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间分小区种植17个小麦品种,穗期自然感染麦蛾,收获前测量各品种的主要穗部特征,收获后检查受害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受害率、千粒重损失量和损失率等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籽粒受害率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据此结合新复极差测验比较,可将供试17个品种对麦蛾的田间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或中感、高感4种类型。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受害率与小麦穗部10个主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受害率与穗  相似文献   

2.
1.良星99是由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选育而成,2004年9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4007号)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240天左右。株高74厘米左右,穗粒数31粒,千粒重42克,容重每升790克。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株型紧凑,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分蘖力较强,穗层较整齐,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成熟好。2.克丰11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6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高产、优质、喜肥小麦品种,出苗至成熟92天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角质率高,…  相似文献   

3.
“新麦18号”小麦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矮秆中早熟品种。幼苗健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叶片短、宽、直.长相清秀,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穗粒数多。长方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均匀、饱满、外观商品性好。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  相似文献   

4.
普通小麦八个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8个对赤霉病不同抗性的普通小麦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小穗数的配合力、遗传力、性状相关及扩展速度等。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决定的,非加性效应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抗赤霉病性的遗传力较低,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病小穗数与有效小穗数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正相关,与株高、穗长、无效小穗数和穗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对赤霉病抗性与上述性状在遗传上似无明显的关系。高感品种福龙选的潜育期最长(9.2天),高抗品种望水白的最短(5.3天),其余的差异不大(6.2~6.9天)。高抗品种的赤霉病扩展速度较慢,高感品种的较快。  相似文献   

5.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选择选择对路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优质小麦栽培的关键,667平方米产量在400~500千克以上的小麦应选择综合性好,抗病较强的、适应早茬种植的半冬性品种,如新麦18、周麦16、周麦9号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穗多、株高适中、抗倒、旗叶上冲、穗位整齐等;适于中晚茬种植的春性品种为豫麦70、豫麦18、新麦11、偃展4110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生长势强、成穗率高、灌浆快、落黄好等特点。2提高播种质量整地,耕深25厘米,疏松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为保苗全、齐、匀、壮奠定基础。播期,按照品种特性适时播种,不然会影响冬前壮苗的形成。早茬品种10月5…  相似文献   

6.
华中农业大学用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7。 特征特性:属春性小麦品种。株型紧凑,株高偏高,分蘖力、成穗率一般。茎秆有蜡粉,叶片长而宽披。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抗倒性一般。生育期191.2d。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780.55kg,比对照郑麦9023减产2.27%。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专用小麦中筋标准。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适于湖北省北部小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对3株小麦纹枯病菌的苗期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兰考、夏邑和嵩县的小麦纹枯病罹病植株中分离鉴定出3株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苗期活体测定了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对3株不同菌系纹枯病菌的抗性,结果发现,被测品种苗期对3株纹枯病菌的抗性差异明显,不同来源纹枯病菌菌系之间的致病性存在分化现象。对兰考菌系R1的抗性:邯6172、花培3号等1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兰考矮早8、百农AK58等24个品种为中感品种,其余16个品种为高感品种;对夏邑菌系R2的抗性:泛麦5号、郑麦98等10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其余47个为高感品种;对嵩县菌系R3的抗性:豫教2号、豫农949 2个品种为中感,其余55个均为高感品种。在所有被测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 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9年8月在安新县召开了冬小麦品种审定会议,预审通过了7个新品系。并决议允许繁殖、经营、推广。现分别简介如下:河农矮3该品系由河北农大农学系选育,属半冬性中早熟种,生育期241——250天,比冀麦7号早熟2-3天。株高84厘米左右,穗为纺锤型,穗粒数30个左右,千粒重43-48.5克。株型清秀紧凑,叶斜上举,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穗大整齐,抗倒伏,抗寒性较好,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格,对条锈高抗至免疫,轻感叶锈,耐旱,抗青枯,抗穗发芽、叶功能期长,落黄正常。该品系适宜我省保定以南种植,适播期在10月1-8日,亩播量掌握基本苗20-25万。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可达500公斤以上。84—5418该品系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选育,属半冬性中早熟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生长势旺,发育快,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强,叶片较直立且适中,采光性好,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硬质,千粒重40克左右。耐寒性好,成熟早,丰产性状突出,综合抗性好,籽粒外观好。不足之处是穗码较稀,顶部有不孕穗,后期浇水跟不上落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6):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武运粳27号由江苏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5万,每穗实粒数116.7粒,结实率92.8%,千粒重26.4克,株高92.4厘米,全生育期145.4天;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  相似文献   

10.
<正> 正确选用小麦品种,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实规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选用小麦品种应遵循以下策略。一、品种类型。湖北省位于南北气侯过渡地,以稻麦两熟和棉麦两熟为主。小麦生育期内积温高,无明显越冬期。中、后期雨水偏多,灌浆期短。适应这种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品种类型,应是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即早茬采用半冬性品种,中、晚茬采用春性品种。冬性和春强性的品种都不大适应。因为冬性品种生育期长,幼穗分化起步晚,成熟迟,在上述气侯带种植容易加重病害且使穗头变小,粒重降低。强春性品种虽然幼穗分化早,但耐寒性差,冬春易受冻害。而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幼穗分化较早,分蘖成穗适中,自动调节能力强,冬春不易冻  相似文献   

11.
白皮小麦品种间穗发芽敏感性有极显著的差异。白皮小麦品种中穗发芽敏感性有三种类型,即以种子深休眠为主要机制的低敏感型、以种子浅休眠和穗部因子保护作用为机制的中敏感型和高敏感型。黄熟期水层纸巾穗发芽7天试验,方法简便而高效,适用性好,能兼顾多种机制抗穗发芽材料的筛选鉴定。本文还对白皮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津审麦2013001。品种特征特性:冬性品种,生育期251d,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69cm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穗粒数27粒,千粒重39.2g,容重776g/L。2013年田间抗寒鉴定,冻害级别5级,死茎率0.3%。高感白粉病,高感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3):19
小麦品种──镇麦8号镇麦8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略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至角质,籽粒饱满。平均亩穗数33.05万穗,穗粒数35.8粒,千粒重43.3克。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慢叶锈病,高感条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4,(21):19-19
大麦品种——苏啤3号苏啤3号属弱春性二棱啤用大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80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性好,每亩穗数55万左右,每穗25粒左右,成穗率高,全生育期200天左右,高抗大麦黄花叶病。适宜江苏沿海地区作啤用大麦种植。小麦品种——生选3号生选3号是春性早中熟类型小麦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由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位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属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分蘖中等。株高90N米,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好,长方形穗,穗层整齐,穗粒数35~43粒/穗。籽粒红皮,角质率高,千粒重为38~42克。粗蛋白13.4%,湿面筋含量为34.1%,降落值34.9,稳定时间4.8分钟,是一个适宜制作优质面条的专用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能力强而稳定,白粉病较轻,中感纹枯病。该品种是目前推广品种中抗赤性最好的一个,亩产量500公斤左右。在江苏、安徽等长江中下游中高产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5.
长6359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4):58-58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 82230-6/94-5383 特征特性 苗期半匍匐,起身后为辐射状。株型清秀,叶色鲜绿,株高75cm左右。穗长方形,穗码排列适中,长芒,穗层不够整齐。结实性好,每穗粒数30粒左右,白壳、白粒、角质,卵圆形,千粒重45g左右,饱满度较好。该品种为冬性,中熟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旱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黄淮南片近年国审小麦品种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家春  邓贺明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6-10448
[目的]为小麦抗病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淮南片45个国审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的抗性。[结果]对白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2、2、21、20个,对赤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1、4、4JD个,对纹枯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4、25、16个,对叶锈病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1、1、2、25个。对条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6、8、8、5个,对秆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0、7、12、3个。[结论]供试品种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较差,而对3种锈病的抗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2):19
水稻品种——常糯1号常糯1号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早熟晚糯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旺,穗型较大,分蘖力强,叶色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抗穗颈瘟,高感条纹叶枯病,2007~2009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58.5%;米质理化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谷标准。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1999,(7):10-11
一、皖麦19(皖宿8802)皖宿8802是安徽省宿县地区农科所以博爱7422为母本,豫麦2号(宝丰72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主要性状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拔节后叶片上举,透光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35~40粒。该品种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79份供试品种在长春的6年种植,估算了8个性状的遗传力,并进行了遗传、表型、环境通径分析.结果表明,①来源于黑龙江的30份品种.主穗小穗数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的性状有主穗穗长和株高。②来源于吉林、辽宁、内蒙古的29份品种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对单株产量贡献较大的性状有主穗小穗数、成熟期和千粒重;③来源于北京的20份品种,株高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对单株产量贡献较大的性状有成熟期、抽穗期、主穗穗长;④遗传力较大的性状,可用表型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代替遗传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对赤霉病抗性不同的4个小麦品种-苏麦3号、望水白(抗病)和凡6、绵阳11号(感病)穗部器官的胆碱类物质(胆碱、甜菜碱)总含量和抽提物以及胆碱对赤霉菌生长的刺激效应。结果表明,花药、颖壳和穗轴的抽提物及胆碱对赤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有明显刺激作用。花药中的胆碱类药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颖花和穗轴中的含量。花药的胆碱类物质含量在抗感品种间无显著差别;而颖壳和穗轴中的胆碱类含量,则是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因此可认为胆碱是影响小麦品种抗赤霉菌在穗部扩展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