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乡土性“文化对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胜 《农业考古》2005,(6):130-132
文化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是对应的关系,文化是社会整体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我国的“乡土性“文化有着严重的弊端--封闭性、变革的迟缓性、家族观念以及小农本位的“土地情结“,它制约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最大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来审视,“三农“问题仍是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着力破解“三农“问题,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大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的实践观,也为国家建立了良性发展的优秀人才储备。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实现脱贫,但贫困地区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 间仍存在差距。农村人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新一代年轻人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亟待 解决。实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于现代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自身培养,都具显著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本文 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试图厘清大学生“三下乡”在改善农村人才流失中起到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个人困扰”意味着个体的特殊需求,对农村贫困户的“个人困扰”进行识别与回应,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但扶贫实践中农村基层帮扶人员由于各种“指标”考核的行政压力以及对贫困的认知水平有限等因素,趋向于漠视贫困家庭及其个体的特殊需求。提出在农村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指导下,基于社会工作的“感觉—表达—规范—比较”需求分析框架,做好对农村贫困户“个人困扰”的社会觉察,以之为起点,不仅能助推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朝向“精准”之路更进一步,同时也有利于切实提升国家扶贫举措带给农村贫困群体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领导以及所有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发展农村经济也是势在必行,是当代社会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高度的重视.对于“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如何快速发展国家也作出了相应的指标规划,文章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来讨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国“三农”工作的高度概括。“三农”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六大员”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六大员”与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对接,提高“六大员”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强化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利于防止“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陈文胜 《甘肃农业》2005,(10):11-12
“三农”问题研究,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的“三农”学术研究就应运而生迅速“中部崛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中主力”。北京既是国家政策的“集散地”,又是各大学府和思想库的集中地。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研究人员,都在全国占有绝对多数,是无可争议的“三农”学界“北京主力”。县乡干部处于“三农”矛盾的最前沿,对农村社会的快速变化反应最为敏捷,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县乡主力”。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短板之一,为规避“短板效应”,推动农村社会整体性发展,党和政府适时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并以“三变”改革作为制度支持。“三变”改革从一种发展模式上升为制度变革,进而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其内含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相似制度运作逻辑的联合匹配”,合力建设“三治融合”“三生共赢”、乡风文明的农村社会。在“三变”改革推进过程中,为优化改革振兴农村社会的制度价值,需要有针对性地化解制度要素引领下,实践路径融合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基础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力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是党和国家关于加强“三农”工作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搞好农村节能减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历年的中央文件均体现出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其间的缘由和逻辑是什么值得关注和探讨。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社会政策和制度设计角度,梳理出农村社区工作从国家主导的社区规划变迁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农村社区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国家为农村社区提供的外在环境、资源和要求,能够与农村社区内部各种关系有机协调和健康发展,最终目标是促使农村社区工作实现高质量服务“人”和“社区”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4.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史本林 《农业考古》2005,(5):192-19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本世纪的旅游热点,它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途径之一,加强乡村旅游的开发,能够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发的思路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转变文化观念、实现城乡一体化;整合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形成特色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美化乡村自然风貌、使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题的“一号件”,再次聚焦于“三农”工作,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既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与近几年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一脉相承,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工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60年代的韩国由于迅速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无序迁移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农村问题十分突出,也曾面临着“三农”问题。韩国政府及时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跨越式发展。韩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做法,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解决“三农”难题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纪体制”是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一个必然的过渡阶段。随着日本的入侵和中共的政治动员,晋西北农村社会发生分化;以“经纪体制”为代表的村选劳动英雄模范在塑造中与乡村社会阶层出现内在的逻辑变动,一方面满足了乡村内在主体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农村乡村社会经济重新按照中共构建的政权方向整合。启示乡村治理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保持这种“经纪体制”的权势平衡和组织结构完整,对于晋西北乡村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