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提供携带稻瘟病菌的大麦粒在稻瘟病杀菌剂筛选中的应用方法,该方法的稻瘟病菌载体(即携带稻瘟病菌的大麦粒)在药剂筛选中制作简单,不易染菌,且成本低,进而可大大提高稻瘟病杀菌剂筛选的效率,利于大批量快速筛选稻瘟病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稻瘟病菌侵染机制、无毒基因及稻瘟病菌的生物学研究。认为了解掌握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及其演化变异规律,是开展稻瘟病抗性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生产影响着全球粮食安全。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深入研究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机制,并应用于抗性品种的选育,是克服稻瘟病的环保且有效的手段。本文从稻瘟病菌激发子、水稻抗稻瘟病免疫应答反应及稻瘟病菌维持毒性的机制等方面对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1994年 ̄2004年11年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别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并阐述了稻瘟病菌种动态与水稻品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及稳定菌系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是引起水稻发生稻瘟病的病原菌,它的致病性容易发生变化,抗病品种的感病化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有直接关系。因此,研究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变异及致病性稳定性,对水稻抗病育种及抗病基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性,国内外有关学者作过许多研究,但迄今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尚不一致。曾在国际水稻研究所作过研究工作的欧世璜先生认为稻瘟病菌极富变异性,致病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机制是目前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关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稻瘟病绿色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对稻瘟病菌侵染机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的互作...  相似文献   

7.
  鉴定了稻瘟病菌孢子萌发过程中分泌产生的蛋白质。将稻瘟病菌菌株2005 50、2005 81未萌发孢子、萌发孢子以及含有孢子萌发液的萌发孢子分别接种后,病情指数分别为11.13, 35.06, 49.01和49.6, 8.4, 62.7;说明孢子萌发液中具有能够帮助稻瘟病菌侵染的物质。利用SDS PAGE电泳分析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液,发现孢子萌发液中含有蛋白质类物质。进一步利用生物质谱鉴定和数据库资源检索,共检索到8个稻瘟病菌的蛋白质基因,其基因编号分别为MGG_01305,MGG_13188,MGG_12454等。提示这些蛋白质可能在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四、稻瘟病菌在竹类活叶上越冬子囊菌类的生活史,一般由分生孢子世代和子囊孢子世代组成,前者的作用是传播物种,后者的作用是保存物种。加藤和山口(1979)用国外产的稻瘟病菌与日本产的稻瘟病菌相互杂交,成功地形成有性世代子囊孢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稻瘟病菌,尚未发现有性世代的形成,而是反复进行无性繁殖和传播而继续生存下来,在稻瘟病菌的传染过程中,温度条件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阐明越冬后的第一次传染源和越冬的场所是极为重要的。关于稻瘟病菌在受害稻草、病谷中越冬,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弄清影响稻瘟病菌侵害力和寄主抗性的气象、栽培方法以及品种等主要因子之后,进一步研究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化关系,并根据其结果谋求单因子的复合化、综合化,以研究予测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和病情发展的公式。一、影响稻瘟病菌侵染时侵害力的气象因素: 稻瘟病的发生,取决于感染时的稻瘟病菌的侵害力和寄主的抗性。假如能够予先将感染时的稻瘟病菌侵害力和水稻的抗性程度数量化,就可予知其后的发生动态,稻瘟病发生程度的予测就有可能。为了探讨发生程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稻瘟病菌丝氨酸蛋白酶MoSp1在水稻中的互作蛋白OsZfp1,为含有环指结构域的C3HC4型锌指蛋白。对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OsZFP1基因的表达动态分析表明,OsZFP1基因表达水平在稻瘟病菌Guy11孢子悬浮液接种水稻后缓慢升高,接种后18h达到最高峰,约为3.8倍,这表明该基因响应稻瘟病菌的侵染。利用改进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成功获得OsZFP1基因的过表达植株。抗性分析表明OsZFP1过表达植株的整体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说明OsZFP1基因在水稻抵抗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水稻对稻瘟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水稻对稻瘟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用于定位作图的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等位性比较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无毒基因的克隆以及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2.
Global food security is threatened by rice blast disease caused by the filamentous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An understanding of rice resistance mechanisms is ...  相似文献   

13.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病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病原菌能够模拟寄主植物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组分,从而达到利用该系统为病原菌服务的目的。泛素结合酶是泛素化反应过程中的第二个酶,对植物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可或缺。已有的研究表明,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中存在48个预测的泛素结合酶基因。为了初步揭示这些泛素结合酶基因在植物抗病防御反应中的功能,研究其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RNA-seq和qRT-PCR的方法,分析了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家族的特征及其表达模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48个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可分为3个大组,总共7个亚组。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主要由一个泛素结合酶催化结构域组成。电子表达谱分析表明,大多数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能被稻瘟病菌诱导表达。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4个抗病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和1个过敏性反应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在48个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启动子区有很高的分布。稻瘟病菌接种亲和性和非亲和性水稻单基因系的RNA-seq结果表明,处理36h读取到的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为44个,其中高表达基因数量超过读取到的泛素结合酶基因总数的50%。qRT-PCR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的侵染在亲和和非亲和组合中都能诱导部分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表达。在非亲和组合中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表达倾向于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稻喷施喷施宝及三环唑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返青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3次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1 500倍,能有效地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抵抗能力,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平均单产比空白对照增产16.2%.在水稻叶瘟发病初期及其以后的第7天,喷施2次喷施宝1 500倍+20%三环唑...  相似文献   

15.
Rice Blast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ith Pi-d2 Ge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of transgenic rice lines harboring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Pi-d2 transformed from three different expression vectors of pCB6.3kb, pCB5.3kb and pZH01-2.72kb were analyzed. Nine advanced-generation transgenic rice lines with Pi-d2 gene displayed various resistance to 39 rice blast strains, and the highest disease-resistant frequency reached 91.7%. Four early-generation homozygous transgenic lines with Pi-d2 gene exhibited resistance to more than 81.5% of 58 rice blast strain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wide-spectrum resistance. The transgenic embryonic calli selected by the crude toxin of rice blast fungus showed that the callus induction rate of immature embryo from transgenic rice plants decreas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crude toxin in the culture medium increas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rude toxin reached 40%, the callus induction rate of immature embryo from transgenic lines was 49.3%, and that of the receptor control was 5%. The disease incidence of neck blast of the transgenic rice lines in fields under induction was 0% to 50%, indicating that the rice blast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rice lin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ceptor control.  相似文献   

16.
Rice blast (Magnaporthe grisea) is the most severe rice disease. Using resistance varieties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disease although the resistance sometime is not durable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fungus is very complicated.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稻瘟病菌对二穗短柄草的接种体系,观察了稻瘟病菌在二穗短柄草上的发病过程和特点,并与在水稻和大麦上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比较。在人为接种稻瘟病菌的条件下,二穗短柄草的叶片、叶鞘、茎秆、穗部均可获病。利用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对二穗短柄草进行苗期活体或离体接种,都能引发典型病斑。与大麦相比,二穗短柄草叶片上病斑的出现时间及发展速度更接近水稻。同时,二穗短柄草叶片上的接种和发病条件比水稻更易控制,病斑更具一致性。另外,稻瘟病菌致病突变体在二穗短柄草叶片上致病性变化(降低或丧失)趋势与在水稻上的情况一致。显微观察及组织化学染色表明,稻瘟病菌在二穗短柄草叶片上可有效形成附着胞,侵入叶片表皮细胞,形成典型的侵染菌丝,其过程与水稻近似。因此,二穗短柄草可以作为稻瘟病菌与寄主互作的研究材料,并有望为杂草上梨孢菌的研究提供可能的模式植物以及为农作物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Rice blast (Magnaporthe grisea) is the most severe rice disease. Using resistance varieties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disease although the resistance sometime is not durable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fungus is very complicated.  相似文献   

19.
湖南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3对SSR引物对2010年从湖南19个县(市)种植的44个水稻感病品种上分离到的16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0.8的相似水平上将供试菌株划分为8个宗谱,其中L01宗谱为优势宗谱,占总菌株数的66.86%.病菌宗谱与菌株来源地及寄主品种之间关系复杂,来源于相同地区或来源于同一寄主品种的菌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但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程度不一,小种的分化程度与当地的地形地势以及该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数量有一定关系.高海拔山区比丘陵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更丰富;在某一地区栽培品种组成多样化程度越高,该地区的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越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