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某农牧场近期出现的一例奶牛真胃变位病例进行了探究,患病牛的左侧第8~12肋间常可以听到类似钢管音的声音,对钢管音的区域进行穿刺检查,穿刺液呈酸性反应(pH值为1~4),棕褐色,缺乏纤毛虫,据此可确诊为真胃左方变位。该病可通过手术矫正的方法治疗,治愈率为90%。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可为养殖者和兽医从业人员在治疗此病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此病多发生于产后3~60天的奶牛。病牛精神沉郁,被毛逆乱,食欲减退,仅进食少量的谷草、干毛草等粗料,拒食青贮和精料,病牛逐渐消瘦,产奶量明显下降。有时腹胀,腹泻,粪量少,粘性,有的呈酱油色,腥臭;有时便秘。两侧肷窝均不饱满。从牛体后侧观察,左右腹侧明显不对称,这是变位的真胃内存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所致。听诊听到真胃内有气体通过液面时发出的流水声:做冲击性触诊和振摇,可听到液体震荡音,听诊同时叩诊可听到“钢管音”;穿刺液呈酸性,pH值4.0左右。此病根据以上症状和诊断不难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3.
4.
5.
牛真胃变位(Displacement of Abomasums)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位(RDA).本病早在1950年英国Begg和Ford首先较详细地报道了奶牛的真胃变位,1955年美国也报道了奶牛33例真胃变位,国内近十几年也相继报道了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真胃变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6.
7.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真胃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日粮酸度过高或饲喂易发酵饲料导致产酸过多常能引起真胃变位;一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酮病或胎衣滞留、子宫炎以及前胃和肠发生疾病时,由于胃肠蠕动弛缓或停滞,病牛食欲下降,瘤胃体积变小,腹腔空间变大,真胃由弛缓而产气扩张,亦能引起变位的发生;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造成对瘤胃向左侧的推挤,使右侧腹底真胃区相对空虚,真胃左移,分娩后腹压降低,瘤胃下降,常造成真胃左方变位;高产奶牛由于后躯硕大,腹腔空间大,增加了真胃的活动性,从而导致真胃变位发生率的增高.另外应激对真胃变位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奶牛真胃——瓣胃变位是真胃弛缓、妊娠、分娩所致的机械移位现象,该病虽然不是传染性疾病,但是一旦发生,不仅可直接影响奶牛的泌乳量,而且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11.
12.
对 2 8 1例真胃变位的自然病例 ,根据发病时间分成 2组。其中 ,氢溴酸山莨菪碱和安乃近治疗组10 5例 ,手术治疗组 176例。结果表明 ,药物治疗组治愈率为 77.7%,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 71.2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与手术疗法的探讨,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奶牛真胃变位,为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是一种消化道梗阻的综合病症。该病治疗不及时易引起奶牛死亡,保守疗法对该病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法具有疗效确实、治愈率高、病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了改变,形成机械性转移,称为真胃变位。该病是一种消化道阻塞综合病症,是牛腹部手术中常见病例。根据真胃变位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左方和右方2种类型。左方变位是真胃出现在腹腔左侧,夹滞在瘤胃与腹壁之间,此时会有大量气体充满真胃,将真胃 相似文献
16.
17.
1发病情况2008年7月正定县城关村奶牛养殖专业户,奶牛存栏30头,其中1头奶牛产后一周发病,病牛精神沉郁,反刍减少,排粪少,食欲不振。有腹痛表现,体温基本正常,当地兽医诊断为胃积食及消化不良症,经使用消食健胃、缓泻药物治疗。2d后不见好转,到我院询诊。 相似文献
18.
19.
20.
1 发病情况2008年7月正定县城关村奶牛养殖专业户,奶牛存栏30头,其中1头奶牛产后一周发病,病牛精神沉郁,反刍减少,排粪少,食欲不振。有腹痛表现,体温基本正常,当地兽医诊断为胃积食及消化不良症,经使用消食健胃、缓泻药物治疗。2d后不见好转,到我院询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