的个体生物量、种群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个体生物量在26龄前增长缓慢,26龄后增长速度较快;种群生物量在4龄前增加较快,5~7龄增长缓慢,8~9龄直线增长,10~20龄缓慢增加,21龄以后增长较快;在4龄前,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并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4龄后,地上生物量占个体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占主导地位。【结论】云南松个体生物量、种群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种群生物量前期主要受密度影响,后期主要受个体生物量影响;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分配与云南松生态适应对策有关,在幼苗期生物量优先向地下分配。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对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天然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人工林,人工林中云南松的重要值高达294.7,而天然林中伴生有较多的阔叶树种。(2)人工林中针叶树的枯落物占90%以上,而天然林中阔叶树的枯落物占40%。(3)云南松属于衰退种群,而滇油杉、黄毛青冈属于增长种群。(4)天然林中的云南松个体绝大多数树干通直,而人工林中1/4以上树干弯曲。  相似文献   

14.
在滇中宜良禄丰村林场,以0、25.8%、31.5%和27.7%的株数疏伐强度对密度为7311、4933、6733株/hm2和4211株/hm2的4块30 m×30 m林龄25年生塘状直播造林的云南松人工林样地进行首次疏伐。疏伐后1.0a和5.3a时,进行每木调查,计算林分密度、活立木生长量和枯立木数量。结果表明,疏伐有效地促进了林木生长,其中:1)疏伐1.0 a和5.3 a后,样地1-4的林分密度降低至6744、3604、4579、2989株/hm2和3856、3000、4278、2611株/hm2;2)疏伐5.3 a后,样地1-4的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分别从疏伐前7.7、6.2、8.1、8.9 cm和6.4、5.7、8.5、8.5 m,提高至9.6、9.6、10.3、11.0 cm和9.2、9.5、10.5、12.1 m;3)对照样地的蓄积量比疏伐后的增加13.6%,而疏伐样地2-4则分别增加156.8%、49.5%和37.5%,均高于对照。对照林分的枯立木高达55.0%,疏伐林分的为8.0%-19.6%,揭示了此类林分的实际疏伐强度还可以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松主要分布区内,采集不同区域的18个天然群体540株单株的针叶,通过对各单株的10束针叶7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表型性状在各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变异存在的广泛性;不同性状的变异规律有所差异,大多数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表型分化系数低于50%;基于各性状两两群体间的表型分化均很低,甚至没有分化。不同表型性状对揭示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贡献不同,综合多个性状能反映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经各性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生态距离间的相关检测,由地理距离、生态距离等引起针叶性状变异的趋势不明显,但由生态距离引起的作用大于地理距离的作用,表明地理、气候和土壤因子对云南松群体间的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聚类分析,各群体的聚类并不完全按地理分布进行聚类。  相似文献   

16.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索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实施间伐后6种保留密度下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样地植被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来分析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结果】研究区油松人工林林分混交度和角尺度随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林分大小比数呈波动型变化趋势,但各密度油松人工林林分大小比数相差不大,分布较均匀,林木分化程度较高;油松人工林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均匀分布,但随保留密度的减小向随机分布演替,保留密度最小的林分(540株/hm2)已经向异龄混交林发展。【结论】密度调控使林分空间结构趋于优化合理状态,建议引进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等乡土树种,伐除角尺度较小林木来改变树种组成及竞争关系,以促进油松人工林演替。  相似文献   

17.
火灾干扰对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安宁市火烧迹地采用样地调查法初步研究了火干扰对云南松和地盘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共采集节肢动物标本853头,计104种.其中火烧云南松林278头,计48种,未火烧云南松林189头,计55种;火烧地盘松林201头,计26种,未火烧地盘松林185头,计34种.与未火烧对照样地相比,火干扰减少了植食性和捕食性类群的种类与数量,却提高了杂食性类群的种群与数量.火烧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小于其对照;而优势度指数则大于其对照,样地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39~0.271,体现了火干扰对整个节肢动物群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了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