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果园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弄清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果园田间试验和土壤模拟试验,研究施用果树生物有机肥对果园土壤中酶活性(土壤多酚氧化酶用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蔗糖酶用磷钼酸比色法测定,磷酸酶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脲酶用靛酚比色法测定)、有害重金属的吸附-解吸作用、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害病源菌数量的影响,以摸清施用果树生物有机肥对果园土壤生物修复的作用。[结果]生物有机肥提高了根域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力,提高幅度分别为0.4~0.7mg/g、0.09~0.12mg/g、0.4~0.5mg/g;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降低幅度为0.4~0.8mg/g。生物有机肥促进了根域土壤对Pb^2+等重金属的钝化。吸附曲线表明,生物有机肥、鸡粪对Pb“的吸附量在溶液中Pb2+的初始浓度为200mg/L时达到最大(分别为61.7、24.7ms/kg),且生物有机肥对Pb^2+的吸附量始终大于干鸡粪(高6.O%~20%);解吸曲线表明,生物肥、鸡粪在溶液中Pb^2+初始浓度为600mg/L时,对Pb^2+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4.1、21.0mg/kg),且生物肥对Pb^2+的解吸释放量始终低于干鸡粪(低3.1%~18.6%)。生物有机肥增加了有益真菌、放线菌、细菌等活性菌的数量,增幅分别为0.7~1.4倍、1.0~1.5倍、0.4~3.0倍,其中土壤硅酸盐细菌增加了0.15~3.50倍。生物有机肥降低了根腐病菌、疫腐病菌、白/紫纹羽病菌和线虫等有害生物的数量,其中,果园根域土壤白/紫纹羽病菌及白绢病菌的数量,施生物有机肥的平均比施用干鸡粪的下降了29.4%,比未施有机肥的下降了55.4%,经方差检验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有机肥在果实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刘宽定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5,(6):29-30
果园生物覆盖作用显著。1.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分蒸发潘家庄地处代县南半坡,土壤干旱,人工灌溉条件差,主要依靠自然降水。2000年秋,经蚕果站同志大力推广,潘家庄村民张满红在自己的果园内率先进行了生物覆盖,连续几年不间断。据观察,一般地段平均可提高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物炭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且已被证实对于修复土壤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具有显著的效果。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实现生物炭介导的微生物土壤污染修复。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对微生物的积极作用,包括提供额外生存环境、提供营养物质和改善原有栖息地[土壤团聚性、pH、阳离子交换能力(CEC)和酶活性]。这些影响将导致微生物丰度、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然而,生物炭所携带的可能威胁微生物群落的有毒物质也不应被忽视,如多环芳烃、呋喃等;同时生物炭在高温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持久性自由基也会对微生物产生毒性。本文还讨论了生物炭介导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去除土壤污染物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生物炭-微生物交互作用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9.
10.
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认为利用活的生物体对农药污染土壤环境进行修复是一种被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综述分析微生物、植物对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进行预测和展望,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了探讨运城市果园土壤有效铜、锌、锰、硼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对运城市329个果园土壤样品的分析化验,结果表明:有效铜平均含量为1.14mg/kg,属2级水平;有效锌平均含量1.24mg/kg,属2级水平;有效铁5.47mg/kg、有效锰为9.15mg/kg,属3级水平;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36mg/kg,属4级水平。结合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和丰缺状况,因地制宜地施用微肥,对于运城市的果业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对丘陵红壤果园幼龄期间套作物的3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了各种间套模式的经济投入及农产品产出,比较了劳动生产效率;研究了在高温干旱期间花生稿复盖对果树地表温度、地温和土壤水分等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综合评价了不同间套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花生大萝卜或早大豆/晚大豆模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化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适宜的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野外生物修复模式。[方法]以实验室前期保存和新筛选的石油降解细菌菌群为基础,制备固体菌肥,首先在室内条件下研究C∶N∶P、菌肥施入量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将菌肥施入量、植物种类、土壤翻耕对野外土壤污染修复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菌肥的降解特性决定了石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无效的菌肥在室内外试验中都会削减石油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在适宜的土壤C∶N∶P条件下,新鲜菌肥的施入量增加,可有效提高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足够的菌肥施入量能够在短期内(10~20 d)发挥高效降解作用。在野外修复模式研究中,翻耕对扰动盐碱土壤的石油污染修复作用有限,土著优势植物碱蓬比苜蓿更适于植物-微生物的联合修复。[结论]在野外条件下,适宜的盐碱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模式为碱蓬+10%新鲜菌肥+不翻耕+营养(C∶N∶P=100∶5∶3)。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石油类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法对油污土壤进行修复,通过分析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石油类含量及组分的变化来评价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结果]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矿物油可降到3 000 mg/kg以下;土壤中石油类总烃所占比例大幅下降,而沥青质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修复前土壤中石油类以C24为主,微生物修复后(41 d)主碳峰为C29,植物修复后(139 d)主碳峰为C17和C18。[结论]该研究为今后油污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机肥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酸性土壤施用有机肥均能获得增产,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下的产量较高,比对照增产8.92%;在化肥的基础上施用生物有机肥,促进了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成熟期果实中可溶固形物、Vc、固酸比均有所提高;施用有机肥能明显降低土壤酸性,与对照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上升了8.3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5.10%,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了30.80%.[结论]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使酸化土壤实现苹果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