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利用信息能赚钱,然而时下有些信息骗子们花招迭出,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圈套,使致富心切的人们不经意间大上其当。下面揭露时下最常见的行骗手段,以提醒大家警惕致富路上的陷阱,避免不应有的损失。1免费供种。近年来,不断有“免费供种”的广告见诸于报端,当你来电去信联系后,他们不是要邮寄包装费,就是要技术合作费或是合同公证费。当你把钱寄去后,有的要么寄来一点所谓的种子,有的甚至音信全无。他们打着“免费供种”的招牌,诱骗农民购买。  相似文献   

2.
贡明 《农家顾问》2010,(2):28-29
免费供种近年来.不断有“免费供种”的广告见诸于报端.当去电去信联系后,他们不是要邮寄包装费.就是要技术合作费或是合同公正费。当你把钱寄去后.要么寄来一些所谓的种子,要么音讯全无。他们打着“免费供种”的招牌.误导诱骗购买。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来.  相似文献   

3.
<正>1.免费供种。近年来,不断有"免费供种"的广告见诸于报端,当你去电去信联系后,不是要邮寄包装费,就是要技术合作费或是合同公正费。当你把钱寄去后,有的要么寄来一些所谓的种子,有的甚至音讯全无。他们打着"免费供种"的招  相似文献   

4.
<正> 编辑同志: 近来,不断有“免费供种”的广告见诸于报端,笔者按所刊发地址一一去电去信联系,结果全是骗局。他们不是要邮运包装费,就是要技术合作费或是合同公证费,没有一家不要钱的。  相似文献   

5.
一、中奖短信骗你没商量当你收到中奖短信后,一定要提高警惕。若不是好友间开的无伤大雅的玩笑,就是非法的声讯电话运营公司为套取高额话费而设的陷阱,你收短信是免费的,但当你给该公司打“咨询电话”时,就要被骗去昂贵的话费了。也有的是想骗取高昂的邮寄费。二、“免费”注册  相似文献   

6.
如今,许多农民都说农产品经销难。其实,这要看你如何去经销,以下三例农产品经销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把经销变为“精”销。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的一天,沈阳,韩国领事馆。一位农民在办出国签证,当签证官得知这是一名要去给韩国农民讲学的中国农民时,惊讶地说:“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位给外国人讲学的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1,(9):28-28
信息社会,农民朋友免不了要和广告打交道。而识别真假广告尤为重要。有位农民在报刊中看到河南一家企业登有“我厂投资联合办厂”的广告.广告中承诺加工离合器.可按月现金结算并免费供散件和技术指导.信以为真的农民多次与“厂方”联系.并多次寄款给对方。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报刊广告、信函广告、张贴广告铺天盖地,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农民朋友们选择致富项目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千万别掉进致富“陷阱”。 1.组装电器。翻看各种报刊以及信函广告,诸如电话防盗器、节能灯、书写收音两用笔等广告很多,广告称只要交保证金,就可免费领料组装,回收产品,让你获丰厚的组装费。当你交付保证金领料组装完产品送交时,此广告主常以组装不合格为由拒收,目的是骗你几千元的保证金。 2.联营加工。某些厂家在报刊刊登所谓免费供料、寻求联营加工手套或服装的广告,称只要购买他们的加工机械,交押金免费领料…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直接经济来源。但出于种种原因.多数外出打工者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要么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要么托付给亲戚邻居.甚至还有一些家庭.成年人都外出打工了.把十二三岁的孩子留在家中.他们既要打点自己的生话.又要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  相似文献   

11.
从 1997年起,在多种报刊媒体上,出现一种“免费供种、联合种植”的广告,河南省境内有多家广告主做着相同内容的广告,称“在全国推广种植中药材,好种易管,对土质、气候无要求,全国适宜。天麻一平方米 100天产值纯利可达 3000元以上。泊夫兰从种到收 60天,亩收入纯利达 3万元以上。来信联系,领取种子。”这则广告犹如“天上要掉馅饼”一般,着实让一些人心动。是真的吗 ?让我们分析一下广告的可信度,再看看已上当的群众,你会看到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   “免费供种”即不用钱可得到对方供应的种子,要钱或借口付费的行为就不是…  相似文献   

12.
农田进了“托儿所”余江县石港乡农民范高伟家里有6亩多稻田,但几年来他却没有种过田,时下在余江县农村像范高伟这样有田不种田的农民已有3000多户。余江这么多农民不种田,但到余江广大农村田坂上转转,却见不到半分摞荒田。原来,日渐富裕起来的少数农民纷纷抛弃了原始的耕种方式,购进农机,组成联合服务体,办起了农田“托儿所”,他们按每亩60-70元的价格为农民提供“三包”(包耕、包种、包收)服务。农田“托儿所”一诞生,便受到了余江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纷纷把田送进“托儿所”,利用自己的特长,要么外出打工,要么…  相似文献   

13.
“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毕业后到行政部门,希望将来有个一官半职,别说光宗耀祖,起码要对得起你自己!可没想到你跳出农门又想当农民,我真是恨铁不成钢!”父亲伤心地说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希望集团的老总刘永好不也是靠养鹌鹑起家的,说不准明天我能弄出个期望集团来!”。上面是现任丰城市鹌鹑良种场总经理孙旭初,与家人的一段对话。在1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炭疽病的四处传播,人们已经开始“谈邮色变”,越来越青睐于电子邮件。是啊,电子邮件费用低廉、方便快捷……。但是,你要以为互联网是一个太平世界那就大错特错了,至少你得明白,这里也有“恐怖分子”,他们在互联网上招摇生事、巧取豪夺,时不时往别人邮箱里扔上一颗“炸弹”。 炸弹本是垃圾 谈起“炸弹”,人们脑海里就会出现火光冲天、血肉横飞的骇人场面。虽然邮件炸弹没有那么恐怖,但当你看到你的电子邮箱被炸的支离破碎时,你还笑得出来吗?具体点说,邮件炸弹就是某个捣蛋鬼利用特殊的电子邮件软件,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15.
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的爷、我的爹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你去问毛泽东、成吉思汗,他们会告诉你,农民就是生产力;你去问周恩来、范仲淹,他们会告诉你农民是独立的清白。没有农民,国将不国了。  相似文献   

16.
从1997年起 ,在社会多种报刊媒体上出现一种“免费供种 ,联合种植”的广告 ,河南境内有多家广告主做着相同内容的广告 ,称“在全国推广种植中药村 ,好种易管 ,对土质、气候无要求 ,全国适宜。天麻一平方米100天纯利可达3000元以上。泊夫兰从种到收60天 ,亩收入纯利达3万元以上。来信联系 ,领取种子。”这则广告犹如“天上要掉馅饼”一般 ,着实让人心动。这是真的吗?“免费供种” ,顾名思义 ,即不用钱可得到对方提供的种子 ,要钱和借口付费的行为就不是免费供种。“联合种植”就是双方平等自愿合作 ,为种值成功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从报刊上不断能看到豫西某县有关“泊夫兰”等“免费供种”的广告,有时一期杂志就有七八家之多。广告称:“泊夫兰是名贵妇科良药,667平方米(1亩,下同)产量2~3kg,回收价每公斤2万~3万元,667平方米需种10~30kg,免费供种,联合种植,收获后你(引种户)九我(推广户)一分成  相似文献   

18.
落泪的蜻蜓     
《百姓》2002,(13)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情侣,他们每天都会去海边迎日出,送日落。小镇上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很般配的一对。一天,女孩出了车祸,昏迷不醒。男孩每天早上就去照顾女孩,晚上则去教堂祈祷,上帝终于被男孩感动了。问“你希望你的女友活过来吗?”男孩答“是的”。上帝说“那你要答应我变成一只蜻蜓,在三年里都不可以变成人”。男孩点了点头。天一亮,女孩醒了过来,而男孩则变成了一只蜻蜓。女孩四处打听男孩的消息,可没有一个人知道男孩去哪了。在她找男孩的同时,男孩变成的蜻蜓天天都围绕在她的身边打转。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天男孩发现女孩身边多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原来是女孩的主治医生,男孩非常伤心。男孩将要变成人的那一天,就是女孩结婚的时候。这天,女孩在教堂举行婚礼,他们在上帝面前互相许诺结为夫妻。在他们互相说“我愿意”时,落在上帝肩上化成蜻蜓的男孩落泪了。这时,上帝问他“你还要变成人吗?”男孩轻轻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有人觉得丢面子的行业,你或许不会正眼去瞧他们,但正是这个行业培育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亿万富翁和企业家,这是一个最实实在在的行业,是一个不需要梦想。不需要啥本钱。不需要学历。只需要你放下面子行动起来就足够,这就是——摆地摊。当这群人已经“悄悄”的赚了很多钱的时候,也许你还在做梦似的遍地寻找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20.
理发     
<正>从小有很多理想,其中之一就是当一个理发师。总很崇拜理发师的手艺,乱七八糟的头发,经过他们的妙手处理,一下就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这个愿望随着自己走进教师的队伍而破灭,但是这个理想却总是萦绕在心。看着老公每次进理发店都耽误好多时间去等待,想当理发师的愿望又浮现在脑海里。于是给老公灌迷魂汤:"老公,我给你当专业的免费的理发师嘛,技术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