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菜稻模式的效益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苏北地区的淮阴、清浦、涟水等县(区)一些乡镇试行大棚茄果类、葱蒜类等蔬菜与水稻轮作,实现水旱优势互补,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1 菜稻轮作的模式和效益1.1 前茬为大棚辣椒,接茬为水稻大棚辣椒于10月上中旬借田育苗,11月中旬营养肥土大钵分苗,翌年2月大田覆盖大棚定植辣椒,棚内用地膜加盖小拱棚,并覆盖草帘。一般3月到4月初开始收获,6月下旬到7月上旬采收结束。水稻于5月20~25日播种育秧,7月10~15日移栽(秧龄控制在50~55d),8月28日前后抽穗,10月15日前后…  相似文献   

2.
1992-1994年在亚热带低山区(四川芦山县)进行了填闲混播冬性一年生牧草与水稻轮作的经济生态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冬性一年生禾草和豆草与水稻轮作,即意大利黑麦草+紫云英→水稻、意大利黑麦草+南苜蓿→水稻和意大利黑麦草+白三叶草(营养体)→水稻三种轮作方式在水稻产量高于或稍低于对照(CK→R)但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获得了高的饲料价值(TDOM5.18-5.45t/hm^2,CP1.69-1.  相似文献   

3.
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适合用于生产双季稻的地区。运用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总产值每公顷土地增加了63510.5元,纯收益增加了48505.8元。因此,要把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应用在双季稻的地区,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及其优势,探讨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绿肥—玉米/蔬菜—辣椒不同带距套作效果初探,结果表明,按处理③(2.67m开厢)的种植效果最好,复合产值最高,是适宜道真县大面积推广的一种分带能作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1小麦或大蒜(圆葱)—甜叶菊—白菜该模式秋种时播种小麦或种植覆膜大蒜,也可11月中旬种植圆葱并覆膜(圆葱9月10日前后育苗)。大蒜可选用金乡白皮大蒜,圆葱选用中高黄、中甲高黄或金球2号。大蒜或圆葱收获后栽植甜叶菊(春栽3月上、中旬育苗,夏栽4月中旬育苗),春甜叶菊收获后可直  相似文献   

6.
上文*作者报道了施用石灰和钢铁渣控制镉污染土壤上水稻和白菜吸镉的结果。在(?)栽试验中,我们采用以下作物轮换方式: 水稻→白菜→小麦→水稻 白菜收获后播种小麦,品种是宝丰7228。麦子成熟收获后再栽插水稻,品种仍为原丰早。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一、规范开厢,分带轮作 采用带状种植,1.7-2m开厢,小麦1m,空行0.75-1m,种2行玉米,小麦收后种植3行大豆,第二年玉米和大豆实行换茬轮作。  相似文献   

8.
李如平 《农家科技》1999,(11):10-12
<正> 四川省巴中市东兴场乡高眉村二社,是个“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灾区社。1998年,该社采取“以技治旱、以改治旱、以调治旱”的战略措施,实行“小麦—西瓜—辣椒—番茄—大白菜”旱地五熟高产高效栽培,获得了每667米~2产值5787.96元的好效益。他们的种植方法是: 1.划厢分带种植。土地按4米宽划厢分带种植。甲带3米宽,秋冬季种小麦,小麦收后作为西瓜铺藤地,并在带中间套栽两路辣椒;乙带1米宽,作为西瓜预留行,秋冬季栽一季短期蔬菜或进行土地培肥,开春  相似文献   

9.
香菇水稻轮作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主要利用香菇收获后的地力以及阳光,提高水稻的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香菇品质、增加利润三个方面介绍香菇水稻轮作技术的优点,从而促进此种技术的推广,推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洱海流域水稻-大蒜轮作农田的合理施肥方式,以减少氮磷径流损失,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大蒜产量和地表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氮肥输入的条件下,与习惯施肥(CF)相比,50%有机-无机配施(50%O)、100%缓释掺混肥(100%BB)处理下水稻-大蒜产量无显著差异,而100%有机肥处理(100%O)水稻-大蒜产量显著降低。CF和100%BB处理水稻氮(磷)肥农学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处理,CF和50%O处理大蒜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BB处理大蒜磷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与CF相比,水稻季100%BB处理径流总氮、总磷流失量和氮、磷损失率最低,总氮流失量和氮损失率分别降低55.34%和86.95%,总磷流失量和磷损失率分别降低70.14%和89.07%。径流中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之和占总氮流失量的13.19%~21.69%,磷流失以可溶态速效磷为主,占总磷流失量的83.25%~90.93%。研究表明,100%BB处理方式能够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氮磷径流损失,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垄沟套种春玉米,马铃薯收获后套种胡萝卜,是一项分带轮作,垄沟种植集约利用农业资源,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具有较高的产量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间栽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和1个地方糯稻品种,以不同品种组合及按不同行比种植进行田间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结果表明,糯稻与籼型水稻品种间栽可有效地减轻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不同品种组合防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组合中黄壳糯效果较好,与其净栽模式相比,2005和2006年在糯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达52.0%和86.4%,在主栽籼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为59.3%和66.6%;以黄壳糯作为间栽品种时,可有效降低病害传播距离,与净栽相比,间栽种植水稻白叶枯病传播距离降低了21.8%~59.2%;同一品种组合、不同行比的间栽模式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的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配比关系,其中以主栽品种与间栽品种按6∶ 1行比种植,对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州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现有水田面积4.67万hm2(70多万亩),农作以水稻为主,种植方式为一年两季,品种以杂交种为主。“九五”以来,西双版纳州水稻生产环节中的耕整、排灌、植保、脱粒、收割、运输加工及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水稻机械化育栽一直是薄弱环节,难以突破,全州水稻育栽机械化程度不到1%。因此,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是解决育栽环节的机械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921994年在亚热带低山区(四川芦山县)进行了填闲混播冬性一年生牧草与水稻轮作的经济生态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冬性一年生禾草和豆草与水稻轮作,即意大利黑麦草+紫云英→水稻、意大利黑麦草+南苜蓿→水稻和意大利黑麦草+白三叶草(营养体)→水稻三种轮作方式在水稻产量高于或稍低于对照(CK→R)但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获得了高的饲料价值(TDOM5.185.45t/hm2,CP1.691.84t/hm2,ME3.764.01×104MJ/hm2)和良好的营养互补作用。填闲混播一年生豆、禾牧草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的利用效率,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稻虾轮作种养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绍兴县进行水稻和青虾轮作种养模式试验,面积8.4 hm2,4月5-8日水稻播种,7月19-27日收割,8月8-25日放养青虾苗种,12月底捕捞,共收获水稻50 400 kg,获利38 052元;青虾5 670 kg,获利151 200元;花、白鲢16 758 kg,获利14 868元,总获利204 12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98,结果显示,稻虾轮作种养模式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1、技术措施蒜苔上市前,在蒜田套种辣椒;大蒜收获后,适期播种玉米;夏、秋季节,辣椒、玉米间作。2、品种选择(1)大蒜:选择当地适宜品种,如糙蒜、浦棵、高脚子等。(2)辣椒:选择丰产、抗病性强(尤其抗病毒病)的越夏露地栽培品种,如适合当地栽培种植的兴蔬16号、26号,湘研5号、15号,以及金塔系列、朝天椒品种等;也可选本地"苍山辣椒"品种。(3)玉米:选择当地主栽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种植模式带来的土壤养分资源消耗的不均衡,利用渗漏池和陶瓷杯提取的方法,以冬小麦-夏玉米(麦-玉)复种模式为对照,对春玉米→麦-玉、冬小麦→麦-玉、春花生→麦-玉、冬小麦-夏花生→麦-玉和马铃薯-青贮玉米→麦-玉5种新型轮作模式的土壤养分分布和淋洗状况进行比较分析.2016-2019年...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对迟播迟栽水稻的秧苗素质、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期和寄栽规格的秧苗素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迟播迟栽的水稻本田期缩短5-10天。寄栽密度稀的秧苗素质优于寄栽密度大的。早播早栽有利于增加有效穗、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寄栽稀的可以增加有效穗数,但穗子较小,千粒重随密度减小而增大。播栽期和寄栽规格对产量均有影响,但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认为:适当地进行迟播迟栽,虽然获得的水稻产量相对偏低,但可以比常规栽培模式多收获一季玉米,可大幅度提高周年的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19.
1 播种期安排 早春蔬菜:头年 10月中下旬进行播种育苗, 2月上中旬移栽定植, 4月上中旬采收上市。水稻:在 3月 5日前后播种育苗, 4月中旬栽秧, 8月 10日前后收割。秋季蔬菜:在 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水稻收后及时移栽定植, 9月下旬采收上市。 2 品种选择 早春蔬菜宜选择半耐寒至喜温性优质品种,有:茄子、辣椒、菜薹、菠菜、大葱、豌豆、莴笋、大白菜、生姜、瓜类等品种。水稻宜选择耐高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如:Ⅱ优系列、岗优系列及其他优质水稻种。秋季蔬菜宜选择生育期短、耐高温的优良品种,有:甘蓝、花椰菜、芹菜、菠菜、大头菜、芫荽、葱、蒜等。 注意:连续两季不能种同种蔬菜,其他技术如播种育苗 (育秧 )、整地定植 (栽秧 )、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同常规栽培相同。  相似文献   

20.
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在洱海地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7种轮作模式(大蒜-玉米、大麦-水稻、油菜-水稻、蚕豆-烤烟、大蒜-烤烟、蚕豆-水稻、大蒜-水稻)和3种施肥方式(速效肥、缓释掺混肥、不施肥)下的作物产量以及地表径流氮磷损失特征。与习惯施肥处理(CF)相比,施用缓释掺混肥(BB)能够减少肥料使用量,氮、磷肥减少量分别为9.85%~47.49%和10.81%~63.33%;同时部分作物产量有明显提高,大麦-水稻轮作下水稻产量提高19.69%,蚕豆-水稻轮作下蚕豆产量提高16.99%,大蒜-水稻轮作下大蒜产量提高24.32%,油菜-水稻轮作下油菜产量提高35.79%。7种轮作模式下施用BB肥均能降低土壤径流中氮磷损失,BB处理较CF处理土壤径流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降低10.72%~28.80%和17.13%~47.87%。种植烤烟施肥量偏高,易造成土壤径流氮磷流失,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达到5 907.00g·hm-2和821.25 g·hm-2;油菜-水稻轮作易造成土壤径流磷损失,总磷损失量达到1 045.77 g·hm-2。研究表明,在洱海地区,施用相应作物专用BB肥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径流氮磷损失,蚕豆-水稻轮作是一种较好的减少氮磷面源污染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